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涉及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计算、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等应用的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领域。根据本申请的制冷系统包括:室内换热模块,用于供冷媒吸热;室外换热模块,用于供冷媒放热,室外换热模块包括压缩装置、蒸发式冷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近年来对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计 算、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等应用的数据中心的冷却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的 冷却方案采用传统冷冻水数据中心设计方案较多,但是整体的节能效果较差,而节能效果 较好的大相变系统,存在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数据中心持续的冷却要求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制冷系统包括: 室内换热模块,用于供冷媒吸热; 室外换热模块,用于供冷媒放热,室外换热模块包括压缩装置、蒸发式冷凝器和补 液装置; 其中,室外换热模块可在备用模式和主用模式之间切换,多个室外换热模块中的 部分处于主用模式,另一部分处于备用模式;室外换热模块在备用模式下与室内换热模块 断连,室外换热模块切换至主用模式时与室内换热模块相连,压缩装置启动,在压缩装置的 启动过程中补液装置向蒸发式冷凝器输送冷却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蒸发式冷凝器包括: 冷凝盘管,冷凝盘管的输入端与压缩装置的输出端相连,冷凝盘管的输出端与室 内换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用于向冷凝盘管喷淋冷却液,以使冷凝盘管内的冷媒由液态 转化为气态; 集液盘,集液盘用于收集喷淋装置输出的冷却液; 其中,在室外换热模块切换至主用模式时,且在压缩装置的启动过程内,喷淋装置 由补液装置输入冷却液,在压缩装置正常启动后,喷淋装置由集液盘通过喷淋泵输入冷却 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补液装置包括: 蓄液箱,蓄液箱用于存储冷却液; 制冷设备,用于向蓄液箱内的冷却液提供冷量,其中,在室外换热模块处于备用模 式下,制冷设备运行以使蓄液箱内的冷却液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缩装置包括无油压缩机,无油压缩机连接于室内换热模块 的输出端与蒸发式冷凝器的输入端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缩装置还包括与无油压缩机并联的直流管路,直流管路连 4 CN 111550953 A 说 明 书 2/9 页 接于室内换热模块的输出端与蒸发式冷凝器的输入端之间; 在室外换热模块切换至主用模式时,且在压缩装置的启动过程中,冷媒由室内换 热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直流管路输送至蒸发式冷凝器的输入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油压缩机为磁悬浮压缩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室外换热模块还包括储液部,储液部连接于蒸发式冷凝器的 输出端与室内换热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存储蒸发式冷凝器输出的冷媒; 无油压缩机为气悬浮压缩机,压缩装置还包括供气管路,供气管路连接于储液部 的输出端与气悬浮压缩机的输入端之间,其中,在室外换热模块处于备用模式下,供气管路 将储液部输出的冷媒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并输送至气悬浮压缩机的输入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供气管路包括补液泵和气态转换部,补液泵连接于储液部的 输出端,用于将储液部内的冷媒泵送至气态转换部,气态转换部连接于气悬浮压缩机的输 入端,用于将冷媒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还包括: 冷媒输送管网,连接于室外换热模块和室内换热模块之间,用于在述室外换热模 块和室内换热模块之间输送冷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媒输送管网包括第一输送管网和第二输送管网,室外换热 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送管网与室内换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室内换热模块的输出端通 过第二输送管网与室外换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室外换热模块还包括第三通断阀和第四通断阀,第三通断阀 设于室外换热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管网之间,第四通断阀设于室外换热模块的输入端 与第二输送管网之间; 其中,在室外换热模块处于主用模式下,第三通断阀和第四通断阀均开启;在室外 换热模块处于备用模式下,第三通断阀和第四通断阀均关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室内换热模块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多个板式换热器的输入 端并联于第一输送管网,多个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并联于第二输送管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室外换热模块的数量大于室内换热模块的数量,在多个室外 换热模块中,处于主用模式下的室外换热模块的数量为M,处于备用模式下的室外换热模块 的数量为N; 其中,当M<6时,N=1;当M≥6时,N=2。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主用模式下的室外换热 模块发生故障时切换至备用模式下的室外换热模块,以保证室内换热模块的冷量供应,提 高制冷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室外换热模块在切换为备用模式的初期也具备一定的制冷 能力。 应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