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破碎装置包括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机、壳体和破碎板;控制单元包括箱体、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转盘、连杆和套杆;一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箱体侧壁上;二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 全部
背景技术: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渣。研究表明,食用菌渣的C/N> 60/1,食用菌渣的主要成分是难于分解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自然条件下,堆放于路边地角 的食用菌渣一般需要2~3年才能彻底分解,如不加以有效处理,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产生。食用菌菌渣是经过一次食用菌 分解后的剩余物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多种菌体蛋白、代谢产物以及未被利用 的营养物质,菌渣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施用到土 壤中利用率较低,或在自然堆肥条件下,分解速率慢,堆肥效率低。 因此,如果食用菌菌渣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造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 费,而且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给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如果食用菌菌渣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造 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给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的 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 有机肥的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食用菌菌渣进行预处理,将食用菌菌渣装袋后进行压实处理,并运输至生产 有机肥的厂房内,当运输至目的地后,再将食用菌菌渣倒出包装袋,并利用破碎装置将压实 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使得食用菌菌渣处于松散状态; S2:将鸡粪、猪粪、牛粪、食用菌菌渣和尿素按照1:1:1:5:0.2的质量比例进行充分 混合,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放置于发酵池内,进行16天-18天的发酵处理后得到发酵菌 剂; S3:将食用菌菌渣、发酵菌剂、尿素和硫酸钙按照100:5:1:1的质量比例进行充分 混合,并堆放至太阳能隔离温室内,堆置20天后,直至菌渣颜色变至黄褐色,即生产出有机 肥料,其中注意的是,在堆置过程中,需要每两天进行一次翻堆; 上述S1中采用的破碎装置包括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机、壳体和破碎板;所述控 制单元包括箱体、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转盘、连杆和套杆;所述一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 箱体侧壁上;所述二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箱体侧壁上,且与一号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盘通 过转轴与二号锥齿轮实现同轴转动;所述套杆一端固定在箱体底端,另一端固定在壳体顶 端,套杆内滑动连接有压杆,且压杆两端分别贯穿至箱体内侧和壳体内侧;所述连杆一端铰 接在压杆端部,连杆另一端铰接在转盘的偏心处;所述手持握把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电机安 4 CN 111574269 A 说 明 书 2/6 页 装在箱体外侧壁上,且电机输出端与一号锥齿轮连接;所述破碎板滑动连接在壳体内,且破 碎板顶端外侧壁与压杆端部固连;通过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机、壳体和破碎板的配合实 现对压实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使用时,当需要对压实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 时,使得电机通电,从而带动一号锥齿轮发生旋转,由于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相互啮 合,使得二号锥齿轮也跟随着一号锥齿轮发生旋转,此时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保持与二号 锥齿轮相同的转动状态,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压杆在套杆内做往复滑动的运 动,在压杆的往复过程中,带动破碎板在壳体内往复滑动,破碎板滑出壳体时会与食用菌菌 渣产生碰撞,从而实现破碎板对食用菌菌渣的破碎处理,使得食用菌菌渣从压实状态转为 蓬松状态,从而增大食用菌菌渣在反应过程中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装置的 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破碎板底侧设有破碎钉,且破碎钉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破碎钉上设 有开口,使得破碎钉被对称分成两半,且开口侧壁上设有锯齿,使得破碎钉受压后沿开口向 两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加强对食用菌菌渣的破碎效果;使用时,当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保 