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包装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瓶设备,它包括瓶体、顶盖、调节机构、驱动环、底盖、第一隔板、弹性通道、第三隔板、第二隔板,该包装瓶装置,在平常不使用时,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瓶体内位于第三隔板下侧的药品密封,当使用时,通过驱动环驱动第一 全部
背景技术:
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 康,甚至生命安全,药品的稳定性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许多外界 因素的干扰,如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微生物,储存时间,包装容器等; 这些因素往往会使药品发生分解、挥发、沉淀、潮解、酸败、生霉等变化,为了保证药品的质 量,药品的防潮保存是药房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家庭或药房内存放时,一些 已经打开包装还没吃完的药品,特别容易受潮变质失去疗效,甚至产生毒性;有一部分药品 因其理化性质的特殊而容易吸湿,还有一部分药品因剂型因素而易潮解、变质或发霉。为避 免药品潮解,多雨季节应将药品都放在避光、密闭的容器内,并在干燥处保存。 目前,为了防止药品潮解,广泛采用的方式是将药品放置在玻璃瓶中加橡胶塞密 封,这种方式每次打开药瓶后,潮湿的空气会被橡胶塞封装在药瓶中,造成药瓶内的药品受 潮。 同时,也有采用在包装瓶或瓶盖上加装干燥剂的方式进行防潮,这种方式,可有效 起到防潮作用,但是干燥剂容易造成药品污染,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 生命;另外,人们取药品时会反复开启包装瓶,一段时间后包装瓶中的干燥剂吸收过多水 分,使干燥剂失效,失去防潮作用;药品用完后人们一般将包装瓶丢弃,包装瓶中的干燥剂 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设计一种包装瓶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装瓶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 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包装瓶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瓶体、顶盖、调节机构、驱动环、底盖、第一隔 板、固定转轴、复位弹簧、弹性通道、第三隔板、伸缩杆、环套、第二隔板,其中瓶体的上端具 有出药嘴,出药嘴的作用是,将瓶体内的药品通过出药嘴倒出;且出药嘴上端的外圆面上具 有外螺纹,瓶体的下端为开口端,开口端的作用是在装药品过程中,通过开口端可以快速将 药品装入瓶体内侧;且瓶体下端的外圆面上具有外螺纹;瓶体内侧上端面上开有固定轴孔, 顶盖的内圆面上具有内螺纹,顶盖通过内螺纹和出药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安装在出药嘴 上侧,顶盖的作用是对出药嘴起到密封作用;底盖的内圆面上具有内螺纹,底盖通过内螺纹 和瓶体下端的外螺纹螺纹配合安装在瓶体下端,底盖对瓶体下侧起到密封作用。 上述固定转轴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固定轴孔内,固定转轴对第一隔板起到固定作 用;第一隔板上开有第一出药口,第一隔板的上侧面上开有安装轴孔,第一隔板通过安装轴 孔与固定转轴下端转动配合安装在瓶体内侧,且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与瓶体上的出药 4 CN 111572939 A 说 明 书 2/8 页 嘴配合;驱动环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瓶体上端的外圆面上,且驱动环转动带动第一隔板转 动;环套通过与瓶体内侧面上下滑动配合安装在瓶体内侧;环套的作用是,当第一隔板通过 伸缩杆带动第二隔板转动过程中,第二隔板会在环套内转动,而环套在调节机构的限位下 不会转动,即第二隔板转动时不会与调节机构发生干涉,安装在环套上的弹性通道和第三 隔板不会受到第二隔板转动的影响;同时调节机构可以通过环套带动第二隔板向下移动, 不会影响第二隔板的转动;第二隔板上开有第二出药口,第二出药口的下端具有环形倒角, 环形倒角的作用是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转动过程中,防止通过第二出药口进入第二隔 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的弹性通道内的药品在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 出药口错开的过程中,将药品卡在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药口之 间,影响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转动;通过环形倒角可以将药品在第二隔板转动过程中通 过环形倒角的斜面挤入瓶体内;第二隔板嵌套安装在环套上,且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 与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和瓶体上的出药嘴配合;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通过具有传 递扭矩的伸缩杆连接;伸缩杆的外圆面上嵌套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第二隔板起到 复位作用,且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调节机构安装在瓶 体外侧,且调节机构通过环套控制第二隔板上下移动;第三隔板上开有第三出药口,第三隔 板安装在环套下端的内圆面上,第三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下侧,且第三隔板上所开的第三出 药口与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对应配合;第三隔板上的第三 出药口位于瓶体上出药嘴的正下侧;第三隔板的作用是对瓶体内的药品起到隔离作用,在 正常情况下,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药口错位分布,防止在正常 情况下,瓶体内的药品通过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进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第一 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弹性通道,弹性通道的作用是对药品经过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 时起到导向隔离作用,防止药品进入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的空隙内,且弹性通道的上 端固定安装在瓶体的内壁上,弹性通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环套上;弹性通道位于出药嘴的 正下侧。 