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电池负极引出端子焊接夹具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引出端子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底座、立板、连接件、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弹性装置和电池底座。固定底座、立板和连接件构成夹具的主体结构,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电池底座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和  全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生产企业在引出端子焊接过程中,常用转盘上固定夹具的方 式进行相关工序的生产,转盘在DD马达或凸轮分割器的带动下进行各工位的切换,因此需 要保证负极引出端子、电池、夹具三者之间在转盘运动的过程中无相对晃动。大多数夹具机 构通过气缸驱动夹具压紧块,实现对负极引出端子和电池的夹紧。而实际生产中常因为气 压的不稳定以及负极引出端子结构特殊,进而造成夹紧定位过程或者转盘运转过程中负极 引出端子被夹紧变形或夹紧动作不到位而改变产品位置,造成因夹持或定位不良导致的一 系列焊接不良问题。因此需要解决夹具机构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对负极引出端子定位不良 以及精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焊接过程中可以精确定位的电池负极 引出端子焊接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池负极引出端子 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底座、立板、连接件、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弹性装置和电池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水平连接于所述立板的第一端,所述连接件水平连接于所述立板的 第二端,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连接件相对设置; 所述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 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三个导向槽,所述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远离 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 第二通孔的尺寸; 所述电池底座通过所述弹性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底座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 述电池底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待焊负极引出端子适配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在所述导向槽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负极引出 端子仿形件的外侧壁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弹性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件包括挡板、微型弹簧和卡接件,所述挡板安装于第三通孔 位于外侧壁的孔口位置,所述卡接件通过微型弹簧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卡接件的端部伸 出所述第三通孔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卡接件的端部为具有上下两个倾斜面的锲形结 构,所述卡接件的端部设置有卡接于负极引出端子100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呈喇叭状,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连接件一侧的宽度大于所 述导向槽底部的宽度。 4 CN 111730261 A 说 明 书 2/5 页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升降板、滑动块和导轨,所述导轨 竖直连接于所述立板,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升降板平行 于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所述电池底座安装于所述升降板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所述弹 性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底座和升降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固 定底座,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导向柱插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弹簧套设于 所述导向柱且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和升降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弹性装置之间呈矩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电池定位块,所述电池定位块与所述底 座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容纳电池的定位槽,所述电池定位块远离所述立 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宽度与电池尺寸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背离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竖直安 装于所述立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开夹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底座、立板和连接件构成夹具的主体结构,负极引出 端子仿形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一通孔, 因此在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之间形成一个卡槽,形成电池的夹持位置。电池底座通过弹性 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和连接件之间,电池底座的位置和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 应。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电池约束在第二通孔的卡槽和电池底座之间,焊接过程中不发生 位置变化。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三个导向槽,分别对应负极引出端子的三个电极。在焊 接前,将负极引出端子沿着导向槽放入负极引出端子仿形件,此时负极引出端子的位置精 度较高,同时在放置过程中没有气缸夹持,负极引出端子不产生变形以及移位,避免了焊接 位置精度受到影响。弹性装置在电池的底部施加压力,防止电池产生侧向变形,同时弹性装 置夹持时的作用力稳定,增加了夹持时位置的稳定与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负极引出端子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负极引出端子和电池焊接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卡件及负极引出端子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弹性卡件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下载此资料需消耗2积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