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侵入岩体发育时序获取方法,包括:(1)根据侵入岩体的地质剖面矢量面图层,构建岩体集合和岩体邻接矩阵;(2)根据岩体邻接矩阵从岩体集合中读取任意两个邻接岩体sa、sb,并分别获取这两个岩体的分块集合PA和PB;(3)基于两侧分布规则或半包围规则进行邻接 全部
背景技术:
岩体切割律又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 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这一原理还可被用来确定具交切关系或包裹关系的任何两地 质体或地质界面的新老关系,即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如侵入岩中 捕虏体的形成年代比侵入体的老;砾岩中的砾石本身形成年代比砾岩的老;被断层切割的 地层或火成岩形成的年代比断层的年代老。目前,岩体的发育时间先后顺序主要依靠专家 利用切割律原理目视判别,效率低,且判别质量因人而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侵入岩体发育时序获取方 法,可以有效提高判别质量和判别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侵入岩体发育时序获取方法包括: (1)根据侵入岩体的地质剖面矢量面图层,构建岩体集合和岩体邻接矩阵; (2)根据岩体邻接矩阵从岩体集合中读取任意两个邻接岩体sa、sb,并分别获取这 两个岩体的分块集合PA和PB; (3)基于两侧分布规则或半包围规则进行邻接岩体切割关系判别; (4)循环执行步骤(2)-(3),直至完成所有邻接岩体切割关系判别; (5)根据岩体的切割关系,生成岩体切割关系矩阵; (6)基于岩体切割关系矩阵,运用归并排序方法,生成岩体的发育时序。 进一步的,步骤(1)包括: (1-1)加载侵入岩体的地质剖面矢量面图层,得到所有岩体集合S={sn|n=1 , 2,…,sn},sn表示第n个岩体,sn表示岩体数量; (1-2)创建大小为sn*sn的岩体邻接矩阵; (1-3)根据地质剖面矢量面图层,判定不同岩体间的邻接关系,当两个岩体邻接 时,将对应的岩体邻接矩阵元素值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 (2-1)按照从左向右、从上向下顺序,从岩体邻接矩阵中读取两个尚未读取过的岩 体sa、sb;其中a、b表示岩体序号,且a、b∈{1,2,…,sn}; (2-2)若sa、sb对应的岩体邻接矩阵元素值为1,则执行步骤(2-3);否则返回执行步 骤(2-1); (2-3)分别读取岩体sa、sb中所有的分块,形成对应的分块集合PA={aα|α=1 , 2,…,an}和PB={bβ|β=1,2,…,bn},其中,aα表示岩体sa第α个分块,bβ表示岩体sb第β个分 块,an、bn分别为sa、sb中所有的分块数量。 4 CN 111583776 A 说 明 书 2/6 页 进一步的,步骤(3)包括: (3-1)从分块集合PA中提取出邻接个数大于等于2的分块,存入子集SA={ai|i= 1,2,…,ai},其中,ai表示子集SA中第i个岩体分块,ai为分块数量; (3-2)从子集SA中读取任意一个元素ai; (3-3)从分块集合PB中获取与ai邻接的分块,存入子集SB={bj|j=1,2,…,bj},其 中,bj表示子集SB中第j个岩体分块,bj为邻接ai的分块个数; (3-4)判断子集SB中任意两个分块bj、bj 1与ai是否满足两侧分布规则,若是,则判 定sa切割sb,并执行步骤(3-7),否则执行步骤(3-5); (3-5)归并分块集合PB,构建sb的整块岩体rb; (3-6)判断ai与rb是否满足半包围规则,若是,则判定sa切割sb,并执行步骤(3-7), 否则,判定sa、sb切割关系未知,并执行步骤(3-7); (3-7)返回执行步骤(3-2),直至子集SA中所有元素都被遍历。 进一步的,步骤(3-4)中两侧分布规则的判断方法的包括: (3-4-1)获取bj、bj 1的外接矩形的中心点 获取ai的外 接矩形的中心点 和长边线段的端点pta(xta,yta)、pwa(xwa,ywa); (3-4-2)根据下式,基于端点pta,pwa计算长边的斜率k: (3-4-3)根据下式,获取过中心点 的直线PL的直线方程; (3-4-4)根据下式,计算中心点 与直线PL的位置关系指标R: (3-4-5)若R≤0,则表示bj、bj 1位于ai两侧,满足两侧分布规则,判定sa切割sb;如 果R>0,表示bj、bj 1位于ai同侧,不满足两侧分布规则。 进一步的,步骤(3-6)中半包围规则的判断方法的包括: (3-6-1)获取ai的外接矩形 的中心点 和rb的外接矩形frb; (3-6-2)从外接矩形 的四个角点中,获取外接矩形 的最大纵坐标值YAmax、最 小纵坐标值YAmin、最大横坐标值XAmax和最小横坐标值XAmin; (3-6-3)从外接矩形frb的四个角点中,获取外接矩形frb的最大纵坐标值YRmax、最 小纵坐标值YRmin、最大横坐标值XRmax和最小横坐标值XRmin; (3-6-4)根据下式计算用于判断外接矩形 是否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的指标T; T=(YAmax-YRmax)(YAmin-YRmin)(XAmax-XRmax)(XAmin-XRmin) (3-6-5)若T>0,表示外接矩形 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则判定sa切割sb;若T≤0, 表示外接矩形 未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则执行步骤(3-6-6); 5 CN 111583776 A 说 明 书 3/6 页 (3-6-6)根据下式计算用于判断中心点 是否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的指标U; (3-6-7)若U>0,则表示中心点 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则判定sa切割sb;若U≤0, 表示中心点 未位于外接矩形frb内部,则判定sa、sb切割关系未知。 进一步的,步骤(6)具体包括: (6-1)基于岩体切割关系矩阵,采用归并排序方法,按照从老到新的顺序对岩体进 行排序;其中,新老的判断准则为:对任意两个岩体,切割的岩体为新,被切割的岩体为老; (6-2)按照岩体的排序序号,生成对应岩体的发育时序; (6-3)将生成的发育时序添加到对应岩体的时序属性TimeID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是一种侵入岩体发育时 序获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判别效率和判别质量,获取的发育时序对于复杂侵入岩体发育 过程表达与模拟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地质剖面数据;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两侧分布规则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采用的半包围规则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岩体时序判别结果图(1代表最老,4代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