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新风模块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风模块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新风入口、第一新风出口、第一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部形成有相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分别连通新风入口和第一新风出口以形成新风通道,第二通道分别连通第一回风入口和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为此,有些空调器设计有新风功能, 但是新风直接由室外进入室内,会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浪费能源,且在新风温度 大幅低于室内温度时,容易出现凝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设 置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新风模块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模块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组件,包括壳体,热交换器,所述壳体设 置有新风入口、第一新风出口、第一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 内,所述热交换器内部形成有相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分别连通 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第一新风出口以形成新风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回风 入口和所述回风出口以形成回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新风模 块组件中设置热交换器,使得新风和回风在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减小进入室内的新风 与室内空气的温差,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节约了能源,且能防止凝露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层状结构,每个所述层状结构 中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层状结构与形成有所述第 二通道的所述层状结构相邻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层状结构之间设置有换热膜,所述换热膜 隔离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层状结构中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或多个 所述第二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或者多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均由间隔壁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器,多个所述 第一过滤器至少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迎风面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 述新风入口和所述回风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回风入口和所述第一新风出口 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邻侧壁还设置有供所述新风通道 贯通的新风通孔和供所述回风通道贯通的回风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以及第一风机, 所述第一风机驱动空气由所述回风出口排出,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 4 CN 111720889 A 说 明 书 2/7 页 风机驱动空气由所述新风入口吸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二回风入口、第一补风口及 第二新风出口,所述第二回风入口与所述回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补风口和所述第二新 风出口均与所述新风通道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 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出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 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通孔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至少 一个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的相邻侧壁以及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 体的相邻侧壁均设置有供所述新风通道贯通的新风通孔,以及供所述回风通道贯通的回风 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壳体上还设有第三回风入口、第二补风口以 及第三新风出口,所述第三回风入口与所述回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补风口以及所述第 三新风出口均与所述新风通道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壳体上设置有第四过滤器,所述第四过滤器 设置于所述第三新风出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模 块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设备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 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模块组件,可以有效利用热交换器对回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 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舒适度,有效防止了凝露的产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热交换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第一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第二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第三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的新风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5 CN 111720889 A 说 明 书 3/7 页 图12是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一个第三壳体拼接的新风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两个第三壳体拼接的新风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包含新风模块组件的空调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新风入口101,第一新风出口102,第一回风入口103,回风出口104,新风 通道110,回风通道120,热交换器150,第一过滤器151,新风气流153,回风气流154,层状结 构155,第一通道156,第二通道157,间隔壁158,换热膜159; 第一壳体200,新风通孔201,回风通孔202,第二新风出口203,第二过滤器206,第 一补风口208,第二回风入口209,第一风机230; 第二壳体300,第三过滤器305,第二风机330; 第三壳体400,第三回风入口403,第二补风口404,第三新风出口405,第四过滤器 406; 空调器500,风轮50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