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信号触发装置及可穿戴设备。本发明中,转动件包含驱动部件和转动部件,当驱动部件转动时,会带动转动部件转动;将转动部件分为导通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而在信号电路开关组件中设置间隔的第一导电触片和第二导电触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一般采用屏幕控制或按键控制的方式,而随着智能穿戴设备 的功能的增加,与各功能对应的指令输入方式也需对应增多,然而受限于智能穿戴设备的 尺寸大小,能在智能设备实体上设置按钮的空间和屏幕区域都有限,只能基于现有的方式 设置更为复杂的屏幕和按键相结合的指令下达方式,造成实际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 为了解决使用者操作不便的问题,会将表冠设备设置为指令输入单元,通过分析 表冠的操作动作生成电信号来获取对应的执行指令,常见的检测解析方式有:在与表冠连 接的导电基头部设置有磁铁或者光源发射模块,当表冠转动时,导电基头部跟随旋转,在旋 转过程中,对应设置的感应器会感受到磁力强度变化或反射光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以根 据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对应的指令。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利用磁电感应和光电感应这两种方式 易受外界强磁场及光强度的干扰,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操作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触发装置,提高信号触发装置的抗干扰 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号触发装置,包括:转动件 和信号电路开关组件;所述转动件包含驱动部件和转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 转动部件转动,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 第二接触部导通;所述信号电路开关组件包含第一导电触片、第二导电触片,所述第一导电 触片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片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导通,所述 第二导电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部间歇性导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中框、巴管上述的信号 触发装置;所述中框用于固定所述壳体;所述巴管套设于所述中框上,用于固定所述信号触 发装置的驱动部件,以与所述壳体形成相对固定位置,其中,所述信号触发装置的转动件可 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转动件包含驱动部件和转动部件,当驱动 部件转动时,会带动转动部件转动;将转动部件分为导通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使得 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始终处于导通状态;而在信号电路开关组件中设置间隔的第一导 电触片和第二导电触片,且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一接触部导通,第二导电触片与第二接触部 间歇性导通,从而使得整个信号触发装置产生间歇性导通信号,以供信号触发装置根据间 歇性导通信号触发对应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磁力强度变化或反射光变化产生电信号 3 CN 111580607 A 说 明 书 2/5 页 来说,摆脱了磁场以及光强度对信号触发装置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用户体验感较好。 另外,所述第一接触部由导电体制成,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导电体和绝缘体,所述 第二接触部的导电体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绝缘体沿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转动方向交替分布、 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导电体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绝缘体交替 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片接触。第一接触部由导电体制成,第二接触部包含导电体和绝缘体,且 第二接触部中的导电体和绝缘体沿环绕第二接触部的转动方向交替分布;使得第二接触部 的导电体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二导电触片交替接触,实现第一导电触片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片 间歇性导通。 另外,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二导电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 侧面接触。通过将第二接触部设置为圆柱体且第二导电触片与第二接触部的侧面接触,在 第二接触部转动过程中,第二导电触片与第二接触部的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使得第二 导电触片不易变形。 另外,所述第一接触部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轴重 合;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侧面接触。通过将第一接触部设置为圆柱体且 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一接触部的侧面接触,在第一接触部转动过程中,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一 接触部的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使得第一导电触片不易变形。 另外,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导电体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绝缘体外露在所述第二接触 部的侧面的部分大小、形状相同、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侧面上。通过将第二接触 部的导电体和绝缘体在第二接触部的侧面部分设置为均匀的,使得在第二接触部每次旋转 过固定的角度时就能实现信号的变换或触发,方便用户操作。 另外,所述信号电路开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所述第二导电触片电 连接的FPC信号电路;所述第一导电触片包含与所述FPC信号电路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第 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电触片包含与所述FPC信号电路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 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二端。通过将信号电路设置为FPC信号电路,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 安排,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应于电子产品 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 另外,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所述第二导电触片位于所述转动件的同一侧。通过将第 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位置限定在转动件的同一侧,可节省安装空间。 另外,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所述第二导电触片均为弹性件。通过将第一导电触片和 第二导电触片设置为弹性件,使得第一导电触片和第二导电触片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抗 疲劳性。 另外,所述信号触发装置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FPC信号电路连接,所述主 板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电路开关组件生成的间歇性导通信号选择对应的指令并执行。通过设 置与FPC信号电路连接的主板,使得间歇性导通信号可以通过主板执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 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 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4 CN 111580607 A 说 明 书 3/5 页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信号触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信号触发装置中转动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