logo好方法网

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和施工结构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和施工结构。所述模板支撑系统包括第一工作架、第二工作架、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工作架和第二工作架与所述剪力墙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架  全部
背景技术:
超高层结构是指建筑总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公共建筑或者综合性建筑。随着建 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结构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中。 对于采用钢平台施工的超高层结构,在采用钢平台施工时,传统做法中的模板体 系有采用铝模板和钢平台结合的做法。 然而,采用铝模板和钢平台结合的做法存在以下问题。铝模板因自身刚度小,在施 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胀模,墙体的浇筑质量和垂直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模板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胀模,墙体的浇筑质量 和垂直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出现胀模并且能够保证墙体浇筑质量和垂直 度的模板支撑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和施工结构。 一种模板支撑系统,包括: 第一工作架和第二工作架,分别位于剪力墙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剪力墙连接; 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工 作架和所述第二工作架的上方,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连接;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架连接,另一端 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作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 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背楞,所述 第一背楞沿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模板远离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设置有 第二背楞,所述第二背楞沿所述第二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背楞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所述 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背楞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楞和所述第二背楞上均设有多个连接片,所述第一 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二 模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远离彼此的表面均设有横向背 楞,所述横向背楞与所述第一背楞或所述第二背楞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架和所述第二工作架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架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工作架包括首尾依 次连接的横杆、竖杆和斜杆,所述竖杆与所述剪力墙平行。 3 CN 111550039 A 说 明 书 2/5 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横杆与所 述斜杆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通过多个对拉螺栓可拆卸连接。 上述模板支撑系统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待下层结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绑扎上层结构钢筋; 安装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分别位于所述上层钢筋 结构的两侧; 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 安装第一工作架和第二工作架,所述第一工作架和所述第二工作架分别位于所述 下层结构混凝土的两侧并与所述下层结构混凝土连接; 采用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一工作架,采用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 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二工作架,完成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 一种施工结构,包括钢平台和上述模板支撑系统,所述模板支撑系统位于所述钢 平台上方并与所述钢平台连接。 上述模板支撑系统在应用时,待已施工的剪力墙达到预设强度时,绑扎上层结构 钢筋,安装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然后安装第一工作架和第二工作架,并将第一工作架和第 二工作架与剪力墙连接,最后安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支撑杆将第一模板 与第一工作架连接,通过第二支撑杆将第二模板与第二工作架连接,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 筑。通过第一工作架和第二工作架可以为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提供支撑和固定,避免了在 浇筑过程中出现胀模,保证了墙体的浇筑质量和垂直度,确保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 度,同时也降低了人力和财力的消耗。另外,在施工完毕后,上述模板支撑系统能够拆卸以 循环施工,满足了绿色施工的要求。上述模板支撑系统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 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模板支撑系统的侧视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