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及中间车端底架结构,包括车钩座板、立板、端梁、型材横梁、牵引组成和补强立板,其中,所述车钩座板的后部通过所述牵引组成连接所述型材横梁,所述车钩座板的前部通过所述立板连接所述端梁;所述车钩座板的两侧通过补强立板连接中间车 全部
背景技术:
端底架作为整车的重要部件,端底架结构除了参加底架垂向承载外,在车辆运行 中更主要还承担车车钩纵向力和横向力的传递,将力均匀的传递至底架甚至车体上,底架 结构上除了是车辆间纵向力的传递结构,同时还设置了车辆间的电气及其他连接接口,因 此端底架结构安装结构复杂,需要具有足够强度,能与底架很好的连接为一体,还需要合理 设置相应的安装接口。 由于磁浮行走机构的特殊性,导致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底架设备布置与其他轨道车 辆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留给端底架的空间有限,因此设计一种同时满足车体强度要求及 车钩安装要求的端底架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 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空间有限而导致的现有的端底架结构无法同时满足车体强度要求及 车钩安装要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构,包括: 车钩座板、立板、端梁、型材横梁、牵引组成和补强立板,其中, 所述车钩座板的后部通过所述牵引组成连接所述型材横梁, 所述车钩座板的前部通过所述立板连接所述端梁; 所述车钩座板的两侧通过补强立板连接中间车的底架边梁。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横梁设置为与所述中间车的地板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盖板,所述车钩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所述上盖 板的后端连接所述型材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成为两个,两个所述牵引组成的前端分别连接所述车钩座 板的后部两侧、且与所述车钩座板呈角度地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牵引组成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立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板的后端分别连接所述车钩座板的前部 两侧,且与所述车钩座板呈角度地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立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端板,两个所述立板的前端连接所述前端版的后部,所述前端 板的前部连接所述端梁。 3 CN 111605576 A 说 明 书 2/5 页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板、所述立板和所述车钩座板围成腔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供车钩通过的开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包括上述的中间车端底架 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及中间车端底架结构,通过车钩座板、立板、端梁、 型材横梁、牵引组成和补强立板的横向和纵向连接,车钩受到的纵向力后通过牵引组成、型 材横梁及补强立板传递到铝地板及边梁上,车钩座受到的力通过牵引组成、型材横梁向后 传递,通过补强立板横向传递,通过立板和端梁的连接将一部分力传到车体上;车钩座前部 通过立板和端板围成腔型结构的车钩箱用于车钩的安装,整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从而实 现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的中 间车端底架结构,受力稳定,减弱车钩座纵向冲击力对车体结构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中间车端底架结构的受力传递路径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