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防尘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的防尘盖的防尘方法,它包括盖套、盖子、重块、条形摆板、涡卷弹簧、第一不完全锥齿轮、第二不完全锥齿轮、支耳、凸轮等,其中本发明的防尘盖可以根据搅拌筒上的进出料口在需要被上料或者出料时能自动打开,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机在市面上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工作原理 是:利用搅拌机构对混凝土原料搅拌,搅拌筒在混凝土原料搅拌过程中固定不旋转,搅拌筒 在上料时需要将搅拌筒的进出料口旋转倾斜朝上,搅拌筒在下料时需要将搅拌筒的进出料 口旋转倾斜朝下。对于这种在混凝土原料搅拌过程中搅拌筒固定不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来 说,在混凝土原料搅拌过程的前期阶段,由于混凝土原料未完全搅拌成黏稠状,所以搅拌过 程的前期阶段,混凝土原料在搅拌筒中的翻滚会造成大量的原料粉尘,而原料粉尘会从搅 拌筒的进出料口冒出扩散到周围的大气中,这就给混凝土搅拌机周围的大气造成来一定的 粉尘污染,甚至损害到了混凝土搅拌机周边工作的工人所处的呼吸环境。为了避免搅拌过 程的前期阶段,原料粉尘会从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冒出扩散到周围的大气中,所以就需要设 计一种混凝土搅拌机使用的防尘盖。 本发明设计一种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的防尘盖的防尘方法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的防尘盖的 防尘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 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 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的防尘盖的防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盖套、盖子、 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四固定板、重块、条形摆板、涡卷弹簧、铰接板、驱动轮、第三固 定板、第二转轴、第一不完全锥齿轮、第二不完全锥齿轮、支耳、连接板、限位板、第五固定 板、凸轮、轴套、第一转轴、锥齿、第一弧形锥齿、第二弧形锥齿、限位通槽、限位条、导块弹 簧、导块、导槽、滑动通槽,其中盖套一端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靠 近盖套端口的侧面上对称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耳;每一个支耳中具有圆孔;盖套中间位置 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下侧;第二固定板远离盖 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五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另一端固 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位于盖套与第五固定板之间;第四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 成垂直状态,且第四固定板位于盖套与第五固定板之间;第四固定板远离第三固定板的一 端处具有圆孔;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的圆孔中,另一端固定安装有 5 CN 111571808 A 说 明 书 2/11 页 条形摆板;第五固定板位于第二转轴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条形摆板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 定安装有重块。 第一转轴通过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支耳的圆孔中,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穿出 相应的支耳;位于两个支耳两侧的第一转轴外圆面上对称地固定安装有两个轴套;铰接板 的一端嵌套在第一转轴外圆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盖子;盖子与盖套相配合;铰接板位于 两个支耳之间;每一个轴套上所安装的结构均相同,对于其中一个轴套:涡卷弹簧的一端安 装在轴套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连接板安装在铰接板相应的侧面上。 第一转轴靠近第二转轴的一端外圆面上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远离支耳的一端具 有锥齿;驱动轮的外圆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远离驱动轮的一端处开有贯通的限位 通槽;限位板位于驱动轮与第五固定板之间,且限位板位于第五固定板上侧;第一不完全锥 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均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上;驱动轮位于第一不完全锥齿轮和 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之间,且驱动轮位于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侧;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位于第 二不完全锥齿轮与第四固定板之间;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具有第一弧形锥齿;第二不完全 锥齿轮上具有第二弧形锥齿;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相配 合;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相配合。 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上,且凸轮位于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与条形摆板 之间;第五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处开有贯通的滑动通槽;滑动通槽的两侧对称地 开有两个导槽;限位条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五固定板的滑动通槽中,且限位条的 两端均穿过滑动通槽;限位条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两个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 式分别安装在两个导槽中;两个导块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 两个导槽的槽面上;两个导块弹簧分别位于两个导槽中;限位条的一端与限位板上的限位 通槽相配合,另一端与凸轮的外圆面上相接触。 