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输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优异、且能够充分抑制对静电潜影载体的污染的调色剂。调色剂含有包含粘合树脂的调色剂母体粒子及外添加剂,外添加剂含有无机微粒,在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在5nm~50nm之间,具有多个峰值,当将最高峰值设为峰值 全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照相装置、静电记录装置等中,电潜像或磁潜像通过静电荷显影用调 色剂(在本发明中也称为“调色剂”)显像化。例如,在电子照相法中,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荷 像潜像,然后,用调色剂对该静电荷像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通常转 印到纸等的转印材料上,然后,通过加热等方法进行定影。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目的多样化,更加要求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小型 化。随之,施加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调色剂的应力增加,难以抑制对感光体的污染,或难以 在显影辊上长期稳定地形成调色剂层。 以提高调色剂的耐应力性为目的,并用小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和大粒径的金属 氧化物微粒,将其外添加到调色剂母体粒子上,因大粒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间隔效应,防止 小粒径金属氧化物微粒因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应力而埋没在调色剂表面,这为人们所公知。 但是,从近年来要求具有更高的耐应力性的调色剂,即运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 量的稳定性和抑制对感光体的污染角度考虑,现状是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上述要求的调色 剂。 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以提供可将优良流动性、带电性、耐久性赋予调色剂的疏水 性无机微粒为目的,公开了一种疏水性无机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一边在同一处理槽内搅拌 小粒径无机微粒和大粒径无机微粒的混合物,一边进行疏水化处理。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伴随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及小型化所 要求的向调色剂赋予水平高的耐应力性至今没有实现。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48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输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优异、并且能够充分抑制对静电潜影载体的污染的调 色剂。 上述课题由以下构成1)解决: 1)一种调色剂,含有包含粘合树脂的调色剂母体粒子,以及外添加剂,所述调色剂 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添加剂含有无机微粒; 在所述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在5nm~50nm之间,具有多个峰值; 在所述峰值中,当将最高峰值设为峰值n1,第二高峰值设为峰值n2, 3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2/13 页 所述峰值n1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1d,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2d, 所述峰值n1的顶点的高度设为n1h,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高度设为n2h时,满足以下式(1)~ (3): n1d>n2d (1) 10<(n1d n2d) (2) 30≦{(n2h/n1h)×100}<100 (3) 下面说明本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输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优异、并且能够充分 抑制对静电潜影载体的污染的调色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处理卡盒的一实施形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一实施形态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另一实施形态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另一实施形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形态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调色剂含有包含粘合树脂的调色剂母体粒子,以及外添 加剂,所述调色剂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添加剂含有无机微粒; 在所述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在5nm~50nm之间,具有多个峰值; 在所述峰值中,当将最高峰值设为峰值n1,第二高峰值设为峰值n2, 所述峰值n1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1d,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2d, 所述峰值n1的顶点的高度设为n1h,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高度设为n2h时,满足以下式(1)~ (3): n1d>n2d (1) 10<(n1d n2d) (2) 30≦{(n2h/n1h)×100}<100 (3) 所述式(1)~(3)意味作为外添加剂的无机微粒至少包含小粒径和大粒径二种,在 该外添加剂中,大粒径的无机微粒比小粒径的无机微粒含有更多。 在以往技术中,使小粒径的无机微粒担负着赋予耐应力性的作用,添加大粒径的 无机微粒作为间隔物,防止小粒径无机微粒埋没于调色剂表面。