在正常状态下,上述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位于瓶体上出药嘴的斜下侧, 第一隔板上所开的第一出药口位于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的斜下侧;从瓶体上侧垂 直向下看,第一隔板上所开的第一出药口、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和瓶体上的出药 嘴三者的圆心的连线组成一个圆,且该圆的圆心与瓶体的圆心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两者 同心;第一隔板上所开的第一出药口、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和瓶体上的出药嘴三 者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相互错开,且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正常情况下,第一隔板 上所开的第一出药口、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第三隔板上所开的第三出药口三者 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错位分布,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瓶体内位于第三隔板下侧的 药品密封,防止药品与外界空气接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顶盖与瓶体上的出药嘴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板; 第一密封板的作用是提高顶盖与出药嘴之间的密封性;底盖与瓶体下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 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作用是提高底盖与瓶体下端面之间的密封性。第一密封板固定在顶 盖上,第二密封板固定在底盖上,当需要打开顶盖或者底盖时能够带着相应的密封板打开。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瓶体上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标记一、标记二和标 记三;通过标记一、标记二、标记三与标记四的配合状态可以确定第一隔板上所开的第一出 5 CN 111572939 A 说 明 书 3/8 页 药口、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第三隔板上所开的第三出药口的配合状态,当标记四 与标记三配合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出药嘴处于正常状态,瓶体内位于第三 隔板下侧的药品被密封;当标记四与标记二配合时,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 上的第三出药口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相互对齐,但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与第二隔板 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药口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还处于错位分布状态; 当标记四与标记一配合时,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药口从瓶体上 侧垂直向下看错位分布,但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与出药嘴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相互 对齐;驱动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标记四;标记四与标记一、标记二和标记三配合;标记一上 具有限位标记四的限位块,标记三对标记四限位;通过标记一上的限位块和标记三可以对 驱动环的转动限位,使得驱动环只能在一定角度内来回转动;防止驱动环因360度转动而导 致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出药嘴的配合状态出现错乱;驱动环在转动过程中,标 记四与标记二不会发生干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瓶体上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两个上下分布的T形环 槽,驱动环上下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T形导块;驱动环通过两个T形导块与两 个T形环槽的转动配合安装在瓶体上;通过两个T形导块与两个T形环槽的转动配合对驱动 环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通道的上端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瓶体内侧壁 上,弹性通道的下端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环套上端的内圆面上;弹性通道的上端固定静止, 弹性通道的下端可以跟着环套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弹性通道的弹性可以确保弹性通道在第 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距处于任何状态时,弹性通道都可以对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 板之间的药品起到导向隔离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外套、滑槽、导块、伸缩内杆、斜 面,其中伸缩外套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两个内外相通的滑槽,伸缩外套的下端固定 安装在第二隔板上侧,伸缩内杆的下端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两个导块,伸缩内杆的上端安装 在第一隔板上侧,且伸缩内杆的下端嵌套安装在伸缩外套内侧,伸缩内杆上安装的两个导 