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焊接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焊接加工的装置,移动件沿其中一个侧面垂直向下形成有立板,立板下端与转动板铰接,液压油缸其中一端铰接于立板中心,液压油缸远离立板的一端与转动板中心铰接,液压油缸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转动板下端面安装有冷焊枪, 全部
背景技术:
冷焊是一种应用机械力、分子力或电力使得焊材扩散到器具表面的工艺(方法)。 常用于修复超差,涂层。在物理学中纳米尺寸下必须考虑的一种特殊效应。。在微观尺度下 该现象与材料表面原子的扩散密切相关,冷焊机可分为堆焊型冷焊机、贴薄片修复型的冷 焊机、焊接铜铝线冷焊机。其中前两者用于修复金属、铸件表面的磨损、划伤、气孔、砂眼等 细小缺陷;后者用于焊接铜线、铝线等有色金属线材,如电动机漆包线的焊接等。利用充电 电容,以10-3-10-1秒的周期,10-6-10-5秒的超短时间放电。电极材料与模具接触部位会被加 热到8000-10000℃,等离子化状态的熔融金属以冶金的方式过渡到工件的表面。由于与母 材之间产生了合金化作用,向工件内部扩散,熔渗,形成了扩散层,得到了高强度的结合。实 现冷焊(热输入低)的原理是放电时间(Pt)与下一次放电间隔时间(It)相比极短,机器有足 够的相对停止时间,热量会通过模具基本体扩散到外界,因此模具的被加工部位不会有热 量的聚集。虽然模具的升温几乎停留在室温,可是由于瞬时熔化的原因,电极尖端的温度可 以到达10000℃左右。焊条瞬间产生金属熔融,过渡到母材金属的接触部位,同时由于等离 子电弧的高温作用,表层深处开成像生了根一样的强固的扩散层,呈现出高结合性,不会脱 落。但是目前使用的冷焊机大多采用人工焊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焊接加工的装置,旨在解决目前使用的冷焊机大多采用人工 焊接,很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用于焊接加工的装置,包括支脚、焊接台、第一 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四根所述支脚固定于地面,所述支脚上端连接所述焊接台,所述焊接 台为长方形金属板,所述焊接台与地线电连接,所述焊接台上端面四个角连接有所述第一 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端连接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端面四个角连接所述 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连接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为长方形 环,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四组对应侧壁之间分别安装有一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 的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箱端面下方嵌入式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轮,所述第一 滑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接触,所述电机箱端面上方嵌入式安装有两个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 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接触,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通过机械传动与所述电机箱内电机 输出轴连接,移动块为长方体,所述移动块上半部分穿设有第一中间杆,所述移动块下半部 分穿设有第二中间杆,所述第一中间杆与所述第二中间杆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中间杆 与所述第二中间杆两端各连接有一所述电机箱,所述移动件沿其中一个侧面垂直向下形成 有立板,所述立板下端与转动板铰接,液压油缸其中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板中心,所述液压油 缸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中心铰接,所述液压油缸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 3 CN 111571049 A 说 明 书 2/3 页 转动板下端面安装有冷焊枪,所述冷焊枪与外部冷焊机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为进步电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轮接触面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二导轨与 所述第二滑轮接触面为橡胶材质。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中穿设的所述第一中间杆与第二中间杆的数量均为二。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所述第一中间杆为间隙配合,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二中 间杆为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通过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箱内电机输出 轴连接,所述电机箱内电机与所述第一滑轮的传动比等于所述电机箱内电机与所述第二滑 轮的传动比。 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与所述移动块之间形成有加强筋。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移动块、所述第一中间杆、所述第二中间杆、 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移动块沿指定平面任意移动,通过所述 油压气缸、所述立板、所述转动板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冷焊枪尖端可上下移动,实现冷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部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部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