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更可靠地感测在船舶用软管中流动的精制油等特定的流体的泄漏而不会实质上改变软管构造的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当在流路1a中流动的流体L流入夹在内周侧增强层4与外周侧增强层6之间的流体滞留层7时,在船舶用软管1的长尺寸方向规定位置设置于流  全部
背景技术:
在将海上的油船与陆上设施等之间连结而对原油等流体进行海上输送的船舶用 软管中,已知有在层叠于流路的外周侧的增强层之间具备流体滞留层的构造。从流路漏出 的流体暂时地贮存于流体滞留层而防止向外部漏出。为了感测这样的流体泄漏的异常,提 出了各种通过流入流体滞留层的流体而进行工作的泄漏感测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感测单元中,流体滞留层的气压因流体流入流体滞留层而 上升,伴随于此,配置于流体滞留层的螺旋状的可挠性管发生收缩变形。该收缩变形由经由 连通管连接于可挠性管的气压传感器感测。然而,在这样利用流体滞留层的气压的变化的 构造中,在即使流体流入流体滞留层,气压的变化也小的情况下,难以感测流体泄漏。此外, 还存在以下问题:为了在流体滞留层设置螺旋状的可挠性管、连通管等,船舶用软管的构造 发生变化。 例如,也考虑过利用以下方式来感测流体的泄漏,即,在流体滞留层和船舶用软管 的外部配置能相互通信的通信部件,在流体流入流体滞留层时,通信因夹在两者之间的流 体而阻断。然而,即使精制油等特定的流体夹在这些通信部件之间,也会维持为能够进行两 者之间的通信的状态,而不会阻断电波。因此,为了感测这样的特定的流体的泄漏,需要特 别的设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78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可靠地感测在船舶用软管中流动的精制油等特 定的流体的泄漏而不会实质上改变船舶用软管的构造的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感测在船舶用软管 的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泄漏,所述船舶用软管具备:内周侧增强层和外周侧增强层,层叠于 所述流路的外周侧;流体滞留层,夹在所述内周侧增强层与所述外周侧增强层之间;以及浮 力层,层叠于所述流体滞留层的外周侧,所述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有:无源型的IC标签,在所述船舶用软管的长尺寸方向规定位置设置于所述流体滞留层 内;以及电波发射器和电波接收器,配置于所述船舶用软管的外侧,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波 3 CN 111594768 A 说 明 书 2/7 页 接收器来接收响应于从所述电波发射器发射的电波而从所述IC标签发射的电波,并且,构 成为:所述IC标签的一部分由因所述流体而发生溶解的溶解性构件形成,根据有无所述溶 解性构件的溶解,所述电波接收器接收的从所述IC标签发射的电波的强弱发生变化,从而 基于所述电波接收器接收的从所述IC标签发射的电波的强弱来判断有无所述流体的泄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在流路中流动的精制油等特定的流体流入流体滞留层时,设置于 流体滞留层内的无源型的IC标签会被流入的流体包围或浸泡。由此,因所述流体而发生溶 解的溶解性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溶解。伴随于此,响应于从配置于船舶用软管的外侧的 电波发射器发送的电波而从IC标签发射的电波的强弱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将电波接收器 接收的从IC标签发射的电波的强弱设为指标,能更可靠地判断有无来自流路的流体的泄 漏。在船舶用软管中,仅在流体滞留层内设置无源型的IC标签即可,无源型的IC标签非常 小,因此船舶用软管的构造实质上不会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船舶用软管的流体泄漏感测系统的船舶用软管的 说明图。 图2是以将船舶用软管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纵剖视角举例示出流体泄漏感测系统的 说明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将溶解性构件未溶解的状态的图2的IC标签放大而举例示出的说明图,图4 (A)是俯视图,图4(B)是剖视图。 图5是举例示出图4的溶解性构件的一部分溶解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A)是俯视 图,图5(B)是剖视图。 图6是以俯视视角示出溶解性构件未溶解的状态的IC标签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以俯视视角举例示出图6的溶解性构件的一部分溶解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下载此资料需消耗2积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