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物流运力调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规定路由信息中相邻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若所述车辆的总运力大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则获取所 全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物流运输过程中,每个分拨中心会按照自身的货量和目的地安排车 辆进行运输,有些分拨中心因为本站点货量不多导致车辆空载,而有些分拨中心可能货量 太多而无法及时运出。目前通过人工调剂来解决此问题,如站点A发往站点B,车辆沿途经过 站点C、站点D,当车辆尚有剩余运力时,若站点C、站点D运力不足,总部人员与站点C、站点D 沟通协调,综合距离、货量等因素做出判断分配车辆前往途径站点C、站点D带货,提高车的 装载率和运力。人工参与物流运力的调整,对各个站点之间的时效、距离、各个站点的库存 货量、仓位了解不充分,导致车辆分配不够精准,效率也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物流运力调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解决人工调整物流运力时,车辆分配不够精准,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流运力调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规定 路由信息中相邻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 第二站点;若所述车辆的总运力大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则获取所述 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第一途径站点组;确定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 作为第一带货站点;根据所述第一带货站点重新规划所述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车辆 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该技术方案的有益 效果在于,获取车辆规定路由信息中的相邻站点,若车辆的总运力大于实际带货量,车辆尚 有剩余运力,则从相邻站点之间确定一个第一带货站点,重新规划车辆的路由信息,使车辆 经过第一带货站点进行带货,由此自动调剂物流运力,处理车辆途径站点的爆仓和空仓情 况,实现运输中当车辆尚有剩余运力或剩余运力过高时,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和运力,极大减 少人工参与,提高物流运力调剂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作为第一 带货站点,包括:若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存在一个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爆仓的站点作 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若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存在一个以上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爆 仓的站点中爆仓货量最大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若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不存在 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当前库存货量最多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 点;其中,若所述当前库存货量最多的站点不止一个,则确定与所述第一站点的距离最近的 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优选前往爆仓站点进行带货,若 爆仓站点不止一个,优先前往爆仓最严重的的站点进行带货,若不存在爆仓站点,则优先前 5 CN 111612383 A 说 明 书 2/14 页 往库存货量最多的站点进行带货,若有不止一个站点库存货量并列最多,则优先前往与出 发站点较近的站点进行带货,按照上述优先级进行带货,解决最迫切的已爆仓站点爆仓问 题,防范库存货量较多站点可能引发爆仓的问题,优先前往距离较近的站点带货以提高物 流运输的效率,符合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 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计算所述车辆的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 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 不小于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 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若所述 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小于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 量,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 带货量。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计算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并将其与车辆从 第一站点出发时的剩余运力进行比对,以此来确定车辆在第一带货站点的本次调剂带货 量,由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余运力来提升运输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 发出货量,包括: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滞留超过预定时长且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货量 作为第一货量;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存在卸车扫描数据、不存在装车扫描数据且发往 所述第二站点的货量作为第二货量;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开单且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 货量作为第三货量;计算所述第一货量、所述第二货量和所述第三货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一 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第一带货 站点发往第二站点的货量中的滞留货量、已卸车未装车货量和已开单未发车货量来预测第 一带货站点发往第二站点的货量,符合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大于所述第一 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带货站点 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第二途径站点组;确定所述第二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作为第二 带货站点;根据所述第二带货站点重新规划所述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车辆按照先后 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一带货站点、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该技术方 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若车辆的运力在前往第一带货站点带货后仍有剩余,则在第一带货站 点和第二站点之间增加第二带货站点,以利用车辆对第一带货站点进行带货后的剩余运 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 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和所述车辆在所述第 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之和,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已装运力;计算所述 车辆的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已装运力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 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不小于所述第二带货站 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 发出货量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 点的剩余运力小于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车辆 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该技术 6 CN 111612383 A 说 明 书 3/14 页 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计算第二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并将其与车辆在第一带货站点 带货后的剩余运力进行比对,以此来确定车辆在第二带货站点的本次调剂带货量,由此最 大限度地利用剩余运力来提升运输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保存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 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和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至车线运力记录表。 通过车线运力记录表保存已发车辆所经过的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和车辆在第一 带货站点的实际调剂带货量,对车线运力信息进行记录和监控,便于后续查看和数据分析。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车辆的总运力大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 实际带货量,则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一带货站点之间的第三途径 站点组;确定所述第三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作为第三带货站点;根据所述第三带货站 点重新规划所述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 三带货站点、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若车辆的运 力在前往第一带货站点带货后仍有剩余,则在第一站点和第一带货站点之间增加第三带货 站点,以利用车辆对第一带货站点进行带货后的剩余运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 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计算所述车辆的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 货量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 运力不小于所述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三带 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三带货站点的调剂 带货量;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小于所述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 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 三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计算第三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 