因此,小粒径的无机微粒比 大粒径的无机微粒添加得多。但是,在以往技术中,很难充分抑制小粒径的无机微粒的埋 没。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是大粒径无机微粒,只要将其添加量设定 在特定的范围,就能提高调色剂的耐应力性,并能充分抑制对静电潜像载体的污染,基于该 发现,完成本发明。大粒径的无机微粒难以埋没在调色剂表面,能够充分发挥该效果。 本发明所说的所谓无机微粒的粒度分布是以其一次粒子为对象的个数基准的粒 4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3/13 页 度分布,可以通过依次经过以下步骤(1)~(3)测定。 (1)在调色剂表面附着无机微粒的状态下,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U8200系列(株 式会社日立高科技公司制),得到调色剂的图像。 (2)将得到的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A像君(旭化成工程公司制)进行2值化,计算无 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无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测定1000粒子。 (3)接下来根据下式确定等级的数,制作直方图,得到粒度分布: 等级的数=1 log2n(n表示无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的数据数)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无机微粒,如上所述,在其一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在5nm~ 50nm之间,具有多个峰值,满足所述式(1)~(3),具体而言,优选作为所述峰值n1的顶点粒 径(nm)的n1d为15nm~50nm,更优选20nm~40nm。另外,优选作为所述峰值n2的顶点粒径 (nm)的n2d为5nm~50nm,更优选10nm~20nm。 另外,n1d和n2d的差优选10nm~45nm,更优选13nm~30nm。 另外,从提高本发明的效果角度考虑,所述式(2)及(3)的更优选的形态用下式 (20)及(30)表示: 20<(n1d n2d) (20) 40<{(n2h/n1h)×100}<90 (30) 在本发明中,在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子的粒度分布中,在5nm~50nm之间,具有多个 峰值,且满足全部式(1)~(3),作为用于满足上述条件的手段,例如,可以列举以下手段:准 备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无机微粒,调整其配合量,以便满足上述条件等的手段。无机 微粒优选同种。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微粒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二氧化 硅、氧化铝、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氧化锡、石英砂、粘土、云母、 硅灰石、硅藻土、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铁、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硫酸钡、碳酸钡、碳酸 钙、碳化硅、氮化硅等。其中,从提高耐应力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从二氧化硅(包含疏水性二 氧化硅)、氧化铝、以及氧化钛选择的至少一种。 无机微粒也可以进行疏水化处理。疏水化处理可以例如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 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的硅烷偶联剂处理亲水性的微粒而得到。另外,也可 用硅油对无机微粒进行热处理,进行疏水化处理。 作为上述硅油,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氯苯基硅油、甲基氢化 硅油、烷基改性硅油、氟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醇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环氧改性硅 油、环氧聚醚改性硅油、酚醛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巯基改性硅油、甲基改性硅油、α-甲 基苯乙烯改性硅油等。 无机微粒可利用市售产品。例如,作为二氧化硅,可以列举R972、R974、RX200、 RY200、R202、R805、R812(均为日本Aerosil公司制)等。另外,作为二氧化钛,可以列举例如 P-25(日本Aerosil公司制)、STT-30、STT-65C-S(均为钛工业公司制)、TAF-140(富士钛工业 公司制)、MT-150W、MT-500B、MT-600B、MT-150A(均为TAYCA公司制)等。作为经疏水化处理的 二氧化钛微粒,可以列举例如T-805(日本Aerosil公司制)、STT-30A、STT-65S-S(均为钛工 业公司制)、TAF-500T、TAF-1500T(均为富士钛工业公司制)、MT-100S、MT-100T(均为TAYCA 公司制)、IT-S(石原产业公司制)等。 5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4/13 页 无机微粒的根据BET法的比表面积,从提高耐应力性的角度考虑,优选20m2/g~ 500m2/g,更优选30m2/g~400m2/g。 作为外添加剂,除上述无机微粒以外,也可以并用诸如脂肪酸金属盐(例如,硬脂 酸锌、硬脂酸铝等)、氟聚合物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无机微粒的比例为例如1~5质量%,优选1.5~4质 量%。 (调色剂母体粒子) 本发明中的调色剂母体粒子含有粘合树脂,关于调色剂母体粒子的材料,可以使 用公知的材料。 [粘合树脂] 作为粘合树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聚p-氯苯乙烯,聚乙烯甲苯等的苯乙烯和其置 换体的聚合物;苯乙烯-p-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 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 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共 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 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 烯,聚乙酸乙烯,聚乙烯,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乙烯丁缩醛,聚丙烯酸,松香,改性松 香,萜烯树脂,脂肪族或脂环族烃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氯化石蜡,石蜡等,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着色剂] 作为着色剂,公知的染料及颜料全部可以使用,可以列举例如,炭黑、苯胺黑染料、 铁黑、纳夫妥黄S、汉撒黄(10G,5G,G)、镉黄、黄色氧化铁、黄土、黄铅、钛黄、聚偶氮黄、油黄、 汉撒黄(GR,A,RN,R)、颜料黄L、联苯胺黄(G,GR)、永久黄(NCG)、乌尔康坚牢黄(5G,R)、酒石 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黄BGL、异二氢吲哚酮黄(isoindolinone yellow)、氧化铁红、红铅 粉、红丹、镉红、镉汞红、锑红、永久红4R、帕拉红、火红(fire red)、对氯间硝基苯胺红 (parachlororthonitroaniline red)、立索尔坚牢猩红G、亮坚牢猩红、亮胭脂红BS、永久红 (F2R、F4R、FRL、FRLL、F4RH)、坚牢猩红VD、乌尔康坚牢宝石红B、亮猩红G,立索尔宝石红GX、 永久红F5R、亮胭脂红6B、颜料猩红3B、酒红5B、甲苯胺栗红、永久红F5R、太阳酒红BL、酒红 10B、BON栗色光(BON Maroon Light)、BON栗色介质(BON Maroon Medium)、曙红色淀、若丹 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B、硫靛栗、油红、喹吖啶酮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 红、铬朱红、联苯胺橙、帕丽诺(perynone)橙、油橙、钴蓝、青天蓝、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 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蓝、二噁嗪紫、 蒽醌紫、铬绿、锌绿、吡啶绿、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石绿色淀、 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锌白、锌钡白、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用量一般相对粘合树脂100质 量份,为0.1~50质量份。 [带电控制剂] 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使用公知的带电控制剂,可以列举例如苯胺黑系染料、三苯甲 烷系染料、含铬的金属络合物染料、钼酸螯合物颜料、罗丹明系染料、烷氧基胺、季氨盐(含 6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5/13 页 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的单体或化合物、钨的单体或化合物、氟系活化剂、水杨酸金 属盐、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等。 本发明的电荷控制剂的用量可以根据粘合树脂的种类、根据需要使用的添加剂的 有无、包含分散方法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决定,并不是一律决定,但优选相对粘合树脂100质 量份,在0.1~10质量份范围使用,更优选2~5质量份的范围。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并用 多种带电控制剂。 [脱模剂] 在本发明中,为了向调色剂赋予脱模性,也可以使用脱模剂。使用的脱模剂的软化 点优选70~100℃。 作为脱模剂,可列举低分子量的聚乙烯、聚丙烯、它们的共聚物等的合成蜡、小烛 树蜡、巴西棕榈蜡、米糠蜡、木蜡、荷荷巴蜡等的植物蜡、蜜蜡、羊毛脂、鲸蜡等的动物蜡、褐 煤蜡、地蜡等的矿物蜡、硬化蓖麻油、羟基硬脂酸、脂肪酸酰胺、苯酚脂肪酸酯等的油脂蜡 等。 从蜡化学结构方面看,烃类蜡、酯类蜡、酰胺类蜡等众所周知,从保存性和图像质 量、定影温度幅度等方面评价,酯类蜡很合适。 脱模剂的量相对于整体调色剂,1~6质量份很合适。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可以列举经过调色剂原料 的混合、混炼、轧制冷却、粉碎、分级的各工序的制造方法,例如,原料混合后,将其用2轴混 炼机进行混炼,用带式冷却机进行冷却,用喷磨机粉碎,分级而得到调色剂。 调色剂的重量平均粒径优选4μm~10μm,更优选5μm~8μm。 (显影剂) 本发明的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例如可用作干式单组分显影剂(单组分显 影剂)和干式双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当作为干式双组分现像剂使用时,作为载体和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使用量,调色剂粒子附着在载体粒子的载体表面,优选例如以占其表面 积的30~90%的程度,使得两粒子混合。 作为所使用的载体,可以使用铁粉、铁素体、玻璃珠等的以前已知的载体。这些载 体可以由树脂包覆。在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树脂为聚氟碳、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酚醛 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硅酮树脂等。 不管哪种情况,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比例,相对于载体100质量份,调色剂0.5~ 6.0质量份程度合适。 (调色剂收纳单元) 所谓本发明的调色剂收纳单元是指在具有收容调色剂功能的单元中收纳调色剂。 在此,作为调色剂收纳单元的形态,可以列举例如调色剂收纳容器、显像器、处理卡盒等。 所谓调色剂收纳容器是指收容调色剂的容器。 显像器是指具有收容调色剂并进行显像的手段。 所谓处理卡盒是指至少将图像载体和显像手段一体化,收纳调色剂,能相对图像 形成装置进行装卸的装置。上述处理卡盒还可以包括从充电手段、曝光手段、清洁手段中选 择的至少一个。 图1显示所述处理卡盒的一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处理卡盒如图1所示,内藏静 7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6/13 页 电潜像载体101,包含充电装置102,显像装置104,以及清洁装置107,进一步根据需要,设有 其它手段。在图1中,符号103表示来自曝光装置的曝光,符号105表示记录纸。 作为静电潜像载体101,可以使用与后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同样的部件。在充电装置 102使用任意的充电部件。 说明由图1所示的处理卡盒实行的图像形成处理。