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0.4kV漏电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测量ABC三相电流与N线电流的大小IA、IB、IC、IN,测量BC向相对于A向的夹角ψ1、ψ2:建立平面坐标系,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坐标;S3: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的坐标;S4: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测量0.4kV低压漏电情况时,一般的方法是用钳表对三相四线整体进行测 量,测量其零序电流并判断是否有漏电。而现有的方式测量十分麻烦,进行整体测量时,常 规的钳表进行漏电检测时对于测量的位置要求很高,因为要把四条线路全纳入检测钳口 中,需要大型的钳表,或者是柔性钳表。但是大型钳表笨重不易操作,柔性钳表在三相四线 的磁通非均匀分布时,精准度比较低,对于间距过大的固定线路难以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漏电测量方式测量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0.4kV漏电 测量方法,测量方便,可以适应任何环境的漏电测量,不受线路间间距的影响,而且对单个 测量钳口可以做到更精确的取数,测量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0.4kV漏电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测量ABC三相电流与N线电流的大小IA、IB、IC、IN,测量BC向相对于A向的夹 角ψ1、ψ2; S2:建立平面坐标系,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坐标; S3: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的坐标; S4:计算得到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与N线电流的模长差; S5:计算得到零序电流的大小并判断漏电情况。 在本发明中,对电路进行分开测量,避免了现有的漏电测量方式需要一起测量导 致测量不方便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便能得到漏电情况,测量更加方便,结果更加准 确。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根据在步骤S1中得到的ABC三相电流的大小IA、IB、IC,以A 向电流为基准,测量B、C向电流的角度ψ1、ψ2,以A向电流为X轴建立平面坐标系,则: A向电流的向量坐标为(IA,0); B向电流的向量坐标为(IBcos(ψ1),IBsin(ψ1)); C向电流的向量坐标为(ICcos(ψ2),ICsin(ψ2)),这样的测量方式更加方便,操作更 加简单。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根据在步骤S2中的得到的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坐标,计算 得出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的坐标为: (IA IBcos(ψ1) ICcos(ψ2),IBsin(ψ1) ICsin(ψ2)),计算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根据在步骤S3中的得到的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的坐标, 计算得出ABC三相电流向量和的模长为: 3 CN 111580010 A 说 明 书 2/3 页 计算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根据ABC三相电流向量和的模长,则与N线电流的模长差为: 计算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在无漏电的情况下,ABC三相电流的向量和与N向电流的向量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则有以下公式: 因此,根据模长差的大小判断漏电情况,模长差即为漏电电流的大小,测量更加方 便,计算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测量方式为对单条线流进行单独测量,测量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测量时使用钳表进行测量,测量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单个钳口测量时的所需的最小直径为10mm,测量条件更简单,操作更加 方便。 进一步的,测量时使用绝缘手套进行作业,操作更加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测量方便,可以适应任何环境的漏电测量,不受线路间间距的影响,而且对单个测 量钳口可以做到更精确的取数,测量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0.4kV漏电测量方法的三相电流的平面坐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