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涉及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具有:主体容纳空间,污水进口,净水出口,排污口,支撑架,固定架,固定筒,支撑架位于主体的下方,支撑架与主体固定连接,支撑架用于支撑主体,固定架位于主体容纳空间中,固定架与主体固定连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放 任这些污水随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污染将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也会更加 的恶劣。 而现有技术下,处理工业污水中的污泥时,需要先将整个装置关闭,之后再进行除 污,无法使除污与净化同时处理,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除污与净水无法同时进行的问 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解决现有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主 体,排污部,主体为筒体,主体具有:主体容纳空间,主体容纳空间用于处理污水;污水进口, 污水进口位于主体的一侧,污水进口与主体固定连接,污水进口用于引入需要处理的污水; 净水出口,净水出口位于主体的上方,净水出口与主体固定连接,净水出口用于引出处理完 后的净水;排污口,排污口位于主体的下方,排污口与主体固定连接,排污口用于排出污水 中的污渍;支撑架,支撑架位于主体的下方,支撑架与主体固定连接,支撑架用于支撑主体; 固定架,固定架位于主体容纳空间中,固定架与主体固定连接;固定筒,固定筒位于主体容 纳空间中,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排污部用于排出污水中的污渍,排污部设置在排污口 的上方,排污部具有:第一旋转侧板,第一旋转侧板位于主体的外部,第一旋转侧板用于驱 动排污部;第二旋转侧板,第二旋转侧板位于主体的外部,第二旋转侧板位于第一旋转侧板 的上方,第二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旋转板,旋转板位于主体的外部,旋转板用于驱动 第一旋转侧板与第二旋转侧板。 优选地,主体还包括电机架,电机架位于主体的一侧,电机架与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主体的一侧,第一电机与电 机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旋转板上具有三个圆形孔,旋转板为矩形物体,旋转板用于驱动第一旋转 侧板与第二旋转侧板,圆形孔设置在旋转板的两端与中间。 优选地,第一旋转侧板为矩形物体,第一旋转侧板上具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 形孔设置在第一旋转侧板的两侧,第一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第二旋转侧板为矩形物体,第二旋转侧板上具有两个第二圆形孔,第二圆 形孔设置是第二旋转侧板的两侧,第二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 4 CN 111606390 A 说 明 书 2/11 页 优选地,污水进口与净水出口与排污口为圆柱形物体,污水进口与净水出口与排 污口都具有圆形通孔。 优选地,固定架为十字形物体,固定架与主体固定连接,固定架用于固定固定筒。 优选地,固定筒为圆柱形物体,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筒用于固定排污 部。 优选地,排污部还具有: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阻挡板,连 接轴。主动轴与第一电机连接,主动轴的一端穿过旋转板,主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上方的圆形 孔,主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主动轴用于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第一从动轴的一端 与旋转板连接,第一从动轴穿过旋转板中间的圆形孔,第一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侧 板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轴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二从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下方的圆形孔, 第二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轴位于第一从动轴的下方;第 三从动轴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三从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上方的圆形孔,第三从动轴位于 第一从动轴的上方,第三从动轴的一个与主动轴同心;阻挡板位于主体容纳空间内,阻挡板 与第三从动轴的另一端连接,阻挡版为扇形,组挡板用于隔断主体容纳空间,使主体容纳空 间分为两个空间;连接轴位于主体容纳空间内,连接轴的一端与组挡板连接,连接轴的另一 端与固定筒连接,连接轴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旋转板具有十二块,旋转板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放置。 优选地,第一旋转侧板的数量与第二旋转侧板的数量相同,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 与旋转板连接,第一旋转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块旋转板连接,另一块旋转板设置在旋转板 的一侧,第一旋转侧板间隔放置,旋转板只能连接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 优选地,第二旋转侧板的数量为六块,第二旋转侧板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一旋 转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块旋转板连接,另一块旋转板设置在旋转板的一侧,第二旋转侧板 间隔放置,旋转板只能连接第二旋转侧板的一端。 优选地,第一从动轴的数量与第二从动轴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第二从动轴的数量与第三从动轴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第三从动轴的数量与组挡板的数量相同,第三从动轴的一个与主动轴同 心。 优选地,阻挡板具有十二块,十二块组挡板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阻挡板与固定筒 将主体容纳空间分为两个容纳空间,阻挡板用于阻挡水流的流动,用于分割区域进行排污。 