静电潜像载体101一边以顺时针 方向旋转,一边由充电装置102进行充电,由曝光手段(未图示)发出曝光103,在其表面形成 与曝光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该静电潜像在显像装置104由调色剂显影,该调色剂显像图像由转印辊108转印到 记录纸105上打印。接着,转印后的静电潜像载体表面由清洁装置107清洁,再由消电手段 (未图示)消电,再次重复上述操作。 (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由显影剂形成图像的工序,包括静电潜像形成工 序(充电工序及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以及定影工序,进一步根据需要包括合适 地选择的其它工序,例如,消电工序,清洁工序,再循环工序,控制工序等。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静电潜像载体,在上述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 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手段(充电手段及曝光手段),使用显影剂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 成可视剂的显影手段,将上述可视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手段,以及将转印在上述记 录介质上的转印像进行定影的定影手段。进一步根据需要包括合适地选择的其它手段,例 如,消电手段,清洁手段,再循环手段,控制手段等。 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及装置的特征在于,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 -静电潜像形成工序以及静电潜影形成手段- 上述静电潜影形成工序是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工序。 作为上述静电潜像载体(以下,有时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体"),对于其材 质、形状、结构、大小等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从公知中适当选择。作为其形状,例如可 以举出滚筒状,很合适,作为其材质,可以列举例如非晶硅、硒等的无机感光体、聚硅氧烷、 酞聚甲炔等的有机感光体(OPC)等。其中,从能得到更高精细图像角度考虑,优选有机感光 体(OPC)。 上述静电潜像的形成可以例如在使该静电潜像载体表面均匀带电后,通过对像曝 光进行,可以通过静电潜像形成手段进行。 上述静电潜像形成手段例如至少包括使该静电潜影载体表面均匀带电的充电手 段(充电器),以及对该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曝光成像的曝光手段(曝光器)。 上述充电可以通过例如使用该充电器向该静电潜像载体表面施加电压来进行。 作为上述充电器,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具有 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辊、电刷、薄膜、橡胶刮板等自身公知的接触充电器、线式电晕器、栅控 式电晕器等的利用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充电器等。 作为上述充电器,优选以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或非接触状态配置,通过重叠施加 直流及交流电压,使静电潜像载体表面带电。 另外,优选上述充电器是与静电潜像载体隔开间隙带以非接触方式接近配置的充 电辊,通过对该充电辊重叠施加直流及交流电压,使静电潜像载体表面带电。 8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7/13 页 上述曝光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上述曝光器将上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曝光成像。 作为上述曝光器,只要能对通过上述充电器带电的上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进行 曝光,形成需要的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复印光学 系统、杆透镜阵列系、激光光学系、液晶快门光学系等各种曝光器等。 也可以采用从该静电潜像载体的背面侧曝光成像的背面光方式。 -显影工序以及显影手段- 上述显影工序是使用上述调色剂,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像的工序。 上述可视像的形成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上述调色剂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可以 通过上述显影手段进行。 上述显影手段优选例如至少设有显影器,其收纳上述调色剂,能与上述静电潜像 接触或非接触地赋予该调色剂,更优选设有调色剂容器的显影器等。 上述显影器可以是单色用显影器,也可以是多色用显影器,例如,可以列举具有使 上述调色剂摩擦搅拌使其带电的搅拌器和可旋转磁辊者,很合适。 在上述显影器内,例如该调色剂被混合搅拌,因此时摩擦使该调色剂带电,以穗立 状态保持在旋转磁辊的表面,形成磁刷。该磁辊配置于上述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附近,构 成形成于该磁辊表面的该磁刷的上述调色剂的一部分,因电吸力移动至该静电潜像载体 (感光体)的表面。其结果,该静电潜像由该调色剂显影,在该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表面上 由该调色剂形成可视像。 -转印工序以及转印手段- 上述转印工序是将上述可视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工序,优选使用中间转印体, 在该中间转印体上一次转印可视像后,将该可视像二次转印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形态,作 为上述调色剂,使用二色以上,优选使用全彩色调色剂,包括第一次转印工序和第二次转印 工序,上述第一次转印工序将可视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形成复合转印像,第二次转印工序 将该复合转印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 上述转印可以例如使用转印充电器使得上述可视像带电进行,可以由上述转印手 段进行。作为上述转印手段,优选包括第一次转印手段和第二次转印手段,上述第一次转印 手段将可视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形成复合转印像,第二次转印手段将该复合转印像转印 在记录介质上。 