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腹腔负压引流管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沿着所述引流管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的弹性吸附体、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下部的定位结构,所述弹性吸附体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定位于至少两个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  全部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 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 后的创面。 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 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 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 法。 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引流管在固定时,通常将露出人体外的部分通过卡扣的方式进 行固定,但是位于人体创口内的部分无法进行定位,当病患有形体动作时,负压引流管的端 部极易触碰人体组织,造成病患不适现象,由此如何将负压引流管在人体内进行定位成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腹腔负压引流管,能够将负 压引流管在人体内进行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腹腔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 本体、沿着所述引流管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的弹性吸附体、设置 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下部的定位结构,所述弹性吸附体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之间设置有将两者 定位于至少两个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的定位 气囊,所述定位气囊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以及排气管。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吸附体为高分子医用海绵。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吸附体呈圆柱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部的两侧内凹形成两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 的安装腔,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出气管分别嵌设于相应所述安装腔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吸附体上端面以及下端 面至少一个端面上的弹性卡箍。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调节进气压力的压力调节阀。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定位气囊充气状态下呈球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定位气囊包括位于下方的球缺体、设置于所述球缺体上方 的若干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球缺体的上端面相连通,且所述支撑体的下端 面与所述球缺体的连接面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的宽度。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弹性吸附体其可压缩可释放而且能够相对负 压引流管调节位置,从而其可以与人体的创口处紧贴,能够有效吸附创口处产生的渗出液, 3 CN 111603660 A 说 明 书 2/3 页 从而能够降低感染几率,加速切口愈合,此外在负压引流管的下部设置定位气囊,在使用 是,对其进行充气,将其张开,继而其于人体内的组织柔性贴合,不仅降低病患的不适而且 能够有效将负压引流管进行定位,即使病患发生形体位移,也不会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负压引流管的截面图; 图3为定位气囊示意图。 其中:1、引流管本体;2、弹性吸附体;3、弹性卡箍;4、定位气囊;5、安装腔;6、进气 管;7、出气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