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训练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身护理组件、手扶架和下身护理组件;手扶架由纵杆和对称设置的横杆构成;下身护理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腿训练装置、小腿训练装置及行走组件;横杆的侧壁上从左  全部
背景技术:
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8%,而其中 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失能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 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等原因,吃饭、洗 澡、穿衣、上厕所、控制大小便、室内活动等日常生活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 协助才能完成。失能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限制,运动水平的下降,更易发生跌倒、抑郁、焦 虑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使得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照护面临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标准中提出,失能是指任 一项身体结构或功能有显著的损伤或障碍,影响个体活动和参与上的表现。综合多位研究 者的观点,失能特征包括①失能主要指影响个体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活动和参与上 的表现;②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下的健康状况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③个体有疾病 或异常不一定失能,个体是否失能,需考虑其健康状况是否导致他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④ 失能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功能或环境的支持度改变时,失能的情况也会跟着改变。失能是老 年人体力与脑力的下降和外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引起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包括衰 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失智等老年综合征和急慢性疾病。不适合老年 人的环境和照护等也会引起和加重老年人失能。积极预防失能,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为增强全社会的失能预防意识,推动失能预防 关口前移,提高失能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国家 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细胞也随之衰老,人体内的器官经过几十年的艰 苦工作逐渐老化,产生一系列的老年疾病,大部分老年疾病需经医院的医生治疗,行动力健 全的老年人在医院治疗期间,往往由于长期卧床的原因导致机体逐渐僵化或肌肉萎缩,并 逐渐导致机体失能,从而造成瘫痪,老年失能对老年人的往后生活是致命的,因此住院期间 每日需医务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督促并监督卧床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增加了医务人 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老年患者也常出现逆反心理,因此需要一个护理装置来预防长期卧床 导致的老年人失能问题。 现有技术的护理装置往往一个装置针对一种损伤进行康复,并不能够进行全身护 理,且针对的问题为康复而并非预防,因此并不适用于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问题,且现有技 术中并未有专门针对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 理装置,本发明的护理装置通过上身护理组件和下身护理组件实现了老年患者的腿部、腰 4 CN 111544848 A 说 明 书 2/5 页 部及手部的锻炼,通过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和平衡运动来避免老年患者长期卧躺于床上造 成的失能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身护理组件、 手扶架和下身护理组件; 所述手扶架由纵杆和对称设置的横杆构成,每个所述横杆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所 述纵杆,每个所述横杆的底部均通过滑块横向滑动连接有下身护理组件; 所述下身护理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腿训练装置、小腿训练装置及行走 组件,所述大腿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 上对称且沿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腿部夹取单 元,所述第一腿部夹取单元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弧形架,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弧形架铰接, 两个所述弧形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垂直固接; 所述大腿训练装置与所述小腿训练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小腿训练装置包括第二竖 板,所述第二竖板上对称且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 二腿部夹取单元; 所述横杆的侧壁上从左到右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 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 与所述第二竖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带,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带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转 轴和第二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腿部夹取单元与所述第二腿部夹取单元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支架及站立支架,所述站立支架的两侧对称设置 有所述行走支架,每个所述行走支架均包括连接杆及对称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 并排设置有若干所述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设有滑杆,所述行走支架与所述横杆 通过所述纵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站立支架及所述行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运行轮,每个所述运行轮上 均设置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上身护理组件包括腰部固定带及第三转轴,所述腰部固定带与所述 横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的顶部,所述腰部固定带与所述 第三转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缠绕于所述第三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顶部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上套设有握捏球,所 述握捏球与所述操作手柄之间通过若干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靠近所述第三转轴的所述横杆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 控制器、操作面板及计时器,所述弧形架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操作 面板、所述计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电动伸缩杆及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沙袋的置物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失能老年人的运动干预主要包括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和平衡运动,阻抗运动又称 力量运动,以超负荷为原则;有氧运动主要指如步行、慢跑等强度低且持续时间长的耐力训 练;平衡运动是一种锻炼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实验证明:将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和平衡运 5 CN 111544848 A 说 明 书 3/5 页 动以及提高关节灵活程度的运动相结合形成多模式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失能老人的身体功 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发明的护理装置同时实现了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和平衡运动的 训练,通过多模式运动结合,对失能老人的身体进行锻炼。 1、本发明设置有上身护理装置,上身护理装置包括腰部固定带及第三转轴,腰部 固定带用于支撑患者的腰部,在通过患者转动操作手柄并转动第三转轴时,第二弹性带逐 渐缠绕在第三转轴上,并通过第二弹性带拉动腰部固定带的一侧,随第二弹性带的绷紧拉 动患者的腰部进行扭动,同时锻炼了患者的腰部和手臂的肌肉力量,操作手柄上设置的握 捏球对患者的手臂肌肉进行了辅助锻炼。 2、本发明设置有下身护理组件,下身护理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腿训练 装置、小腿训练装置及行走组件,大腿训练装置能够将大腿夹住,并通过患者转动第一转轴 使得第一弹性带逐渐缠绕在第一转轴上,使得患者的大腿抬高;小腿训练装置能够将小腿 夹住,并通过患者转动第二转轴使得第一弹性带逐渐缠绕在第二转轴上,使得患者的小腿 抬高,实现了抬腿和伸腿操作的同时锻炼了手臂的肌肉力量,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上还设置了放置沙袋的置物框,并通过沙袋实现患者腿部的阻抗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阻抗 运动能有效增强失能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行走平衡性,从而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行走 组件为患者提供了有氧运动,通过在行走支架上进行步行或慢跑的动作,便于在患者进行 有氧运动的训练时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耐力训练。 3、本发明的行走组件包括行走支架和站立支架,行走支架用于进行步行或慢跑的 有氧运动,站立支架用于患者站立,并通过单脚站立来训练患者的平衡运动,从而实现了多 模式运动的技术目的,从而通过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和平衡运动来避免老年患者长期卧躺 于床上造成的失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预防卧床老年人失能的护理装置的大腿训练装置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身护理组件;2、下身护理组件;3、操作台;4、大腿训练装置;5、纵杆;6、横杆; 7、滑块;8、小腿训练装置;9、第一竖板;10、第一连接板;  11、电动伸缩杆;12、弧形架;13、第 二竖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一弹性带;16、第二弹性带;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 腰部固定带;20、第三转轴;21、操作手柄;22、行走支架;23、站立支架;24、固定架;25、连接 杆;26、滑杆;27、握捏球;28、运行轮;29、置物框;30、操作面板;31、红外传感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