作为上述中间转印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从公知转印体中适当选择, 例如,可以列举转印带等。 上述转印手段(上述第一次转印手段,上述第二次转印手段)优选至少具有使得形 成在上述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上的上述可视像朝上述记录介质侧剥离带电的转印器。上 述转印手段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设为二个或二个以上。 作为上述转印器,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引起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 印辊、粘接转印器等。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从公知的记录介质(记录纸)中合适 地选择。 -定影工序以及定影手段- 上述定影工序是使用定影装置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像定影的工序,既可以 9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8/13 页 对各色显影剂每当转印到上述记录介质时进行,也可以对各色显影剂以使其叠层状态,同 时进行一次。 作为上述定影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公知的加热加压 手段很合适。作为上述加热加压手段,可以列举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加热辊和加压辊和 环形带的组合等。 上述定影装置优选以下手段:包括具有发热体的加热体、与上述加热体接触的薄 膜、以及通过上述薄膜与上述加热体压接的加压部件,使得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 通过上述薄膜与上述加压部件之间,进行加热定影。上述加热加压手段中的加热通常优选 80℃~200℃。 在本发明中,根据目的,也可以与上述定影工序及定影手段一起或者代之,例如使 用公知的光定影器。 -其他工序以及其他手段- 上述消电工序是对上述静电潜像载体施加消电偏压进行消电的工序,可通过消电 手段合适地进行。 作为该消电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对该静电潜像载体施加消电偏压就行, 可以从公知的消电器中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消电灯等。 上述清洁工序是除去残留在上述静电潜像载体上的上述调色剂的工序,可通过清 洁手段进行。 作为上述清洁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除去上述静电潜像载体上残留的前 记调色剂就行,可以从公知的清洁器中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 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刷清洁器、幅板清洁器等。 上述再循环工序是将上述清洁工序除去的上述调色剂回收到上述显影手段中的 工序,可以通过再循环手段进行。作为该再循环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搬 运手段。 上述控制工序是控制上述各工序的工序,各工序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合适地进行。 作为该控制手段,只要能控制上述各手段的动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 的合适地选择,例如,可以列举序列发生器、计算机等设备。 图2显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装置100A具备感光体鼓 10、充电辊20、曝光装置、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带50、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0、以及消 电灯70。 中间转印带50是由配置在内侧的三个辊51架设的环形带,在图中,可以朝箭头方 向移动。三个辊51的一部分还起着作为可向中间转印带50施加转印偏压(一次转印偏压)的 转印偏压辊的功能。另外,在中间转印带50的附近,配置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90。再有, 与中间转印带50相对配置转印辊80,其可向转印纸95施加用于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偏压 (二次转印偏压)。另外,在中间转印带50的周围,配置电晕充电装置58,用于向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50的调色剂像赋予电荷,该电晕充电装置58相对中间转印带50的旋转方向,配置在 感光体鼓10和中间转印带50的接触部与中间转印带50和转印纸95的接触部之间。 显影装置40由显影带41、以及并设在显影带41周围的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 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及青色显影单元45C构成。各色的显影单元45具有显影剂收容 10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9/13 页 部42、显影剂供给辊43以及显影辊(显影剂载体)44。另外,显影带41是用多个带辊架设的环 形带,在图中,可以向箭头方向移动。再有,显影带41的一部分与感光体鼓10相接触。 接下来,说明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A形成图像的方法。首先,使用充电辊20,使感 光体鼓10的表面均匀带电后,使用曝光装置(未显示),对感光体鼓10用曝光光L进行曝光, 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从显影装置40供给的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体鼓10上的静电潜像 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进而,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因从辊51施加的转印偏压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上(一次转印)后,因从转印辊80施加的转印偏压,转印到转印纸95上 (二次转印)。另一方面,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的感光体鼓10的残留在表面的调色 剂通过清洁装置60除去后,通过消电灯70消电。 