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将待处理的铝灰破碎成50目全部过筛的铝灰粉末;将粒度符合50目全部过筛的铝灰粉末装入加热设备内;铝灰粉末装入加热设备后,首先将容器内的铝灰加热到≥550℃,并维持时间大于  全部
背景技术:
铝灰是电解铝、金属铝合金铸造和金属铝回收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渣,是工业 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铝灰中主要含有Al2O3、SiO2、CaO、Fe2O3、MgO及单质Al和一些氮化物和 氯化物。目前除了经过精炼或机械方法提取金属铝之外,剩余铝灰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处 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虽然有少部分铝灰用于生产硫酸铝、合成聚合氯化铝、合成油墨用 氧化铝以及碱式氯化铝(净水剂)等领域,但这些应用铝灰场合也有二次污染问题。 棕刚玉是以铝矾土、焦碳(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在电弧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既是 高级磨料也是高级耐火材料。棕刚玉市场需求很大,而生产棕刚玉的原料—优质铝矾土资 源越来越少。铝灰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除了上述应用之外,铝灰经过处理之后可以替代 铝矾土用来制备棕刚玉。如利用铝灰生产棕刚玉的方法(200610148219.1)、生产棕刚玉用 铝灰的处理工艺 (2 0 1 3 1 0 2 0 5 9 3 7 .8 ) 、一种用于刚玉生产的铝灰处理系统 (201510123613.9)、使用铝灰低温冶炼生产棕刚玉的方法(201310205936.3)、一种利用铝 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201611069568.4)等相关专利。但是这些已知的用铝灰替代 铝矾土生产棕刚玉的方法,仍存在着生产工艺复杂、能耗高、二次污染或棕刚玉产品理化指 标低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的铝灰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处理技 术,提高产品理化指标,从而提高铝灰这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就显得十分 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为解决现有技术利用铝灰替代铝矾土作为生产棕刚玉的原料时存在杂质含量高 和氧化铝含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用本方 法处理过的铝灰,杂质少,氧化铝含量高,可以替代铝矾土生产棕刚玉,实现工业固体废弃 物—铝灰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待处理的铝灰破碎成50目全部过筛的铝灰粉末; 步骤二、将粒度符合50目全部过筛的铝灰粉末装入加热设备内; 步骤三、铝灰粉末装入加热设备后,首先将容器内的铝灰加热到≥550℃,并维持 时间大于等于10分钟; 步骤四、设备内送入氧气进行加热和吹氧处理,使容器中的铝灰保持在大于等于 3 CN 111573701 A 说 明 书 2/4 页 700℃,经过0.2~2h加热和吹氧处理之后,铝灰即成为替代铝矾土制备棕刚玉的原料。 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加热设备内的压力保持在-100Pa~ 100Pa之间。 加热设备采用内热式间接加热,间接加热的热源是煤气或电热或刚玉炉尾气。所 述间接加热的热源优选是刚玉炉尾气。 所述加热设备为粉体干燥设备。 所述步骤四加热和吹氧处理的过程是间歇的,是指装料和卸料是间歇的,装一次 料,将整个加热和吹氧处理过程做完之后卸料,完成一批次处理,再装入下一批料,开始下 一批次处理。 所述步骤四加热和吹氧处理的过程也可以是连续的,是指装料、加热吹氧和卸料 都是连续进行的,进料口连续装料,出料口连续出料。 一种如上述的方法所使用的加热设备,加热设备整体为卧式的外壳能够回转的结 构,外壳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进料口 位于外壳的一端,出料口位于外壳的另一端的下侧,进气口位于外壳中段,出气口位于外壳 的与出料口相同的一端的上侧,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位于外壳的两端。 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壳,内壳即是热媒管或热媒管是盘绕在外壳与内壳之间 的。 所述外壳的下侧设有一个底座,外壳外设有支撑套,外壳的一侧支撑套设有上宽 下窄的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为弧形接触面,支撑腿的底端支撑在底座上,底座与支撑腿配 合处设有一个限位凹槽,外壳的另一侧为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连接有回转驱动机,回转驱动 机的底端连接在底座上。 优点及效果 本方法处理过的铝灰,杂质少并且氧化铝含量高,可以替代铝矾土生产棕刚玉。处 理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溶液,无二次污染。相比其它铝灰处理方法更加节省能源,成本低。有 利于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解决高铝矾土资源日渐短缺问题,大幅度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有 利于提高铝灰制备棕刚玉成品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铝灰制备棕刚玉产品的理化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利用铝灰制备棕刚玉生产原料的方法所使用的设备立体图; 图3为图2设备下端连接有支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热媒管为盘绕状态时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热媒管为内壳时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进料口、2.出料口、3.进气口、4.出气口、5.热媒入口、6.热媒出 口、7.外壳、8.内壳、9.热媒管、10.支撑腿、11.底座、12.回转驱动机、13.限位凹槽、14.支撑 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