优选地,连接轴的数量与组挡板的数量相同,连接轴用于驱动排污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主 体,排污部,进水部,扩张部,主体为筒体,主体具有:主体容纳空间,主体容纳空间用于处理 污水;污水进口,污水进口位于主体的一侧,污水进口与主体固定连接,污水进口用于引入 需要处理的污水,净水出口,净水出口位于主体的上方,净水出口与主体固定连接,净水出 口用于引出处理完后的净水,排污口,排污口位于主体的下方,排污口与主体固定连接,排 污口用于排出污水中的污渍,支撑架,支撑架位于主体的下方,支撑架与主体固定连接,支 撑架用于支撑主体,固定架,固定架位于主体容纳空间中,固定架与主体固定连接,固定筒, 固定筒位于主体容纳空间中,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齿轮箱,齿轮箱位于主体的相对位 置,齿轮箱与主体固定连接,排污部用于排出污水中的污渍,排污部设置在排污口的上方, 5 CN 111606390 A 说 明 书 3/11 页 排污部具有:第一旋转侧板,第一旋转侧板位于主体的外部,第一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 部,第二旋转侧板,第二旋转侧板位于主体的外部,第二旋转侧板位于第一旋转侧板的上 方,第二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旋转板,旋转板位于主体的外部,旋转板用于驱动第一 旋转侧板与第二旋转侧板,进水部与污水进口连接,进水部设置在主体容纳空间内,进水部 用于引用需要处理的污水,进水部包括:进水部主体,进水部主体位于主体容纳空间内,进 水部主体与污水进口连接,进水部主体的中间为镂空状态,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与 污水进口连接,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需要处理的污水,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第一出水口, 第一出水口贯穿进水部主体,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形成一定角度,第二出 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数量相同,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位于进水部主体内,第二容纳 空间具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中间为镂空状,第二齿轮的内部也具有齿牙,第二齿轮与第 二容纳空间固定连接,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内部齿牙相啮合,第三齿轮的数量 与第一出水口的数量相同,第三齿轮与第二容纳空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齿 轮箱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用于驱动第二齿轮,扩张部位于第二容纳空间 内,扩张部与第一出水口的数量相同,扩张部用于扩张第一出水口的大小。 优选地,扩张部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扩张部具有十二个。 优选地,扩张部包括:扩张部齿轮,连接件,内筒,扩张件,旋转轴,扩张部齿轮与第 三齿轮相啮合,扩张部齿轮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扩张部齿轮用于驱动扩张部,连接件为一 端圆弧状的板,在单个扩张部中连接件具有四个,连接件的一端与扩张部齿轮连接,连接件 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内筒与扩张部齿轮同心,内筒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内筒与第二容纳 空间固定连接,内筒具有两个,内筒上下分布,使内筒中形成一个空间,扩张件安装于内筒 中的空间内,扩张件为扇形,在单个扩张部中扩张件具有四个,四块扩张件形成一个完整的 圆形,扩张件的一端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扩张件的另一端于内筒固定连接,扩张件用于 改变第二出水口的大小,用于改变水流的强度,旋转轴安装在内筒上,在单个扩张部中旋转 轴具有四个,旋转轴穿过扩张件与内筒固定连接。 优选地,主体还包括电机架,电机架位于主体的一侧,电机架与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主体的一侧,第一电机与电 机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旋转板上具有三个圆形孔,旋转板为矩形物体,旋转板用于驱动第一旋转 侧板与第二旋转侧板,圆形孔设置在旋转板的两端与中间。 优选地,第一旋转侧板为矩形物体,第一旋转侧板上具有两个第一圆形孔,第一圆 形孔设置在第一旋转侧板的两侧,第一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第二旋转侧板为矩形物体,第二旋转侧板上具有两个第二圆形孔,第二圆 形孔设置是第二旋转侧板的两侧,第二旋转侧板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污水进口与净水出口与排污口为圆柱形物体,污水进口与净水出口与排 污口都具有圆形通孔。 优选地,固定架为十字形物体,固定架与主体固定连接,固定架用于固定固定筒。 优选地,固定筒为圆柱形物体,固定筒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筒用于固定排污 部。 优选地,排污部还具有: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阻挡板,连 6 CN 111606390 A 说 明 书 4/11 页 接轴,主动轴与第一电机连接,主动轴的一端穿过旋转板,主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上方的圆形 孔,主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主动轴用于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第一从动轴的一端 与旋转板连接,第一从动轴穿过旋转板中间的圆形孔,第一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侧 板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轴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二从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下方的圆形孔, 第二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轴位于第一从动轴的下方,第 三从动轴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三从动轴穿过旋转板最上方的圆形孔,第三从动轴位于 第一从动轴的上方,第三从动轴的一个与主动轴同心,阻挡板位于主体容纳空间内,阻挡板 与第三从动轴的另一端连接,阻挡版为扇形,组挡板用于隔断主体容纳空间,使主体容纳空 间分为两个空间,连接轴位于主体容纳空间内,连接轴的一端与组挡板连接,连接轴的另一 端与固定筒连接,连接轴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旋转板具有十二块,旋转板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放置。 