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辅助支撑渔具,包括用于支撑鱼竿的支撑件和中空的鱼箱,鱼箱的侧壁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支撑件的一端与鱼箱的内侧壁铰接,另一端贯穿安装孔伸出鱼箱外,角度调节装置托住支撑件。能够有效减少避免人手长时间支撑鱼竿出现 全部
背景技术:
垂钓作为一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现有的垂钓通 常采用手持钓鱼竿的形式,例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1710738623.2,公开日为2018年6月29 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基于高形变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智能钓鱼竿,该申请案中公开了 一种基于高形变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智能钓鱼竿,包括数据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驱动 模块和数据显示及报警模块;数据检测模块设置于钓鱼竿细数第一节的竿梢处,数据处理 模块设置于钓鱼竿末端的竿体内,驱动模块设置于钓鱼竿的渔轮内,数据检测模块、驱动模 块和数据显示及报警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数据检测模块将测得的钓鱼竿弯曲形变 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显示及报警模块;数据显 示及报警模块实时地显示钓鱼竿的状态和咬钩之鱼的重量,同时通过阈值判断向数据处理 模块发送信号,控制驱动模块驱动渔线的收放,或者及时提示钓鱼者做出抬竿或放弃等相 应动作。垂钓时,人们通过手持鱼竿进行垂钓,而为了使鱼能顺利上钩,垂钓过程中往往需 要常时间保持同种姿势,人手长时间支撑钓鱼竿容易出现手麻的问题,另外人常时间手持, 无可避免的会使鱼竿移动,而使上钩的鱼儿逃逸,降低鱼儿上钩的概率。另外,如果鱼竿支 撑部件处于固定角度,鱼竿无法保持合适的位置,鱼竿容易下滑或者鱼无法上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钓鱼过程中,需要人手长时间支撑钓鱼竿, 容易产生手麻或者鱼竿在垂钓的过程中移动进而降低鱼上钩的概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 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鱼竿支撑部件无法调节角度的问题,使鱼竿无法保持在一合适位置, 导致鱼竿容易下滑或者鱼无法上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辅助支撑渔具,能够避免 人手长时间完全手持鱼竿出现手麻的问题,并且能调节鱼竿支撑部件的位置,一定程度上 避免了鱼竿的下滑。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拆卸的辅助支撑渔具,包括用于支撑鱼竿的支撑件和中空的鱼箱,鱼箱的侧壁 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支撑件的一端与鱼箱的内侧壁铰接,另一端 贯穿安装孔伸出鱼箱外,角度调节装置托住支撑件。垂钓时,鱼箱放置在陆地上,支撑部贯 穿安装孔,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安装的角度,鱼竿放置在支撑部上,能有效减少人手长时 间受力,避免出现手麻的问题,也减少了鱼竿在垂钓过程中的移动,从而提高了鱼上钩的成 功率。鱼箱内可放置一定量的水,鱼钓上钩后可以将鱼放在圆桶内。另外鱼箱具有一定强 度,可坐人,提高了辅助支撑渔具的多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的母体和 用于托住支撑件的公体,公体的上端位于母体上方下端插在母体内;公体上设有限位凸起, 3 CN 111602633 A 说 明 书 2/5 页 母体上开有导槽,导槽的一侧开有若干个棘齿,带有棘齿的导槽段为限位段,限位段的上方 为转向段,限位凸起处于限位段或者转向段内。角度调节装置主要用于调节支撑部的安装 角度,母体固定,当限位凸起在限位段内,公体只能上不能下,以托住支撑件。公体需要向下 调节时,需要将公体的限位凸起拨到转向段后,在快速下移动,能顺利到达下方,再依次调 节。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棘齿为带有弧形的三角结构,齿尖位于两齿底上 方。保证能顺利托住限位凸起,进而使母体托住公体,实现支撑。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公体包括弹簧、带有限位凸起的摇板、导向片和用 于支撑支撑件的托架,托架上开有缓冲孔,摇板和弹簧均位于缓冲孔内,弹簧的一端与摇板 连接,另一端与托架连接;导向片上开有导向孔,限位凸起位于导向孔内。弹簧主要是限位 凸起能实现限位段和换向段的转换,摇板类似于杠杆的作用,托架用于支撑支撑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导向孔内包括限位区和转向区,限位区安装在转 向区的西北方向,导向片上限位区与转向区所在的侧壁平滑过渡。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鱼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之间为可拆卸 连接,箱体内腔为可存水的储鱼腔,角度调节装置位于储鱼腔上方。