块与伸缩外套上所开的两个滑槽滑动配合;通过两个导块与滑槽的配合可以使得伸缩杆具 有传递扭矩的功能;两个导块上均具有一个便于伸缩内杆在安装过程中插入伸缩外套内侧 的斜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瓶体的外圆面上开有导向弧形槽,驱动环通过第 一连接块与第一隔板连接,且第一连接块穿过导向弧形槽与导向弧形槽滑动配合;导向弧 形槽的作用是一方面对第一连接块起到导向作用,即对第一隔板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 通过导向弧形槽可以对第一隔板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瓶体的内圆面上开有支撑环槽,第一隔板的外圆 面上安装有环形支撑,第一隔板通过环形支撑与支撑环槽的配合与瓶体转动配合;通过环 形支撑与支撑环槽的配合对第一隔板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块、滑板、密封环、第二连接块、 标记五、导轨,其中瓶体的外圆面上开有导向槽,导轨安装在瓶体的外圆面上且与导向槽配 合;导轨上安装有三组上下均匀分布的标记五;滑板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导轨上,且滑板与 瓶体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作用是对滑板的上下滑动起到密封作用,即对药 6 CN 111572939 A 说 明 书 4/8 页 品起到密封作用;滑板靠近导轨外侧的一端安装有驱动块;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 与环套连接,且第二连接块穿过瓶体上所开的导向槽;驱动块与标记五配合;当驱动驱动块 上下移动时,驱动块可以带动滑板上下移动,滑板上下移动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二 隔板上下移动,通过调节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的间距可以调节单次的出药品量;通过驱动 块与标记五的配合状态可以确定弹性通道内可以储放的药品量;根据一次使用药品量的需 求来确定驱动块移动的量。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环的内圆面上与瓶体外圆面之间安装有两个 上下分布的密封圈,且两个密封圈位于导向弧形槽的上下两侧;密封圈的作用是对瓶体起 到密封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包装瓶技术,本发明设计的包装瓶装置,在平常不使用时,第一隔板 上所开的第一出药口、第二隔板上所开的第二出药口、第三隔板上所开的第三出药口三者 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错位分布,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瓶体内位于第三隔板下侧的 药品密封,防止药品与外界空气接通,使得药品受潮;当使用时,首先通过驱动环驱动第一 隔板、第二隔板转动,使得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药口从瓶体上 侧垂直向下看相互对齐,但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与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 板上的第三出药口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还处于错位分布状态;弹性通道下侧与瓶体内位 于第三隔板下侧的药品相通,但弹性通道上侧通过第一隔板与外界隔离,然后将包装瓶倒 置,使得瓶体内侧的药品通过第三出药口和第二出药口进入弹性通道内,之后继续通过驱 动环驱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转动,使得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出药口和第三隔板上的第三出 药口从瓶体上侧垂直向下看错位分布,但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与出药嘴从瓶体上侧垂 直向下看相互对齐;第二隔板将瓶体下侧的药品与弹性通道隔开,此时将包装瓶正放,打开 顶盖,位于弹性通道内的药品就可以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出药口和出药嘴将药品倒出, 在此过程中,瓶体内位于第三隔板下侧的药品在进入弹性通道的过程中始终未与外界接 触,保护了药品,防止药品受潮。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3是整体部件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整体部件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5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是标记一、标记二和标记三与标记四配合示意图。 图7是瓶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出药嘴结构示意图。 图9是驱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弹性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隔板结构示意图。 7 CN 111572939 A 说 明 书 5/8 页 图14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滑板安装示意图。 图16是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驱动环与第一隔板连接示意图。 图18是第一出药口、第二出药口、第三出药口配合示意图。 图19是第一出药口、第二出药口、第三出药口分布示意图。 图20是标记四安装示意图。 图21是标记一、标记二、标记三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瓶体;2、顶盖;3、调节机构;4、驱动环;5、底盖;6、第一隔板;7、固 定转轴;8、第一密封板;9、复位弹簧;10、弹性通道;11、第三隔板;12、伸缩杆;13、第二密封 板;14、环套;15、第二隔板;16、标记一;17、标记二;18、标记四;19、标记三;20、出药嘴;21、 固定轴孔;22、T形环槽;23、导向槽;24、导向弧形槽;25、支撑环槽;26、T形导块;27、第一支 撑;28、第二支撑;29、伸缩外套;30、滑槽;31、导块;32、伸缩内杆;33、斜面;34、第一连接块; 35、安装轴孔;36、第一出药口;37、环形支撑;38、第二出药口;39、驱动块;40、滑板;41、密封 环;42、第二连接块;43、标记五;44、导轨;45、第三出药口;46、环形倒角;47、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