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所述介质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谐振部,每组所述谐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谐振盲孔,其中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盲孔;所述第  全部
背景技术:
】 5G时代,受限于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对大规模天线集成化的要求,滤 波器需要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和轻量化。在限定尺寸的情况下,由于自身材料损耗的原因, 传统的金属腔体滤波器和介质谐振腔体滤波器无法取得很高的Q值(Q值代表的是损耗/输 入功率),导致各项性能指标都受到了限制。而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由于电磁波谐振发生在 介质材料内部,没有金属腔体,且其本身材料介电常数一般在20~50,因此体积会更小。同 时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Q值高、选频特性好、工作频率稳定性好、插入损耗小等优点。 虽然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大部分介质波导滤波器都是一体 干压成型,因此对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实际结构要求较高,一些在金属腔体中可以轻易实 现的结构,在介质波导滤波器中却难以实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以有效改善滤波器带外抑制性能, 同时降低滤波器模具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所述介质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 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谐振部,每组所述谐振部包括两 个对称设置的谐振盲孔,其中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盲 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耦合盲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耦合 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形成容性耦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介质本体 的二分之一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谐振部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组谐振部、第二组谐振部以及第三组 谐振部,所述第一组谐振部与所述第二组谐振部之间设置有十字形耦合槽,所述第二组谐 振部与所述第三组谐振部之间设置有条形耦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盲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组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 间,所述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对称轴与所述条形耦合槽的中心对称轴重合。 进一步地,任意另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三耦合盲 孔,所述第三耦合盲孔与所述十字形耦合槽形成感性耦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合盲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 间,所述第三耦合盲孔的中心对称轴与所述十字形耦合槽的中心对称轴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输入盲孔和输出盲孔。 3 CN 111613858 A 说 明 书 2/3 页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盲孔和所述输出盲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十字形耦合槽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其中一组谐振部的两个谐振盲孔之间设置第一耦合盲 孔,并在第二表面上设置第二耦合盲孔,第二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 轴线重合,并使第一耦合盲孔与第二耦合盲孔形成容性耦合结构。运用本技术方案,一方 面,上下对称的第一耦合盲孔和第二耦合盲孔产生一对零点,可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另一 方面,减小了第一耦合盲孔深度,使其基本与谐振盲孔的孔深一致,从而可以减少压冲的数 量,降低滤波器模具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的性能仿真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远端抑制波形图。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