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搏动区域可探测式血气针定位装置,包括一外壳,外壳包括中空管、顶板、侧板、引导管以及薄膜,顶板上开设有一通孔,引导管的外壁与通孔固定相连,以引导管的内孔为用于引导血气针垂直插入的引导孔;薄膜与侧板以及引导管两者的底部相连,且薄 全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血气分析是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一种重要的手段,广泛 应用于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的诊断、酸碱平衡诊断、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等。血气分析采用动 脉血样本,常用的取血动脉为股动脉和桡动脉。对于癌症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恶病质患者,其 表浅动脉如桡动脉等由于内径挛缩不易抽血化验,而股动脉管径大,血液循环充沛,常作为 血气分析的穿刺动脉。临床上常取一侧腹股沟附近,一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强 处固定,另一手持注射器从两指间垂直刺入动脉并抽吸血液标本,抽取完毕后针头扎入橡 胶帽隔绝空气,再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然而,对于年轻的医务人员,由于进针过程中需由 两指固定针头,容易扎伤手指,且在进针过程中容易走偏,不能准确扎进动脉血管,有时需 要多次重复操作,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医务人员也有职业暴露的风险。 CN201420441353.0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动脉穿刺器,上述专利中通过B超探头找寻 动脉位置。成本较高。B超探头只能寻找动脉位置,无法实现穿刺的引导,功能单一。且造价 昂贵,使用时需要先通过B超检测,十分不便。目前缺乏一种既能实现血气针的引导又能实 现动脉探寻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搏动区域可探测式血气针定位装置,以解 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搏动区域可探测式血气针定位装置,包括一外壳,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壳包括中空管、顶板、侧板、引导管以及薄膜,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引 导管的外壁与通孔固定相连,以所述引导管的内孔为用于引导血气针垂直插入的引导孔; 所述薄膜与所述侧板底部相连,所述薄膜与所述引导管的底部也相连,且所述薄 膜上开设有与所述引导孔导通的开口; 所述顶板、侧板、薄膜以及引导管围成一用于容纳检测液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 引导孔通过所述引导管分隔; 所述引导管的顶部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且所述引导管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延 伸部,所述引导管上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区域为用于手持固定的操作部; 所述顶板与所述中空管相连,所述中空管与所述空腔导通,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 设有用于标识中空管内液位高度的液位刻度线。 本装置替代了传统手指触摸动脉位置的定位,便于准确的找寻动脉搏动最显著的 位置,相较B超探头,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本装置使用的时候贴着皮肤,通过测试液挤压到中 空管的液面高度来判断是否为动脉搏动最显著处,进而实现动脉位置的定位。 操作者在扎血气针时,针头通过引导管引导垂直入针,与以往两指固定后针头从 3 CN 111543958 A 说 明 书 2/4 页 中间穿过的方式相比,有效地避免了针头误伤操作人员手部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 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管上粘附有一硅胶层或者橡胶层。便于实现血气针采血 结束后,将血气针的针头插入硅胶层或橡胶层,隔绝空气。通过引导管上直接固定有硅胶层 或者橡胶层。避免了采血完毕后将针头扎入橡胶帽时容易刺破手指的问题。 可以是,所述引导管的内壁上黏附有一硅胶层或者橡胶层。 也可以是,所述引导管包括内外设置的内管体以及外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内孔为 所述引导孔; 所述内管体与所述外管体相连围成一用于容纳硅胶层或者橡胶层的容纳槽。 便于血气针的引导。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板开设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一盖体。便于注入 不同颜色的检测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顶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还安装有一用于注射针穿刺注入检测液的橡胶塞。 便于插入注射针实现检测液的快速导入与快速导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内径为0.8mm-1.3mm。 便于增加在动脉搏动程度不同位置的中空管内液位的高度变化差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管包括内外设置的毛细管以及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 述顶板焊接相连; 所述毛细管的底部伸入所述顶板的下方; 所述支撑管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所述液位刻度线。 便于毛细管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薄膜的长度为2cm-3cm。 便于实现搏动明显处的找寻。也就是说针对于圆柱形容器,容器的直径为2cm- 3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管的内壁固定有硅胶层,所述引导管固定有硅胶层后的 内孔为血气针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圆柱状上部、上宽下窄的锥 形中部以及圆柱状下部; 所述锥形中部用于容纳血气针的针栓处,所述圆柱状下部用于容纳血气针的针 头,所述圆柱状上部用于容纳血气针的针筒。 本专利通过通道的结构,便于保证对针筒的引导支撑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管的底部包括上下设置的定位部以及形变部,所述形变 部是一可纵向形变的波纹管部; 所述定位部的内径大于血气针针头的外径,且差值不大于2mm; 所述形变部的最小内径处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定位部的内径。 便于通过波纹管部的设置,便于实现根据搏动程度进行自适应的形变,相较硬质 塑料直接抵靠在搏动处上方,更易于搏动产生的力造成的中空管的液位高度变化。 也可以是,所述引导管的底部低于所述侧板的底部,且高度差为1.5mm-2.5mm。便 于动脉搏动带动液体波动。 4 CN 111543958 A 说 明 书 3/4 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一种引导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另一种引导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血气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另一种引导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为外壳,2为引导管,3为硅胶层,4为中空管,6为橡胶塞,7为盖体,8为血气 针,11为顶板,12为侧板,14为薄膜,21为内管体,22为外管体,23为通道,24为延伸部,25为 波纹管部,81为针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