量,并将其与车辆从第一站点出发时的剩余运力进行比对,以此来确定车辆在第三带货站 点的本次调剂带货量,由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余运力来提升运输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流运力调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路由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车辆的规定路由信息中相邻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 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第一途径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的总运力大于所述车 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则获取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第一途径站 点组;第一带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作为第一带货站点; 第一重新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货站点重新规划所述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 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带货确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若所述第 一途径站点组中存在一个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爆仓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若 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存在一个以上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爆仓的站点中爆仓货量最大 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若所述第一途径站点组中不存在爆仓的站点,则确定所述 第一途径站点组中当前库存货量最多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其中,若所述当前库 存货量最多的站点不止一个,则确定与所述第一站点的距离最近的站点作为所述第一带货 站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预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 7 CN 111612383 A 说 明 书 4/14 页 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第一剩余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车辆的 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 余运力;第一调剂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不小于所述第一 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 的预测发出货量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 站点的剩余运力小于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车 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测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货量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滞留超过预定时长且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货量作为第一货量;第 二货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存在卸车扫描数据、不存在装车扫描数据 且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货量作为第二货量;第三货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带货 站点开单且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货量作为第三货量;第一预测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 一货量、所述第二货量和所述第三货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 预测发出货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大于所述第一 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途径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第二途径站点组;第二带货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途径站点组中的一个站点作为第二带货站点;第二重新规划模块,用于根据 所述第二带货站点重新规划所述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 一站点、所述第一带货站点、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预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 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第二剩余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车辆在 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和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之和,作为所述 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已装运力;计算所述车辆的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 站点的已装运力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第二调剂确定模块, 用于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不小于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 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作为所 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剩余运力小 于所述第二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 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带货站 点发往所述第二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和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至车 线运力记录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车辆的总运力大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 实际带货量,则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途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一带 货站点之间的第三途径站点组;第三带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三途径站点组中的一 个站点作为第三带货站点;第三重新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带货站点重新规划所述 车辆的路由信息,以使所述车辆按照先后顺序经过所述第一站点、所述第三带货站点、所述 第一带货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8 CN 111612383 A 说 明 书 5/14 页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预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 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第三剩余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车 辆的总运力与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实际带货量之差,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 的剩余运力;第三调剂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不小于所述 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则确定所述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 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货量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三带货站点的调剂带货量;若所述车 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小于所述第三带货站点发往所述第一带货站点的预测发出 货量,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站点的剩余运力作为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三带货站点的调 剂带货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流运力调剂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 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 令来执行上述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 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公开了物流运力调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车 辆规定路由信息中的相邻站点,若车辆的总运力大于实际带货量,车辆尚有剩余运力,则从 相邻站点之间确定一个第一带货站点,重新规划车辆的路由信息,使车辆经过第一带货站 点进行带货,由此自动调剂物流运力,处理车辆途径站点的爆仓和空仓情况,实现运输中当 车辆尚有剩余运力或剩余运力过高时,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和运力,极大减少人工参与,提高 物流运力调剂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03的一种流程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4是图3中步骤S105的一种流程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6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7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8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9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0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14是图13中第一预测计算模块105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运力调剂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框图; 9 CN 111612383 A 说 明 书 6/14 页 图16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物流运力调剂方法的程序产品的一种结构示 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