持与二号锥齿轮相同的转动状态时,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压杆在套杆内做往复 滑动的运动,在压杆的往复过程中,带动破碎板在壳体内往复滑动,破碎板滑出壳体时会与 食用菌菌渣产生碰撞,从而实现破碎板对食用菌菌渣的破碎处理,使得当破碎钉插入结块 部分后,破碎板继续滑出壳体,从而使得破碎钉受压后沿开口向两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实 现了对食用菌菌渣中结块的部分进行破碎,增强破碎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破碎钉在开口处设有支柱,且在靠近支柱的开口侧壁上设有橡胶层, 使得支柱与橡胶层接触;通过支柱和橡胶层的配合避免食用菌菌渣卡入开口内,从而影响 到破碎钉的使用效果;使用时,当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保持与二号锥齿轮相同的转动状态 时,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压杆在套杆内做往复滑动的运动,在压杆的往复过程 中,带动破碎板在壳体内往复滑动,破碎板滑出壳体时会与食用菌菌渣产生碰撞,从而实现 破碎板对食用菌菌渣的破碎处理,使得当破碎钉插入结块部分后,破碎板继续滑出壳体,从 而使得破碎钉受压后沿开口向两边发生弹性变形,当破碎板缩回壳体内时,破碎钉受到的 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此时破碎钉会发生复位,为了避免在破碎钉的复位过程中部分食 用菌菌渣会被夹于破碎钉之间,在开口处设有支柱,且在靠近支柱的开口侧壁上设有橡胶 层,从而使得破碎钉沿开口向两边发生弹性变形时,支柱会将橡胶层顶出,从而对开口处进 行阻挡,避免食用菌菌渣卡入开口内,从而有效保证了破碎装置的稳定工作,提高了破碎装 置对于只用环境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破碎钉侧壁开有滑槽,且相邻破碎钉的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压板;所 述压板的顶端侧壁通过弹簧固连在破碎板底侧,压板的底端侧壁设有倒钩;通过压板和倒 钩的配合实现对食用菌菌渣的进一步破碎,从而提高食用菌菌渣的蓬松程度;使用时,当破 碎板带动破碎钉移动时,倒钩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先插入食用菌菌渣内,当破碎板继续 滑出壳体时,会使得破碎钉受压逐渐增大,直至破碎钉沿开口向两边发生弹性变形,在破碎 钉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会对压板产生挤压,当挤压力大于弹簧弹力时,会使得压板沿着 滑槽往靠近破碎板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倒钩拔出食用菌菌渣,实现对食用菌菌渣的进一 步破碎,从而加强了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 优选的,所述倒钩由插杆和弹性杆组成;所述插杆安装在压板底端侧壁上;所述弹 5 CN 111574269 A 说 明 书 3/6 页 性杆安装在插杆上,使得倒钩的底端为锥形;通过插杆和弹性杆的配合加强倒钩的工作深 度和工作范围;使用时,当破碎板带动破碎钉移动时,由于倒钩的底端为锥形,使得倒钩在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先插入食用菌菌渣内,当破碎板继续滑出壳体时,会使得破碎钉受压 逐渐增大,直至破碎钉沿开口向两边发生弹性变形,在破碎钉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会对 压板产生挤压,当挤压力大于弹簧弹力时,会使得压板沿着滑槽往靠近破碎板的方向滑动, 从而带动倒钩拔出食用菌菌渣,在倒钩的拔出过程中,弹性杆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性杆绕 其与插杆的接触处发生摆动,从而增强倒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范围,加强对食用菌菌渣的 破碎效果,增强食用菌菌渣之间的蓬松度。 优选的,所述压板侧壁与滑槽侧壁之间对称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与压板侧壁 连接,一端与滑槽侧壁连接;通过弹片的作用避免食用菌菌渣卡入滑槽内影响压板的滑动; 使用时,破碎钉发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会对压板产生挤压,当挤压力大于弹簧弹力时,会使 得压板沿着滑槽滑动,为避免食用菌菌渣卡入滑槽内影响到压板的滑动情况,在压板侧壁 与滑槽侧壁之间对称设有弹片,从而对滑槽起到保护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压板在滑槽内 的稳定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通过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 机、壳体和破碎板的配合实现对压实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实现破碎板对食用菌菌 渣的破碎处理,使得食用菌菌渣从压实状态转为蓬松状态,从而增大食用菌菌渣在反应过 程中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装置的使用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通过压板和倒钩的配合实现 对食用菌菌渣的进一步破碎,从而提高食用菌菌渣的蓬松程度,实现了对食用菌菌渣中结 块的部分进行破碎,增强破碎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破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破碎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手持握把1、控制单元2、箱体21、一号锥齿轮22、二号锥齿轮23、转盘24、连杆 25、套杆26、压杆261、电机3、壳体4、破碎板5、破碎钉6、开口61、锯齿62、支柱63、橡胶层64、 滑槽65、弹片651、压板66、倒钩67、插杆671、弹性杆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