上述盖套远离盖子的一端嵌套在搅拌筒的进出料口。 当条形摆板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态时,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与 驱动轮上的锥齿未产生啮合关系;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 未产生啮合关系。 当重块带动条形摆板围绕第二转轴轴线相对地向搅拌筒靠近时,第一不完全锥齿 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关系。 当重块带动条形摆板围绕第二转轴轴线相对地向搅拌筒远离时,第二不完全锥齿 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关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盖子的直径大于盖套的外圆面直径。这样就能保 证在盖子与盖套的端口贴合时,盖子能完全将盖套的端口完全遮盖住。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条形摆板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态时,盖子与盖套 的端口处于贴合状态,涡卷弹簧处于反向负压缩状态。在条形摆板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 态时,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处于水平状态,盖套也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盖子将盖套的端口完全 遮盖住,为了能保证盖子将盖套的端口紧紧遮盖住,所以涡卷弹簧要处于反向负压缩状态。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不完全锥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的大小相 同,第一不完全锥齿轮的公称直径大于驱动轮上锥齿的公称直径;第一弧形锥齿和第二弧 形锥齿所处的弧度在80到90度之间。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保证,在第一弧形锥齿或第二弧 6 CN 111571808 A 说 明 书 3/11 页 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时,80到90度的弧度可以使第一弧形锥齿或第二弧形锥 齿带动驱动轮旋转足够角度,满足驱动轮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 动盖子打开盖套的端口一定角度,让混凝土原料或者混凝土可以从搅拌筒的进出料口进 出。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块弹簧为拉伸弹簧,当导块弹簧未拉伸时,导块 位于导槽的中间位置,限位条远离凸轮的一端未插入到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此时限位条 具有圆角的一端依然与凸轮的外圆面产生接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条与凸轮外圆面相接触的一端具有圆角。这 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在与凸轮的外圆面长时间的挤压摩擦的过程 中,圆角的设计有助于减少限位条与凸轮外圆面之间长时间挤压摩擦产生的材料损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凸轮的凸起端与限位条的圆角相接触时,限位条远 离圆角的一端位于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且导块弹簧被拉伸。 当条形摆板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态时,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与 驱动轮上的锥齿未产生啮合关系;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 未产生啮合关系。这样的设计为了保证,在第一弧形锥齿旋转一定角度或者第二弧形锥齿 旋转一定角度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之前,第二转轴带动凸轮的旋转使得凸轮的凸起 端不再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产生接触,那么在导块弹簧的复位力下,限位条向远离限 位板的方向移动,限位条可以从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脱离,限位条就不再对限位板产生限 位;在限位条向远离限位板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始终与凸轮的外 圆面产生接触。 限位条的一端与限位板上的限位通槽相配合,另一端与凸轮的外圆面上相接触的 设计在于:第一,当导块弹簧未拉伸时,导块位于导槽的中间位置,限位条远离凸轮的一端 未插入到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此时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依然与凸轮的外圆面产生接 触。第二,当凸轮的凸起端与限位条的圆角相接触时,限位条远离圆角的一端位于限位板的 限位通槽中,且导块弹簧被拉伸。第三,当第二转轴带动凸轮的旋转使得凸轮的凸起端不再 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产生接触,那么在导块弹簧的复位力下,限位条向远离限位板的 方向移动,限位条可以从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脱离,限位条就不再对限位板产生限位,这样 驱动轮允许带动限位板旋转。 对于驱动轮、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铰接板和盖子的设计在于:第一, 当盖子紧紧遮盖住盖套的端口时,涡卷弹簧处于反向负压缩状态,此时驱动轮上的锥齿未 与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产生啮合 关系。第二,为了能使盖子将盖套的端口打开,所以需要将涡卷弹簧首先复位到自然状态, 然后第一转轴再经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带动铰接板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摆动,进而铰接 板带动盖子打开盖套的端口,所以驱动轮在经第一弧形锥齿或者第二弧形锥齿带动的驱动 轮起始旋转的阶段主要作用是,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 驱动轮在经第一弧形锥齿或者第二弧形锥齿带动的驱动轮后期旋转的阶段主要作用是,驱 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涡卷弹簧经连接板提供给铰接板 摆动扭矩大于第一转轴和铰接板之间的阻扭矩,此时驱动轮可以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 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动盖子打开盖套的端口。 