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线径电缆的简易跨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直径线缆跨接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跨接件和护套件,护套件与跨接件相配合且包裹在跨接件外部;所述跨接件包括用于卡接主干线的主干卡环和用于卡接支干线的支干卡环,主干卡环和支干卡环 全部
背景技术:
电缆的“T”形跨接主要适用于建筑,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作为主电缆(干线)不 能切断时的“T”形分线连接用。以往导线的“T”形连接通常采用剥开主干线绝缘层,将分支 导线绕接在主干线上,包上绝缘包布的方法。这种接线方法较直接的危害是可靠性差,接点 电阻大,极易引发用电事故;而且当分支导线截面积>10mm2时靠手工绕接就难以操作。如 今有一种“T”形接线端子通过不同形状导线夹的相互组合,可形成双层接线,下层接入主干 线,上层接入分支线,形成干线不断的“T”形连接。类似工艺也仅能跨接≤70mm2的线缆。目 前对于大线径电缆的跨接工艺还有一种“T”形接线箱,该工艺由绝缘基座、接线框、防护箱 三部分组成,接线框由导线夹、螺针、螺母和支承框等多种零件组成,该箱的核心部分是“T” 形连接端子,“T”接端子是由一组特殊结构的导线夹来实现电缆分支连接的,该接线夹对导 线呈犬牙交错的包容状接触,接触面积大;接点压力大,并且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其接 点压力基本不变化。但其防护箱体积较大。 有一些线缆“T”形跨接工艺都是采用直接压接工艺,是用螺丝(平面)直接将主线 与支线(圆柱)压接在一起,此类工艺无论将压接面做成何形状,均不能保证充分的压接面 积。另外,线缆压接件多是钢制材料,其硬度、电阻与铜导线材质差别较大,长期高压受力易 出现疲劳松动。当过电流量较大时易使压接点过热甚至造成事故。 还有的线缆“T”形跨接工艺,要么是过流量少,要么是跨接工艺复杂,“T”形接线箱 更是箱体外观强硬、组件复杂、体积庞大,跨接时接线箱需单独安装并需要专用的安装空 间,跨接成本高且安装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