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内腔体积包容结构的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本体在靠近差速器右轴承座侧由壳体外侧向内部凹陷,形成内部凸起,内部凸起与差速器壳体回转面的距离为10mm;内部凸起与从动锥齿轮回转面的距离为10mm;内部凸起与法兰面的距离为70mm;差速器左轴承座与差速器 全部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桥的主要作用是承担载荷和传递动力,其自身的重量对整车的轻量化及 油耗等经济性指标要求影响很大。目前商用车逐渐向轻量化趋势发展,在满足承载能力及 扭矩容量的前提下,重量轻、效率高成为驱动桥产品的竞争优势。 目前,随着商用车发动机马力不断加大,要求驱动桥具有更小的主减速比以提高 整个动力系统的经济性,从而导致驱动桥速比范围的不断扩大。减速器壳作为驱动桥主减 速器的主要包容部件,结构较复杂,一般需要包容全速比范围的主减速器齿轮,从而实现减 速器壳的通用性;由于不同速比主减速器齿轮的安装距不同,这就导致减速器壳体内部需 要加大空间布置全速比齿轮,从而导致减速器壳内部空间较大,需要的润滑油加注量也较 多。随着长寿命、高效率齿轮油的逐渐普及,润滑油加注量的多少对用户的使用成本影响较 大,同时多余的润滑油也会影响驱动桥的传动效率,进而影响整车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内腔体积包容结构的减速器壳体,其 采用小内腔体积包容原则,使减速器壳体内腔紧密的将差速器总成包容起来,使整个减速 器壳体内腔结构紧凑,从而减小了驱动桥总成润滑油加注量,为用户降成本并提高驱动桥 总成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内腔体积包容结构的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本体1,所述 的减速器壳本体1上有差速器左轴承座2、差速器右轴承座3、导向轴承座5,减速器壳本体1 的边缘为法兰面6,减速器壳本体1上开设有差速器右轴承润滑油道7和主动锥齿轮轴承进 油道8;所述减速器壳本体1在靠近差速器右轴承座3侧由壳体外侧向内部凹陷,形成内部凸 起4,内部凸起4与差速器壳体回转面9的距离为10mm;内部凸起4与从动锥齿轮回转面10的 距离为10mm;内部凸起4与法兰面6的距离为70mm;所述差速器左轴承座2与差速器连接螺栓 回转面11的距离为10mm;所述减速器壳本体1与从动锥齿轮回转面10的距离为11mm。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锥齿轮轴承进油道8的接油板与从动锥齿轮回转面10的距离 为5mm,保证低速情况下主动锥齿轮轴承进油道8有润滑油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承座5设有挡油筋12。如图7所示,根据整车传动系布置,主 减速器总成一般后倾5度角,挡油筋12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这样可以保证低速启动时 导向轴承的润滑;对于山区坡路(尤其上坡)导向轴承润滑极佳。同时由于挡油筋12对于导 向轴承的支承刚度有较大提升,有效提升导向轴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差速器左、右轴承差异化布置,差速器左轴承尺寸大、差速 3 CN 111594602 A 说 明 书 2/4 页 器右轴承尺寸小,为保证差速器右轴承润滑,设置差速器右轴承润滑油道7,经主动锥齿轮 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可以接入差速器右轴承润滑油道7,进而对差速器右轴承实施润滑。 进一步地,为提升差速器轴承座的支承刚度,差速器左、右轴承座设置支撑筋13。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壳体法兰面6上、下方向位置法兰面加高,高度尺寸为15mm, 从而提高此处支承刚性,避免减速器壳体与桥壳结合面漏油。 进一步地,法兰面6设置翻边结构,翻边宽度尺寸H8为10mm、高度尺寸H9为11mm,在 保证支承刚度的前提下,实现降重。 进一步地,为避免减速器壳本体1外部存水,设置减速器壳外侧导流孔14,方便将 雨水及杂物导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小内腔体积包容原则,减速器壳体内腔紧密的将差速器总成包容 起来,且内部凸起最大限度的占据减速器内部空间,相比传统减速器壳体,整个减速器壳体 内腔结构紧凑,从而减小驱动桥总成润滑油加注量,为用户降成本并提高驱动桥总成效率; 改善减速器壳体模态特性及声学性能,能有效降低壳体向外界辐射噪声的级别;导向轴承 座存油结构的设计,提升导向轴承支承刚度的同时,保证低速启动时导向轴承的润滑,从而 有效提升导向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内腔体积包容结构的减速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减速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的内部凸起及差速器轴承支撑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的内部凸起差速器壳体回转面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与差速器总成零部件回转面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与从动锥齿轮回转面的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内部导向轴承座及差速器右轴承润滑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减速器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器壳本体、2.差速器左轴承座、3.差速器右轴承座、4.内部凸起、5.导 向轴承座、6.法兰面、7.差速器右轴承润滑油道、8.主动锥齿轮轴承进油道、9.差速器壳体 回转面、10.从动锥齿轮回转面、11.差速器连接螺栓回转面、12.挡油筋、13.支撑筋、14导流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