优选地,第一旋转侧板的数量与第二旋转侧板的数量相同,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 与旋转板连接,第一旋转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块旋转板连接,另一块旋转板设置在旋转板 的一侧,第一旋转侧板间隔放置,旋转板只能连接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 优选地,第二旋转侧板的数量为六块,第二旋转侧板的一端与旋转板连接,第一旋 转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块旋转板连接,另一块旋转板设置在旋转板的一侧,第二旋转侧板 间隔放置,旋转板只能连接第二旋转侧板的一端。 优选地,第一从动轴的数量与第二从动轴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第二从动轴的数量与第三从动轴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第三从动轴的数量与组挡板的数量相同,第三从动轴的一个与主动轴同 心。 优选地,阻挡板具有十二块,十二块组挡板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阻挡板与固定筒 将主体容纳空间分为两个容纳空间,阻挡板用于阻挡水流的流动,用于分割区域进行排污。 优选地,连接轴的数量与组挡板的数量相同,连接轴用于驱动排污部。 优选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齿轮箱的上方,第二电机与 主体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扩张部。 优选地,第一出水口具有十二个,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为圆孔。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三,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进水,工业污水通过污水进口进入进水部内,通过进水部中第一容纳空间进行出 水,出水至主体容纳空间内,同时由于进水部中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并且第二 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形成一定角度,在进行出水的时候,出水流形成离心涡流,使工业污水 中的污泥自动下沉; 出水,净化完成的工业污水通过净水出口进行出水; 除污,通过排污部进行排污,第二电机启动,带动主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旋转 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上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与第三从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 与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连接的第一旋转侧板与第二旋转侧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与第 三从动轴连接的组挡板进行旋转,从而使主体容纳空间形成两个封闭的空间,排污口进行 工作,将污泥进行排放至其他地方。 7 CN 111606390 A 说 明 书 5/11 页 本发明有益效果: 通过排污部中十二块组挡板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圆形,可以使筒体中的容纳空间被 其所阻隔,从而分成二个区域,而该二个区域可以同时进行操作,本来组挡板呈打开状态, 当污泥承载至一定程度时,将组挡板进行关闭,使主体容纳空间分为两个容纳空间,进行除 污与进水的同时操作,从而提升工业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由于进水部中设置有第一出水 口与第二出水口,并且第二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形成一定角度,在进行出水的时候,出水流 形成离心涡流,使工业污水中的污泥自动下沉、从而减少搅拌的时间,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 效率,而扩张部中扩张件进行扩张或收缩,可以改变第二出水口的大小,从而改变出水的流 量,从而防止第二出水口堵塞从而形不成离心物流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根据污水的污染程 度改变第二出水口的大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污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污部的立体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进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进水部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进水部与扩张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扩张部的俯视运动示意图。 100、主体                  101、筒体                   102、污水进口 103、净水出口              104、排污口                 105、电机架 106、齿轮箱                107、支撑架                 108、固定筒 109、固定架                110、主体容纳空间 200、排污部                201、第一旋转侧板           202、第二旋转侧板 203、旋转板                204、主动轴                 205、第一从动轴 206、第二从动轴            207、第三从动轴             208、阻挡板 209、连接轴 300、第一电机              400、第二电机 500、进水部                501、进水部主体             502、第一齿轮 503、第一容纳空间          504、第二容纳空间           505、第一出水口 506、第二出水口            507、第二齿轮               508、第三齿轮 600、扩张部                601、扩张部齿轮             602、连接件 603、内筒                  604、扩张件                 605、旋转轴 8 CN 111606390 A 说 明 书 6/11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