7 CN 111571808 A 说 明 书 4/11 页 本发明中的防尘盖主要适用于混凝土原料搅拌过程中搅拌筒固定不旋转的混凝 土搅拌机,而该类型的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筒的上料和出料时,通过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 的进出料口朝上时来接收混凝土的原料,通过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的进出料口朝下时来放 出搅拌好的混凝土,而在搅拌机构搅拌搅拌筒中的混凝土的原料时,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 的进出料口处于水平状态。 对于本发明中的防尘盖的安装方法如下:防尘盖中盖套远离盖子的一端嵌套在搅 拌筒的进出料口处,在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处于水平状态时,盖套也处于水平状态,盖子将盖 套的端口完全紧紧遮盖住,涡卷弹簧要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在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条形摆板 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态。当条形摆板与盖套的轴线成垂直状态时,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 的第一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未产生啮合关系;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 与驱动轮上的锥齿未产生啮合关系;凸轮的凸起端与限位条的圆角相接触时,限位条远离 圆角的一端位于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驱动轮被限制旋转,导块弹簧被拉伸。 对于盖子将盖套的端口完全紧紧遮盖住时,涡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为了防止涡 卷弹簧的压缩状态失效,所以要限制住轴套、第一转轴和驱动轮的旋转,这就是为什么要设 计限位条远离圆角的一端位于限位板的限位通槽中的原因。 当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的进出料口需要朝上来接收混凝土的原料时,搅拌筒的进 出料口带动防尘盖从水平状态向上摆动,由于重块的重力的作用,重块使得条形摆板始终 处于竖直状态,所以重块和条形摆板会跟随防尘盖从水平状态向上摆动的过程中要始终处 于竖直状态。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叙述以盖套为静止参考,那么上述搅拌筒静止不动,上述 重块和条形摆板会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向靠近搅拌筒的方向摆动,所以条形摆板会带动第 二转轴旋转,此时第一不完全锥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跟随第二转轴旋转,第一不完全 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会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 锥齿不会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在第一弧形锥齿旋转一定角度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 生啮合之前,第二转轴带动凸轮旋转,使得凸轮的凸起端不再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产 生接触,那么在导块弹簧的复位力下,限位条向远离限位板的方向移动,限位条可以从限位 板的限位通槽中脱离,限位条就不再对限位板产生限位,驱动轮带动限位板的旋转被解除 限位。 设定第一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后驱动轮的旋转为逆时针,驱动轮 带动限位板逆时针旋转,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带动轴套逆时针旋转;驱动轮在被第一弧形锥 齿带动旋转的起始阶段,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随后,驱 动轮在被第一弧形锥齿带动旋转的后期阶段,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压缩 到一定程度时,涡卷弹簧经连接板提供给铰接板摆动扭矩大于第一转轴和铰接板之间的阻 扭矩,此时驱动轮可以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动盖子打开盖套的 端口。这样混凝土原料便可以经盖套的端口和搅拌筒的进出料口进入到搅拌筒中。 当旋转机构使搅拌筒的进出料口旋转恢复到水平状态时,防尘盖跟随进出料口复 位到水平位置,重块和条形摆板在跟随防尘盖复位到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 态;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叙述以盖套为静止参考,那么上述搅拌筒静止不动,上述重块和条 形摆板会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搅拌筒的方向摆动复位,所以条形摆板会带动第二转 轴反向旋转,第二转轴经第一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带动驱动轮顺时针旋转,直 8 CN 111571808 A 说 明 书 5/11 页 到恢复到驱动轮上的锥齿不与第一弧形锥齿和第二弧形锥齿产生啮合的关系的位置,在此 过程中,驱动轮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动盖子再次将盖套的端口 完全紧紧遮盖住的状态,涡卷弹簧再次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转轴会围绕自身的轴线产生 反向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转轴带动凸轮反向旋转,凸轮的凸起端逐渐靠近限位条的圆角,限 位条被凸轮向上挤压,限位条带动导块向远离凸轮的方向移动,导块弹簧被拉伸;当凸轮的 凸起端再次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产生接触时,限位条远离圆角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板的 限位通槽中,限位条将限位板限位,进而驱动轮和限位板被限制旋转。 