图3显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例。图像形成装置100B不设置显影 带41,在感光体鼓10的周围直接相对配置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 单元45M及青色显影单元45C,除此以外,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00A相同的构成。 图4显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例。图像形成装置100C是串列型彩 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复印装置本体150、供纸台200、扫描器300、原稿自动运送装置(ADF) 400。 设置在复印装置本体150的中央部的中间转印带50为三个辊14、15及16架设的环 形带,在图中,可以朝箭头方向移动。在辊15的附近配置清洁装置17,该清洁装置具有用于 除去已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的中间转印带50上残留的调色剂的清洁刮板。与用辊14及 15架设的中间转印带50相对的同时,沿搬运方向,并列设置黄色、青色、品红色及黑色的图 像形成单元120Y、120C、120M及120K。 另外,在图像形成单元120的附近,配置曝光装置21。再有,在中间转印带50的与配 置图像形成单元120侧的相反侧,配置二次转印带24。二次转印带24是架设在一对辊23上的 环形带,二次转印带24上输送的记录纸和中间转印带50可以在辊16和23之间接触。 另外,在二次转印带24的附近,配置定影装置25,该定影装置25包括定影带26和加 压辊27,上述定影带26是架设在一对辊上的环形带,上述加压辊27配置为受定影带26推压。 在二次转印带24及定影装置25附近,在记录纸的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配置用于使记录 纸翻转的片材翻转装置28。 接下来,说明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C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方法。首先,在原稿自动运 送装置(ADF)400的原稿台130上设置彩色原稿,或者打开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在扫描器 300的接触玻璃32上设置彩色原稿,关闭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 按下起动开关,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上设置原稿的情况下,原稿运送到接触玻璃 32上后,另一方面,在接触玻璃32上设置原稿的情况下,扫描器300立即驱动,具有光源的第 1行驶体33以及配备反射镜的第2行驶体34移动。这时,从第1行驶体33照射的光的从原稿面 的反射光在第2行驶体34反射后,经由成像透镜35,在读取传感器36接收,从而读取原稿,得 到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图像信息。 各色图像信息传输到各色图像形成单元120,形成各色的调色剂像。各色的图像形 成单元120如图5所示,分别具备感光体鼓10、使感光体鼓10均匀带电的充电辊160、根据各 色的图像信息将曝光光L对感光体鼓10进行曝光、形成各色的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用各色 显影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各色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61、用于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 11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10/13 页 转印带50上的转印辊62、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3、以及消电灯64。 在各色图像形成单元120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在由辊14、15及16架设 移动的中间转印体50上(一次转印),叠加形成复合调色剂像。 另一方面,在供纸台200中,使供纸辊142之一选择性地旋转,从多段地设于纸库 143供纸盒144之一输出记录纸,用分离辊145一张一张分离,送出到供纸通道146,用输送辊 147进行输送,将其引导到复印机本体150内的供纸通道148,与定位辊49抵接而停止。或者 使供纸辊转动,输出手动送纸托盘54上的记录纸,用分离辊52一张一张分离,引导到手动送 纸通道53,与定位辊49抵接而停止。定位辊49一般接地使用,但为了除去记录纸的纸粉,也 可以在施加偏压的状态下使用。 接下来,与在中间转印带50上形成的复合调色剂像同步,使定位辊49旋转,向中间 转印带50和二次转印带24之间送出记录纸,将复合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上(二次转印)。 在已转印复合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50上残留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17除去。 转印有复合调色剂像的记录纸由二次转印带24输送后,由定影装置25对复合调色 剂像定影。接着,记录纸由切换爪55切换输送路径,通过排出辊56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或 者记录纸由切换爪55切换运送路径,由片材翻转装置28翻转,在背面也同样形成图像后,通 过排出辊56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具有使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上述本发 明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工序。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及比较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例子。在实施例及 比较例的记载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表示为“份”场合,表示“质量份”。 (无机微粒1的制造) -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 使得作为二氧化硅化合物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热气化,将氧气和氮气混合后, 导入同心三管燃烧器的中心管。将氢气和氮气混合,将其导入到配置在中心管外周的第二 环状管。进而,将空气导入到配置在第二环状管的外周的第三环状管。