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同轨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轨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道路的基础数据建立道路缓冲区域;获取用户的坐标点数据,将用户的坐标点数据与所述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行动轨迹占用的所有道路缓冲区域;通过分析相同时间  全部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终端用户运行轨迹的获取通常利用智能移动终端与基站的交互和GPS定 位的方式实现。也有利用描述各无线访问接入点所处位置的位置编号来确定接入的智能移 动终端所处的位置来确定用户的运动轨迹。具体方法可以是为各无线访问接入点根据设置 位置的不同进行命名,得到各接入点位置编号;获取各无线访问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所 有智能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标识,并建立各唯一识别标识与所属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接入点 位置编号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确定各相同唯一识别标识所属智能移动终端对应所 持人员的运动轨迹。该方法相对于与基站交互的方式来说,无线访问接入点提供的无线信 号的覆盖范围更小,可实现在较小范围内的精确定位。但是,该方法依赖于用户在运动过程 中周围需要布署无线访问接入点,并且用户的移动终端需要主动接入无线接入点。当用户 运动路线周围没有无线接入点时,或者无线接入点信号弱时,该方法不能有效判断用户的 行为轨迹。 中国专利申请CN110610182A“用户轨迹相似度判断方法和相关装置”公开了两种 路径相似性确定方法。一种路径相似性确定方法为基于Fréchet  distance距离的相似性算 法。该方法具体为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同时刻,两者相隔的最长距离即为Fréchet  distance 距离。距离越短,两者的轨迹越相似。另一种路径相似性确定方法为基于点伴随的相似轨迹 计算。该方法具体为:给定一个时间间隔阈值,两人在该时间间隔阈值内,伴随点(同时出现 的点)越多,两者轨迹越相似。 中国专利申请CN107657813A“基于行车轨迹的高速公路交通执法判别方法”,公开 了从采集到的车辆全程行车轨迹数据中提取车辆有效行驶轨迹数据的方法,所述步骤(3) 中根据判断行车轨迹点集P’中的任意点pn是否在通过对功能服务区L’中的任一多边形区 域内来保留有效行车轨迹,若任意点pi在功能服务区L’内,则从点集P’中删除p′i;若任意 点pi不在功能服务区L’内,则保留p′i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3.1)由点p′i向任意方向引一条射线,当射线与多边形的边界线重合时,判定点p′i在多边 形内部;(3.2)当射线与多边形的边界线不重合时,计算该射线与每个多边形的交点数,若 交点数为奇数,则判定点p′i在多边形内部;若交点数为偶数,则判定点点p′i在多边形外 部。 现有的用户轨迹判别方法直接使用GPS数据和道路的基础数据进行匹配,由于GPS 存在定位误差,有可能导致定位点无效,使得轨迹识别的连贯性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同轨 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轨用户识别方法及装 4 CN 111609860 A 说 明 书 2/10 页 置,从而快速准确地判断用户运动轨迹,实现不同人员的同轨迹实时监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同轨用户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轨用户识别方法,包括:基于道路的基础数据建立若干道路缓 冲区域,所述道路缓冲区域沿其对应段道路设置,道路缓冲区域的宽度等于定位采集设备 的定位误差加上对应段道路的宽度;获取用户的坐标点数据,将用户的坐标点数据与所述 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行动轨迹占用的所有道路缓冲区域;通过 分析相同时间段内不同用户的占用道路缓冲区域相同率与设定阈值的关系来判断用户是 否同轨。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的基础数据是通过构建道路基础数据表获得,道路基础数据 表包含城市每条道路的若干道路分割点信息,所述若干道路分割点将每条道路分成若干 段,每个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对应两个相邻道路分割点之间的一段道路。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缓冲区域的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针对一段道路计算其一侧道路缓冲区域的宽度; 根据所述一段道路的起点定位点坐标、终点定位点坐标,计算起点定位点沿缓冲 区域一侧宽度延伸的对应点坐标,以及终点定位点沿缓冲区域一侧宽度延伸的对应点坐 标; 确定得到的各所述对应点坐标归属的路侧方向。 进一步地,用户的坐标点数据与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的算法采用射线相交算 法,判断某一坐标点是否在某个道路缓冲区域内,从该点向道路缓冲区域的任何方向画射 线,如果射线与道路缓冲区域边界的相交点为奇数,则该点在相应区域内,如果相交点为偶 数,则不在相应区域内。 进一步地,在对用户是否同轨进行判断时,针对所述用户形成以时间点排序的多 个占用道路缓冲区域所对应的道路编号,选取相同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的不同用户的道 路编号相同率进行统计,相同率大于设定阈值的为同轨用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同轨用户识别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同轨用户识别装置,包括: 道路缓冲区域建立模块,用于基于道路的基础数据建立若干道路缓冲区域,所述 道路缓冲区域沿其对应段道路设置,道路缓冲区域的宽度等于定位采集设备的定位误差加 上对应段道路的宽度; 道路缓冲区域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坐标点数据,将用户的坐标点数据与所 述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 行动轨迹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行动轨迹占用的所有道路缓冲区 域; 同轨用户判定模块,用于通过分析相同时间段内不同用户的占用道路缓冲区域相 同率与设定阈值的关系来判断用户是否同轨。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建立模块包括道路基础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 构建道路基础数据表获得所述道路的基础数据,道路基础数据表包含城市每条道路的若干 道路分割点信息,所述若干道路分割点将每条道路分成若干段,每个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对 应两个相邻道路分割点之间的一段道路。 5 CN 111609860 A 说 明 书 3/10 页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建立模块还包括: 缓冲区域宽度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一段道路计算其一侧道路缓冲区域的宽度; 缓冲区域边界点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段道路的起点定位点坐标、终点定 位点坐标,计算起点定位点沿缓冲区域一侧宽度延伸的对应点坐标,以及终点定位点沿缓 冲区域一侧宽度延伸的对应点坐标; 缓冲区域边界点归属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得到的各所述对应点坐标归属的路侧 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匹配模块采用射线相交算法将用户的坐标点数据与 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判断某一坐标点是否在某个道路缓冲区域内,从该点向道路缓冲 区域的任何方向画射线,如果射线与道路缓冲区域边界的相交点为奇数,则该点在相应区 域内,如果相交点为偶数,则不在相应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同轨用户判定模块对用户是否同轨进行判断,针对所述用户形成 以时间点排序的多个占用道路缓冲区域所对应的道路编号,选取相同时间段,将该时间段 内的不同用户的道路编号相同率进行统计,相同率大于设定阈值的为同轨用户。 本发明的同轨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将道路划分成多个道路缓冲区域,通过将用 户的坐标点数据与道路缓冲区域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所属道路缓冲区域,通过获取用户行 动轨迹的所有占用道路缓冲区域,并根据通过道路的时间点,来判断不同用户是否同轨。通 过使用道路缓冲区域,可有效减少因GPS定位误差导致的定位点无效情况,提升轨迹的连贯 性,根据轨迹占用缓冲区域时间点可排除轨迹相同时间不同的情况,从而提升同轨的判断 准确度。该方法可用于判断多个用户是否同处一车,是否结伴同行,亦可通过提升阈值,来 反向判断两用户是否相距过近,如前后行驶的两辆车监测到同轨,即说明间距过近,可提示 后车加大间距,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轨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轨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轨用户识别装置的道路缓冲区域建立模块结构组成 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道路缓冲区域及其边界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射线相交算法的原理示意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