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无芯片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无芯片识别系统中对物品进行无源编码,圆盘单极子收发天线1、匹配微带线2、圆弧连接线3、阻抗转换线4位于单层介质板7的上表面,在所述接地金属板5上蚀刻出编码机构6,接地金属板5、编码机构6两者位于 全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是一种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自动识别技术。它以RF前端发 射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有效工作区后获得能量,以此激活天线,使得标签 将自身编码信息发射出去,随后再通过阅读器接收标签的反射信号,将信号送入计算机后 端处理,主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完成信息处理,最终达到物体身份识别的目标。RFID具有体 积小、抗污染能力强、可重复使用、快速识别、数据的记忆容量大等优点。RFID因其所具备的 远距离读取、高储存量等特性而备受瞩目。它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大幅提高货物、信息管 理的效率,还可以让销售企业和制造企业互联,从而更加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控制需求信 息,优化整个供应链。目前商业领域的RFID标签技术多采用有芯片的标签,由于芯片的存 在,使得其在高密度的应用中受到成本的限制,相对于现有的条形码技术而言,传统的有线 芯片标签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和应用的要求。而无芯片RFID技术由于其制作成本较低、适 合批量生产等原因,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现有技术缺少无芯片的自编码的RFID电子标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无芯 片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无芯片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无芯片 识别系统中对物品进行无源编码,结构为:包括两个圆盘单极子收发天线1、两个匹配微带 线2、圆弧连接线3、阻抗转换线4、接地金属板5、编码机构6、单层介质板7,其中: 圆盘单极子收发天线1、匹配微带线2、圆弧连接线3、阻抗转换线4位于单层介质板 7的上表面,在所述接地金属板5上蚀刻出编码机构6,接地金属板5、编码机构6两者位于单 层介质板7的下表面。 所述编码机构6,包括若干个编码单体,每个编码单体包括一对带有缝隙的矩形环 构成,在接地金属板5上平行排列,通过改变矩形环的长度改变差异化各个编码单体的谐振 点,通过对应谐振位置是否蚀刻编码单体以实现“0”或“1”的编码。 所述编码机构6,为缺陷地结构,由两个带有缝隙的矩形环构成,两个矩形环镜像 分布在阻抗转换线4中心线下方,被刻蚀在金属接地板5上。 所述单个矩形环宽度为0.50毫米,位于阻抗转换线下方的一端为起始段,通过两 个臂与末端连接,末端包含间隙。 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无芯片识别系统中对物品进行无源编码,可以与阅读器、后 端数据管理构建多种应用场景。 3 CN 111553453 A 说 明 书 2/5 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无芯片RFID标签及其收发系统。 图2是本发明实现4-bit编码的缺陷地结构的无芯片RFID标签透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单个双矩形缺陷地编码结构的参数示意图。 图5是实现4-bit(1111)编码的双矩形缺陷地编码机构的参数示意图。 图6是实现4-bit(1101)编码的双矩形缺陷地编码机构的参数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现进行无芯片RFID编码设计的等效电路图,其中Z0应设计为50欧 姆,Z1属于可调节参数用以改善编码谐振效果,LC电路的个数对应谐振点的个数。 图8是本发明的圆盘单极子天线的参数示意图。 图9是圆盘单极子天线的工作带宽,包含了无芯片RFID标签天线的工作带宽。 图10(a)是本发明的圆盘单极子天线工作在5GHz频率时,Phi角为0度时,水平极化 (X)与垂直极化(Y)的增益仿真结果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圆盘单极子天线工作在5GHz频率时,Phi角为90度时,水平极 化(X)与垂直极化(Y)的增益仿真结果图。 图11是图5中4-bit(1111)编码的双矩形缺陷地编码结构的S参数仿真图。 图12是图6中4-bit(1101)编码的双矩形缺陷地编码结构的S参数仿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