用金属过滤器捕集回 收这些燃烧所得到的二氧化硅粒子。 -表面处理- 将上述得到的二氧化硅粒子放入流动层反应器,在氮气气氛下,将二甲基硅油以 8g/分钟的比例供给加热到250℃的流动层反应器中,供给40分钟,对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施 以疏水化处理。 得到的无机微粒1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6nm,BET比表面积为50m2/g。 (无机微粒2的制造) 用与无机微粒1相同的方法,得到体积平均粒径12nm、BET比表面积为300m2/g的无 机微粒2。 (实施例1) -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制作- 聚酯树脂 87份 12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11/13 页 米蜡(TOWAX-3F16,东亚化成公司制) 3份 碳黑(#44,三菱化成公司制) 8份 偶氮铁化合物(保土谷化学公司制T-77) 2份 将上述配方的调色剂原料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三池化工机公司制,FM20B)预混 合后,使用二轴混炼机(株式会社池贝制,PCM-30),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混炼。所得 到的混炼物用辊轧成2.7mm厚度后,用带式冷却器冷却到室温,用锤式粉碎机粗粉碎到200μ m~300μm。然后,使用超音速喷射粉碎机实验室(日本气动工业公司制)微粉碎后,通过气流 分级机(日本气动工业公司制,MDS-I),一边适当调整百叶窗开度,一边进行分级,使其成为 重均粒径5.8±0.2μm,得到调色剂母体粒子。 -调色剂的制作- 对于上述调色剂母体粒子100份,添加1.00份无机微粒1以及0.03份无机微粒2,用 亨舍尔混合机搅拌混合,制作实施例1的调色剂。 -无机微粒的粒度分布的测定- 通过依次经过以下工序(1)~(3),测定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子的个数基准的粒度分 布。 (1)在调色剂表面附着无机微粒的状态下,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U8200系列(株 式会社日立高科技公司制),得到调色剂图像。 (2)将得到的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A像君(旭化成工程公司制)进行二值化,计算无 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无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为测定1000粒子份。 (3)接下来,根据下式确定等级数,制作直方图,得到粒度分布: 等级数=1 log2n(n表示无机微粒的当量圆直径的数据数) 从得到的粒度分布中,确认在5nm~50nm之间,有二个峰值。 另外,在上述峰值中,当将最高峰值设为峰值n1,第二高峰值设为峰值n2,所述峰 值n1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1d,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粒径(nm)设为n2d,所述峰值n1的顶 点的高度设为n1h,所述峰值n2的顶点的高度设为n2h时,n1d为12nm,n2d为25nm。{(n2h/ n1h)×100}为30。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实施例2~实施例7及比较例1~2) 在实施例1中,将无机微粒2的添加量按照下述表1所示变更,除此之外,重复实施 实施例1,得到各种调色剂。 表1 13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12/13 页 (运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评价) 将上述调色剂装入理光公司制的IPSiO SP C220,用纸(理光公司制Type6200,A4 版)实行2000张白纸通纸试验,印刷第500张和第2000张时用真空泵吸引显影辊上的调色 剂,使用过滤器(日本GE医疗保健公司制定性过滤纸(Whatman等级1))捕集。此时,将捕集的 调色剂的重量除以吸引调色剂的面积,计算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重量。将印刷第500张时的单 位面积的调色剂重量设为A,印刷第2000张时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重量设为B,计算│A-B│/A ×100。评价基准如下: -运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评价基准- 3:90以上 2:80以上、不足90 1:不足80 (对感光体的污染评价) 将上述调色剂装入理光公司制的IPSiO SP C220,用纸(理光公司制Type6200,A4 版)实行2000张白纸通纸试验。当印刷第2000张白纸时使其停止,在感光体露出部整个面粘 贴透明胶带,剥离透明胶带,粘贴在理光公司制6000T型网格纸保管。在该胶带上用X-rite (Videojet,X-rite公司制)测定L*。评价基准如下: -对感光体的污染评价基准- 3:92以上 2:91.5以上、不足92 1:不足91.5 结果表示在表2。 表2 运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评价 对感光体的污染评价 实施例1 3 2 实施例2 3 2 实施例3 3 2 实施例4 3 2 实施例5 3 2 实施例6 2 3 14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13/13 页 实施例7 2 3 比较例1 3 1 比较例2 1 3 从表2结果得到确认,输送到显影辊上的调色剂量的稳定性优异,并且能够充分抑 制对感光体的污染。 上述各个实施形态仅仅是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的示例,而非据此来对本发 明的技术上的范围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 能够以各种各样的其它形式来实施。 15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图1 16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图2 17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图3 18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图4 19 CN 111610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图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