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测试设备,包括下模滑板和设置于下模滑板上的至少两组具有夹具的测试下模,测试下模的上方设有测试上模,测试上模一侧设有上料机构,另一侧设有下料机构,测试下模靠近下料机构的一侧连接有翻转机构,且其另一侧设有用于工件位置校准的对位校准机 全部
背景技术: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 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 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FPC:柔性电路板(柔性PCB):简称"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也称"软性线路板、 挠性线路板"或"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英文是"FPC PCB"或"FPCB ,Flexible and Rigid-Flex"。从广义而言,PCB包括了FPC。 目前市场上FPC类产品测试大部分为人工测试、人工成本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效率低、品质差等弊端,大力发展自动化设备成为当前各生产行业的共识,也是各生产行业 的发展趋势;市面上现有的FPC自动化测试设备存在测试不稳定、型号难以通用、有些工序 难以实现等缺点,迫使市场上急需要一款测试稳定、功能强大、通用性强的FPC全自动测试 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通用性强,解 决客户更换型号麻烦的困扰,同时设备具备扫码及打点功能的全自动测试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测试设备,包括下模滑板和设置于下模滑板上的至少两组具有夹具的 测试下模,测试下模的上方设有能进行升降的测试上模,测试上模一侧设有上料机构,另一 侧设有下料机构,测试下模靠近下料机构的一侧连接有翻转机构,且其另一侧设有用于工 件位置校准的对位校准机构,上料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工件排布机构,下料机构的一端连接 有工件摆盘机构; 工件排布机构包括传送底座和接料盘,接料盘滑动连接于传送底座的上侧并能沿 传送底座往复移动,传送底座的一端设有离子风扇,另一端设有接料盒; 工件摆盘机构包括上盘升降结构、吸盘结构、移盘结构和下盘升降结构,上盘升降 结构和下盘升降结构之间设有光源板,移盘结构包括旋转链环和用于支撑料盘的伸缩托 件,伸缩托件设置于光源板的一侧,旋转链环设置于光源板的另一侧,旋转链环靠近光源板 的一侧连接有推杆,吸盘结构设置于上盘升降结构的上方。 作为优选,翻转机构包括设于相邻测试下模之间的翻转气缸,翻转气缸的一端转 轴连接有用于吸附和将待测试的工件翻转的盖板,盖板的板面上设有对应测试下模上待测 试的工件的吸嘴。 作为优选,翻转气缸的一端与盖板相连,用以推动盖板进行翻转动作,盖板的一端 通过翻转齿轮座与下模滑板相连,以构成盖板翻转的支点。 4 CN 111551550 A 说 明 书 2/5 页 作为优选,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龙门架和用于将产品放入测试下模夹具中的上料双 机械手,上料双机械手设于上料龙门架上,且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吸塑盘和与第一吸塑盘相 连用于驱动第一吸塑盘进行上下伸缩动作的上料伸缩块,上料龙门架包括安置上料双机械 手的上料横轨以及用以驱动上料双机械手于上料横轨上行走的上料传动块,上料双机械手 的一侧设有散料相机。 作为优选,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龙门架和用于取走盖板上产品的下料双机械手,下 料双机械手设于下料龙门架上,下料双机械手包括至少两组第二吸塑盘和与第二吸塑盘相 连用于驱动第二吸塑盘进行上下伸缩动作的下料伸缩块,下料龙门架包括安置下料双机械 手的下料横轨以及用以驱动下料双机械手于下料横轨上行走的下料传动块。 作为优选,上料伸缩块和下料伸缩块均包括升降驱动件、升降杆、连接块和从动 轮,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从动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升降杆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皮带连 接,上料伸缩块和下料伸缩块均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旋转驱动件,升降驱动件、旋转驱动 件、上料传动块以及下料传动块均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上料双机械手和下料双机械手均设有真空感应器和真空发生器。 作为优选,对位校准机构包括对位光源和能水平移动的微调针座,对位光源设置 于微调针座的下侧,微调针座的一侧设有主相机。 作为优选,接料盘的上侧铰接有防尘保护罩,传送底座的内部上侧面设有发射准 直光束的光源组件。 作为优选,下料机构的一侧设有打点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全自动测试设备通过工件摆盘机构可实现产品的整叠摆放与分层摆放,通过采 用上料双机械手和下料双机械手的结构设置,能够在相同取放料的时间里多取放一倍的 料,大大的增加了测试的效率,通过翻转机构使治具利用率更多,提高测试效率,通过对位 校准机构,使测试更精确和稳定,通过散料相机和主相机扫码识别校准,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件排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件摆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位校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料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料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滑板;2.测试下模;3.测试上模;4.上料机构;5.下料机构;6.翻转机 构;7.对位校准机构;8.工件排布机构;9.工件摆盘机构;10.传送底座;11.接料盘;12.离子 风扇;13.接料盒;14.上盘升降结构;15.吸盘结构;16.移盘结构;17.下盘升降结构;18.光 源板;19.伸缩托件;20.旋转链环;21.推杆;22.翻转气缸;23.盖板;24.吸嘴;25.翻转齿轮 座;26.上料龙门架;27.上料双机械手;28.第一吸塑盘;29.上料伸缩块;30.上料横轨;31. 5 CN 111551550 A 说 明 书 3/5 页 上料传动块;32.散料相机;33.下料龙门架;34.下料双机械手;35.第二吸塑盘;36.下料伸 缩块;37.下料横轨;38.下料传动块;39.升降驱动件;40.升降杆;41.连接块;42.从动轮; 43.第一皮带;44.第二皮带;45.旋转驱动件;46.真空感应器;47.真空发生器;48.对位光 源;49.微调针座;50.主相机;51.防尘保护罩;52.光源组件;53.打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