箱体和箱盖之间为可拆 卸连接,鱼箱内可打入少量水,提高了鱼箱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以使活鱼可放置在储鱼腔 内,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合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箱盖边缘还设置有第一螺钉,装置还包括鱼食罐, 鱼食罐底部开有与第一螺钉相啮合的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实现鱼食罐的固定,使其方便拆 卸,提高了鱼竿支撑装置的多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鱼箱上还设置有提手。提手便于圆桶的提取和移 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件包括支撑尾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 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角度调节装置托住支撑尾座中间,支撑尾座的一端与鱼箱内壁铰接, 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叉体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端 部设置有第二叉体。垂钓时,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主要用于支撑鱼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 撑杆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另外也可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 伸缩调节鱼竿支撑放置的不同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均为Y形对称结构,垂直于对 称轴方向为月牙形。Y形便于放置,月牙形便于提高鱼竿放置时的稳定性和美观性,第一叉 体和第二叉体配合支撑,提高了鱼竿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解决了在钓鱼过程中,需要人手长时间支撑钓鱼竿,容易产生手麻或者鱼竿 在垂钓的过程中移动进而降低鱼上钩的概率的问题,垂钓时,通过鱼竿放置在支撑叉体上, 有效的避免人手的直接完全支撑,避免了人手长时间手持鱼竿而产生的手麻现象; 2.本发明的支撑尾座与支撑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减少了运输不便的问题; 3.本发明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结构,减少了鱼竿支撑装置的运输难 度; 4.本发明的解决了鱼竿支撑部件无法调节角度的问题,提高了鱼竿放置的稳定性,减 4 CN 111602633 A 说 明 书 3/5 页 少了鱼竿的下滑,提高了钓鱼的上钩率; 5.本发明的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均为Y形对称结构,垂直于对称轴方向为月牙形,Y形 便于鱼竿的放置,月牙形便于提高鱼竿放置时的稳定性和美观性,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配 合支撑,提高了鱼竿的稳定性; 6.本发明的角度调节装置能实现多角度调节,使鱼竿能放置在不同位置的支撑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箱体、角度调节装置与支撑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导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鱼食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支撑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二叉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支撑尾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箱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箱,2、支撑杆,3、支撑叉体,4、支撑件,5、箱盖,6、箱体,7、安装孔,8、角 度调节装置,9、提手,10、母体,11、第一支撑杆,12、鱼食罐,13、公体,14、导槽,15、棘齿,16、 限位段,17、第二支撑杆,18、第一叉体,19、第二叉体,20、转向段,21、限位凸起,22、齿尖, 23、齿底,24、弹簧,25、摇板,26、托架,27、导向片,28、缓冲孔,29、导向孔,30、储鱼腔,31、第 一螺钉,32、罐盖,33、罐体,34、卡环,35、连接销钉,36、外杆,37、内杆,38、轴套,39、限位套, 40、缓冲腔,41、第一圆杆,42、第二圆杆,43、容积腔,44、圆杆限位凸块,45、圆杆内卡凸块, 46、第二紧定螺钉,47、第二紧定螺母,48、支撑尾座,49、销钉,50、拨爪,51、抵紧螺钉,52、抵 紧螺孔,53、抵紧弧片,54、连接座,55、第一紧定螺钉,56、第一紧定螺母,57、固定绳,58、固 定锥,59、汽车,60、太阳能板,61、蓄电池,62、连接导线,63、鱼池增氧泵,64、固定柱,65、限 位区,66、 转向区,67、凸起,68、限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