当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的进出料口需要朝下来放出搅拌好的混凝土时,搅拌筒的 进出料口带动防尘盖从水平状态向下摆动,由于重块的重力的作用,重块使得条形摆板始 终处于竖直状态,所以重块和条形摆板会跟随防尘盖从水平状态向下摆动的过程中要始终 处于竖直状态。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叙述以盖套为静止参考,那么上述搅拌筒静止不动,上 述重块和条形摆板会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搅拌筒的方向摆动,所以条形摆板会带动 第二转轴旋转,此时第一不完全锥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跟随第二转轴旋转,第一不完 全锥齿轮上的第一弧形锥齿不会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 弧形锥齿会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在第二弧形锥齿旋转一定角度与驱动轮上的锥齿 产生啮合之前,第二转轴带动凸轮旋转,使得凸轮的凸起端不再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 产生接触,那么在导块弹簧的复位力下,限位条向远离限位板的方向移动,限位条可以从限 位板的限位通槽中脱离,限位条就不再对限位板产生限位,驱动轮带动限位板的旋转被解 除限位。 此时第二弧形锥齿与驱动轮上的锥齿产生啮合后驱动轮的旋转也为逆时针,驱动 轮带动限位板逆时针旋转,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带动轴套逆时针旋转;驱动轮在被第二弧形 锥齿带动旋转的起始阶段,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随后, 驱动轮在被第二弧形锥齿带动旋转的后期阶段,驱动轮经第一转轴和轴套带动涡卷弹簧压 缩到一定程度时,涡卷弹簧经连接板提供给铰接板摆动扭矩大于第一转轴和铰接板之间的 阻扭矩,此时驱动轮可以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动盖子打开盖套 的端口。这样搅拌好的混凝土便可以经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和盖套的端口流出。 当旋转机构使搅拌筒的进出料口旋转恢复到水平状态时,防尘盖跟随进出料口复 位到水平位置,重块和条形摆板在跟随防尘盖复位到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 态;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叙述以盖套为静止参考,那么上述搅拌筒静止不动,上述重块和条 形摆板会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向靠近搅拌筒的方向摆动复位,所以条形摆板会带动第二转 轴反向旋转,第二转轴经第二不完全锥齿轮上的第二弧形锥齿带动驱动轮顺时针旋转,直 到恢复到驱动轮上的锥齿不与第一弧形锥齿和第二弧形锥齿产生啮合的关系的位置,在此 过程中,驱动轮经第一转轴、轴套、涡卷弹簧、连接板和铰接板带动盖子再次将盖套的端口 完全紧紧遮盖住的状态,涡卷弹簧再次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转轴会围绕自身的轴线产生 反向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转轴带动凸轮反向旋转,凸轮的凸起端逐渐靠近限位条的圆角,限 位条被凸轮向上挤压,限位条带动导块向远离凸轮的方向移动,导块弹簧被拉伸;当凸轮的 凸起端再次与限位条具有圆角的一端产生接触时,限位条远离圆角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板的 限位通槽中,限位条将限位板限位,进而驱动轮和限位板被限制旋转。 对于本发明中的防尘盖的使用优势在于:在旋转机构使得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处于 9 CN 111571808 A 说 明 书 6/11 页 水平状态时,防尘盖处于闭合状态,也就是盖子将盖套的端口完全紧紧遮盖住的状态;这样 就能保证在搅拌机构搅拌搅拌筒中的混凝土原料时,混凝土原料在搅拌筒中的翻滚会造成 大量的原料粉尘不会从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冒出扩散到周围的大气中,避免了冒出的原料粉 尘造成混凝土搅拌机周围的大气的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另外,原料粉尘不会冒出 也使得混凝土搅拌机周边工作的工人所处的呼吸环境比较良好,不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呼 吸损害。 相对于传统的防尘盖技术,本发明的防尘盖可以根据搅拌筒上的进出料口在需要 被上料或者出料时能自动打开,而在搅拌筒中的混凝土原料被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上的 进出料口被防尘盖遮盖住,这样混凝土原料在搅拌筒中的翻滚会造成大量的原料粉尘不会 从搅拌筒的进出料口冒出扩散到周围的大气中,避免了冒出的原料粉尘造成混凝土搅拌机 周围的大气的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尘盖整体示意图。 图2是防尘盖整体去掉盖套和盖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第一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安装示意图。 图5是铰接板和连接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是轴套安装示意图。 图7是第一转轴和铰接板安装的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8是涡卷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9是凸轮安装示意图。 图10是驱动轮分别与第一不完全锥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锥齿轮相配合示意图。 图11是限位条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12是第五固定板和凸轮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导块安装示意图。 图14是防尘盖安装在搅拌筒进出料口的侧视示意图。 图15是防尘盖安装在搅拌筒进出料口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盖套;2、盖子;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第四固定板;6、 重块;7、条形摆板;8、涡卷弹簧;9、铰接板;10、驱动轮;12、第三固定板;13、第二转轴;14、第 一不完全锥齿轮;15、第二不完全锥齿轮;16、支耳;17、连接板;18、限位板;19、第五固定板; 20、凸轮;21、轴套;22、第一转轴;23、锥齿;24、第一弧形锥齿;25、第二弧形锥齿;26、限位通 槽;27、限位条;28、导块弹簧;29、导块;30、导槽;31、滑动通槽;32、圆角;45、搅拌筒的进出 料口;46、搅拌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