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包括主体手柄盒,所述主体手柄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外套,所述主体手柄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表面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主体手柄盒内壁的  全部
背景技术: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 环境等引起的各种精神病或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各种躯体疾病的发生。虽不能直接提高个体 的心理健康水平,但能预防个体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心理学家认定的双因素理论中 的一个因素。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受两类因素的影响,一是能使人感到满意的因素,它 能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并能激发个体作出最好成绩;二是保健因素,亦称“维护因素”,指 只能防止人产生不满的因素,它不起激励作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全和不受挫折的必要条 件,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吮吸震动棒是保健领域非常重要的产 品。 普通的吮吸震动棒在使用时往往只是具有基本的操作功能,但是震动棒在长期的 震动使用过程中,其内置遥控模块极易受损,一旦受损将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并 且传统的吮吸震动棒只有一个不能更换的吮吸口,不利于拆洗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解决了普通 的吮吸震动棒在使用时往往只是具有基本的操作功能,但是震动棒在长期的震动使用过程 中,其内置遥控模块极易受损,一旦受损将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并且传统的吮吸 震动棒只有一个不能更换的吮吸口,不利于拆洗更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 动棒,包括主体手柄盒,所述主体手柄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外套,所述主体手柄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 表面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主体手柄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板,所述 开关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绝缘球,所述弹性绝缘球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 板,所述滑动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触点柱,所述开关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电槽,所 述滑动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硅胶外套并且延伸至外 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 优选的,所述硅胶外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主体手柄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池,所述主体手柄盒的底 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硅胶外套的顶部连通有操作盒。 优选的,所述操作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块,所述出气块的顶部连通有出 3 CN 111568735 A 说 明 书 2/4 页 气管。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连通有水平出气板,所述水平出气板的顶端连通有排 气管。 优选的,所述操作盒的顶部连通有出气锥,所述出气锥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硅胶外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充电片。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1)、该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通过主体手柄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 板,竖直板表面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主体手柄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板, 开关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绝缘球,弹性绝缘球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 动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触点柱,开关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电槽,滑动板顶部的中 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贯穿硅胶外套并且延伸至外部,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 接有接触板,通过竖直板、限位板、开关板、弹性绝缘球、滑动板、触点柱、通电槽、连接杆、接 触板和主体手柄盒的联合设置,使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手动按压接触板对装置进行 直接控制,避免了装置中的遥控模块在受损时导致的失控,通过弹性绝缘球等装置采用绝 缘材料,有效的避免了装置漏电的情况,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简 单,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2)、该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通过操作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 块,出气块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的顶部连通有水平出气板,水平出气板的顶端连通 有排气管,操作盒的顶部连通有出气锥,通过操作盒、出气块、出气管、水平出气板、排气管 和出气锥的联合设置,装置能够通过将出气锥拆卸,从而使得装置具有三孔向外喷出气流, 装置具有多孔吮吸的效果,用户体验感更加全面,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维护人 员检修。 (3)、该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吮吸震动棒,通过硅胶外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充电片, 主体手柄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池,主体手柄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动机, 通过充电片的设置,使得装置在缺电时能够及时进行充电,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通过加热片 的设置,使得装置在使用时表面能够迅速到达适宜体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竖直板结构和接触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操作盒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充电片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主体手柄盒;2、弹性连接柱;3、硅胶外套;4、竖直板;5、限位板;6、开关板; 7、弹性绝缘球;8、滑动板;9、触点柱;10、通电槽;11、连接杆;12、接触板;13、加热片;14、充 电电池;15、震动电动机;16、操作盒;17、出气块;18、出气管;19、水平出气板;20、排气管; 21、出气锥;22、充电片。 4 CN 111568735 A 说 明 书 3/4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