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连续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连续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包括由左向右向上倾斜设置且内部设有螺旋输送桨叶的萃取腔;萃取腔的左端上部设有土壤入口且左端下部设有萃取剂入口,萃取腔的右端下部设有土壤出口且左端上部设有萃取剂出口;土壤入口上自上而下依次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工业用地在 使用后被严重污染,无法进行二次使用,不得不需要进行土壤修复。 现有土壤修复技术中,多采用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两种方式处理。其中,原位修复 即不移动污染土壤,而采用直接就地处理的方式去除污染物;异位修复是利用设备将土壤 移动至修复设备内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处置手段,从而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异位修复常 用处置手段多为物理热解、化学淋洗及填埋等方式,但是这些手段往往会造成能源和物质 浪费,亦或者造成污染处理后处理药剂残留、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 碳萃取连续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利用易制取、可循环利用的二氧化碳所具备的惰性,使 土壤在处理后不存在有害溶剂残留,安全、无毒、无污染;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状态提取分 离污染物,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提取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连续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包括由左向右向上倾斜 设置且内部设有螺旋输送桨叶的萃取腔;所述萃取腔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土壤入口且左端下 部设置有萃取剂入口,萃取腔的右端下部设置有土壤出口且左端上部设置有萃取剂出口; 所述土壤入口上设置有进料管道并且进料管道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料闸阀、进料腔、 真空闸阀、真空腔、过渡闸阀、过渡腔和入口闸阀;所述土壤出口上设置有卸料管道并且卸 料管道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出口闸阀、出料腔、出料闸阀、回收腔、回收闸阀、卸料腔和卸 料闸阀;进料时,所述进料闸阀、真空闸阀、过渡闸阀和入口闸阀顺序交替开闭;出料时,所 述出口闸阀、出料闸阀、回收闸阀和卸料闸阀顺序交替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腔的一侧安装有抽真空管道,并且抽真空管道上安装有真空 泵。 进一步的,所述萃取剂出口上安装有萃取剂排出管道,并且萃取剂排出管道的末 端设置有萃取液冷却器;所述萃取剂排出管道上且由萃取剂出口至萃取液冷却器依次安装 有萃取减压阀、气液分离器、活性炭吸附罐和加压泵;所述萃取液冷却器的出口通过萃取剂 加入管道与所述萃取剂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腔的一侧安装有与萃取减压阀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萃取剂排 出管道相连通的萃取剂回收管道,并且萃取剂回收管道上安装有回收泵。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腔的一侧安装有与萃取剂加入管道相连通的卸料加压管道, 3 CN 111604368 A 说 明 书 2/3 页 并且卸料加压管道上安装有卸料减压阀和卸料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的一侧安装有与萃取剂加入管道相连通的进料减压管道, 并且进料减压管道上安装有进料减压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利用易制取、可循环利用的二氧化碳所具备的惰性,使土壤在处理后不存 在有害溶剂残留,安全、无毒、无污染;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状态提取分离污染物,有效的提 高了污染物提取能力。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为采用桨叶输送的萃取腔,修复污染土壤的萃取剂为超临界状 态的二氧化碳。萃取腔为封闭加热腔,腔内设定适当温度和压力来保持二氧化碳萃取剂的 超临界状态;萃取腔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剂,利用桨叶将物料搅拌均匀;萃取腔的土 壤入口和土壤出口安装多组闸阀及腔体,通过多组闸阀的交替顺序开闭及二氧化碳萃取剂 的填充,保证萃取腔内部环境稳定;萃取完成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剂通过萃取减压阀减 压汽化后利用气液分离器分离萃取出的污染物,避免了萃取剂二次污染土壤、提高分离效 率,并将汽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处理后重新参与下一次萃取过程,实现萃取剂的循环利用,节 约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进料闸阀,2、进料腔,3、真空闸阀,4、真空腔,5、真空泵,6、过渡闸阀,7、过 渡腔,8、入口闸阀,9、萃取腔,10、出口闸阀,11、出料腔,12、出料闸阀,13、回收腔,14、回收 泵,15、回收闸阀,16、卸料腔,17、卸料闸阀,18、萃取减压阀,19、气液分离器,20、活性炭吸 附罐,21、加压泵,22、萃取液冷却器,23、卸料减压阀,24、卸料电磁阀,25、进料减压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