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包括:基座,手柄,引导针和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开设有供所述引导针通过的通孔;可拆卸固装在所述手柄内部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耦接的传感器支架,用于支撑所述传感器单元;穿  全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胰腺出现异常状况,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而引发的疾病。 较严重的患者在后期可能会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肾衰竭、皮肤溃疡。当前的医疗水 平,尚未找到根治该病症的方法,只能通过饮食或者胰岛素等来控制血糖。 较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使用传统的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来监测血糖数值,其原理 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由于上 述血糖检测多采用指尖血,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在医护人员指定的时间段测量他或她的葡 萄糖水平。除了反复使用针刺采血带了的痛感外,这种检测方式还易于受到外界因素(饮 食、情绪、运动等)的影响,也不能有效的监测患者体内血糖的变化趋势。 随着血糖校测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实时监测动态血糖的产品,通过植入人 体皮下组织的葡萄糖传感器探头,实时监测人体血糖的变化。该传感器探头与外部设备配 合,可以24小时动态的监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数值的变化,向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可靠 的数据信息,从而更好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连续血糖传感器敷贴装置仍缺乏便利性和舒适性。如专 利EP2327362A1中公开的敷贴装置,虽然满足将经皮传感器敷贴到受体皮肤的功能,但是该 装置引导针的插入和拔出完全由患者手工完成。不仅操作不方便,也会给患者本身带来心 理上的恐惧。如专利CN  106137214  A中公开的分析物传感器安装设备,虽然借助2个弹簧实 现了引导针的刺入和拔出,但是敷贴过程存在冲击,容易造成引导针在皮肤内的振动,加剧 用户痛感;再者,该设备使用2个释放按键,用户使用过程按压力度不当容易引起不触发或 者误触发,意外伤害风险较高。如专利CN  206777328  U公开的将皮肤上传感器组件施加到 受体皮肤的施加器,很好的实现了引导针的自动插入和拔出,用户只需按压1个按键就可完 成操作。但是该施加器结构较复杂,传感器探头、引导针和密封件位置精度要求很高,而且 施加器与传感器组件结构的关联度很高,很难与外部厂家的传感器配合使用。造成施加器 成本高昂,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平民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经皮传 感器敷贴装置,实现引导针自动的刺入和拔出,并且操作简单、使用舒适、结构紧凑、安全可 靠、利于推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供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包 括: 基座,其具有用于放置在受体皮肤上的表面; 4 CN 111588387 A 说 明 书 2/8 页 手柄,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在近端位置与远端位置之间移动; 传感器组件,包括引导针和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外 壳,所述传感器外壳开设有供所述引导针通过的通孔; 可拆卸固装在所述手柄内部的支撑架; 与所述支撑架耦接的传感器支架,用于支撑所述传感器单元; 穿梭件,用于支撑延伸通过所述通孔的引导针;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穿梭件向近端位置移动; 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手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架、传感器支 架及穿梭件作为一个整体从近端位置移动到最远端位置,并且当到达所述最远端位置时所 述传感器支架释放所述传感器单元; 当所述手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穿梭件向近端位置 移动,从而将引导针从传感器单元和受体皮肤中撤回。 本发明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 通过第一弹性件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基座两侧形成有低于其顶部端面的第一指状 销,用于与第一滑块、第一弹性件配合形成第一触发部;在初始构造中,所述第一指状销与 第一滑块接合,支撑架相对于基座锁定。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的侧壁上 设有贯通槽;所述穿梭件两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通过第二弹性件滑动连接有 第二滑块;在初始构造中,所述第二滑块上表面与贯通槽接合,穿梭件相对于传感器支架锁 定。所述基座的内壁延伸形成有凸筋,用于与第二滑块、第二弹性件配合形成第二触发部。 较佳的,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还设有第三滑 槽,所述第三滑槽内通过第三弹性件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手柄的内壁形成有限位筋; 在初始构造中,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面与限位筋接合,手柄相对于支撑架锁定;所述第二指 状销用于与第三滑块、第三弹性件及限位筋配合形成第三触发部。 较佳的,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滑块由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前 端面中间延伸形成的凸出部构成,所述主体部两侧前端形成有与第二指状销相配合的工作 斜面。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同轴端面配合的第一齿 轮和第二齿轮组成的单向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内壁上的第一竖直齿条及设置在所述 穿梭件背部的第二竖直齿条,所述第一齿轮用于与第一竖直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用于 与所述第二竖直齿条啮合; 可选的,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凹 槽,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端面设有相应的多个凸起,且所述凹槽的内壁和凸起的表面分别 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斜面; 可选的,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端面具有内凹部,所 述内凹部侧壁形成有多个弹性臂,所述内凹部底部形成有多个槽口,所述槽口为弹性臂提 供变形空间;所述第二齿轮内侧端面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应的棘齿。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手柄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基座而设置。 5 CN 111588387 A 说 明 书 3/8 页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形 成有用于容纳传感器单元的容置部,用于可释放的夹持所述传感器单元;所述底座还设有 供引导针穿过的通孔。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穿梭件前端设置有弹性卡扣,在初始位 置,所述引导针的一端通过夹持部与弹性卡扣配合,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及传感器壳 体上的通孔,且不超过基座底部端面。 前述的经皮传感器敷贴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针为开槽针。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敷贴装置和传感器设置为一个装置,用户不需要额外组装即可完成传感 器的敷贴,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可以避免组装过程中的误操作。 (2)本发明的敷贴装置利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成的单向传动组件实现引导针 自动的刺入和拔出,无需手工操作;且整个过程平稳顺畅,没有冲击振动;用户操作简单、舒 适性佳。 (3)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可以很好的保证手柄和第一齿轮的啮合,同时避免了组装 过程中手柄移动对穿梭件位置的影响。 (4)本发明的敷贴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传感器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3为传感器单元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敷贴装置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5为手柄的外壳局部剖视图; 图6(a)为手柄的上盖俯视示意图; 图6(b)为手柄的上盖仰视示意图; 图7为支撑架示意图; 图8为基座示意图; 图9为传感器支架示意图; 图10(a)为穿梭件示意图; 图10(b)为穿梭件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1为穿梭件初始安装于传感器支架的示意图; 图12(a)为单向传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2(b)为单向传动组件另一角度组装示意图; 图13为示意出驱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4(a)为单向传动组件替代方案的示意图; 图14(b)为单向传动组件替代方案的组装示意图; 图14(c)为单向传动组件替代方案另一角度组装示意图; 图15为初始状态手柄与基座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初始状态支撑架与基座结合状态示意图; 6 CN 111588387 A 说 明 书 4/8 页 图17为图15的A-A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一触发部触发前状态; 图18为图15的A-A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一触发部触发后状态; 图19为第一触发部替换方案截面图; 图20为图15的B-B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二触发部触发前状态; 图21为图15的B-B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二触发部触发后状态; 图22为第二触发部替换方案截面图; 图23为第三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15的A-A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三触发部触发前状态; 图25为图15的A-A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三触发部触发后第一状态; 图26为图15的A-A向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第三触发部触发后第二状态; 图27为第三触发部替换方案截面图; 图28为本发明敷贴装置最终状态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