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人行悬索桥压型钢板组合桥面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摘要:
一种人行悬索桥压型钢板组合桥面体系,包括钢结构加劲梁,钢结构加劲梁由平行布设的多根横梁和两根及两根以上的纵梁组合而成,横梁和纵梁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加劲梁框架结构;所述横梁和纵梁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横梁和纵梁所围成的露空区域上铺设有压型钢板,压型钢  全部
背景技术:
人行悬索桥由于跨越能力大,景观体验性能好,在山区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其 中,悬索桥桥面体系作为人行悬索桥的主要构件,直接与行人接触,承担人群荷载,提供局 部刚度,防止桥面发生过大变形,保证行人过桥舒适性,是人行悬索桥设计的关键。 目前,人行悬索桥桥面体系,普遍采用格构式型钢上铺设钢板、木板或混凝土板等 形式。该类桥面体系存在如下缺陷: 采用钢桥面板体系,由于桥面重量轻,无法给主缆提供有效的重力刚度,悬索桥柔 性大,抗风能力较弱。钢桥面板人行体验差,行走舒适性差,且整体用钢量较大,经济性较 差。 采用木桥面板体系,由于桥面重量轻,无法给主缆提供有效的重力刚度,悬索桥柔 性大,抗风能力较弱。且木桥面板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 采用混凝土板桥面体系,桥面重量大,可提供主缆有效的重力刚度,提供悬索桥整 体刚度。但由于高空作业,混凝土支架现浇施工风险高,因此混凝土桥面板需工厂预制,现 场安装,施工不便。且混凝土与型钢连接节点受力不利,整体性差,易发生后期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人行悬索桥压型钢板组合桥面体 系及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行悬索桥压型钢板组合 桥面体系,包括钢结构加劲梁,钢结构加劲梁由平行布设的多根横梁和两根及两根以上的 纵梁组合而成,横梁和纵梁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加劲梁框架结构;所述横梁和纵梁顶部位于 同一水平面上,且横梁和纵梁所围成的露空区域上铺设有压型钢板,压型钢板边沿处与横 梁或纵梁相连;所述压型钢板上现浇有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和纵梁顶部上设有焊钉,压型钢板边沿处 形成有与焊钉相适配的配合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型钢板端部设置有堵头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内布设有纵向和横向设置的 受力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顶部铺设有铺装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梁外侧设置有风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铺装层两侧设有栏杆。 一种人行悬索桥压型钢板组合桥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 CN 111549664 A 说 明 书 2/4 页 步骤A:钢结构加劲梁的预制,根据所需纵梁和横梁结构在工厂加工成型,并在钢 结构加劲梁顶板上施打焊钉,并在现场拼装纵梁和横梁,组成加劲梁框架结构; 步骤B:钢结构加劲梁节段的吊装,将加劲梁框架结构吊装至吊杆下,并将吊杆与 横梁相连接; 步骤C:将多片钢结构加劲梁节段沿桥体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各片钢结构加劲 梁节段之间采用临时连接,全桥钢结构加劲梁节段形成一个整体; 步骤D:在钢结构加劲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并在压型钢板端部设置堵头板; 步骤E:在压型钢板与钢结构加劲梁顶板重叠部位,施打焊钉,焊钉穿透压型钢板 焊接于钢结构加劲梁上; 步骤F:在压型钢板上铺设并绑扎桥面板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桥面板,形成钢筋 混凝土桥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梁外侧安装风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上铺设铺装层,并在铺装层 两侧设置栏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 1.受力安全可靠、承载力高。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桥面板形成组合桥面体系,共同承 担受力,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 2.加强桥面结构整体性。压型钢板作为永久性模板,可实现桥面混凝土现浇,避免 预制桥面结构整体性差的缺陷。 3.施工便捷。压型钢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底膜,同时作为施工时的工作平台,可代替 高空支架搭设,降低施工风险,方便施工。 4.经济性好。压型钢板板厚较钢桥面板薄很多,大大降低了用钢量。同时,压型钢 板可作为混凝土板中的钢筋,减少混凝土板配筋量,节约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横梁位置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加劲梁框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纵梁101,横梁102,钢结构加劲梁103,吊杆104,风嘴105,加劲梁框 架结构106,压型钢板201,钢筋混凝土桥面板202,焊钉203,铺装层204,栏杆205,堵头板 20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