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冷装置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箱体,箱体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以及形成在一对侧壁之间的容纳空间,侧壁具有中空的保温腔体;提供中横梁,中横梁包括纵长延伸的盖体和加强件;组装连接中横梁和箱体,使盖体和加强件的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单箱(一个存储空间的箱体)双门(两个门体)卧式冷柜,在箱体的边框的中间 位置装有中横梁,中横梁对两个门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与门体上的门封条接触来实现箱 体密封,通过螺钉将中横梁固定在边框上。然而发泡成型过程以及箱体在使用过程中,都会 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涨箱的现象。 现有的冷柜的组装过程,如图1所示,一般是先将边框203安装在箱体200上,然后 对箱体200进行发泡,再将中横梁100组装到边框203上,发泡过程中,由于箱体200内的发泡 材料膨胀,箱体200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边框203两侧的距离发生变化,导致中横梁100安 装时尺寸出现偏差;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热胀冷缩等原因,箱体200因为涨箱问 题导致中横梁100与边框203分离。 涨箱发生后,中横梁100与边框203之间存在缝,其中f1为缝,图示为涨箱后中横梁 100与箱体200分离,影响箱体200的外观,同时缝的位置联通了箱体200内外,造成冷量外 漏;另外,涨箱严重时,固定中横梁100和边框203的螺钉无法抵抗涨箱的作用力,出现了螺 钉从边框203上脱落,或者边框203被螺钉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涨箱以及中横梁与柜口之间的缝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柜口与中横梁固定的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冷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的加工方法,所 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以及形成在一对侧壁 之间的容纳空间,所述侧壁具有中空的保温腔体; 提供中横梁,所述中横梁包括纵长延伸的盖体和加强件; 组装连接所述中横梁和所述箱体,使所述盖体和所述加强件的纵长两端分别一一 对应连接一对所述侧壁; 在所述保温腔内发泡形成出第一保温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件的纵长两端分别插置于一对所述 侧壁的所述保温腔内,所述第一保温结构与所述加强件连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具有贯通所述盖体纵长两端的组装 腔,所述组装腔与所述保温腔连通,在所述步骤“在所述保温腔内发泡形成出第一保温结 构”时,于所述组装腔内同步发泡出第二保温结构,所述第一保温结构与所述第二保温结构 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具有贯通所述盖体纵长两端的组装 3 CN 111595080 A 说 明 书 2/6 页 腔,所述组装腔与所述保温腔连通,在所述步骤“提供中横梁,所述中横梁包括纵长延伸的 盖体和加强件”时,于所述组装腔内组装第二保温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保温结构包括隔热泡沫和软质隔热 层,将所述隔热泡沫与所述加强件固定在一起,并添加所述软质隔热层后组装在所述组装 腔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箱壳和内胆,将所述加强件与 所述箱壳和/或所述内胆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侧壁包 括本体和边框,所述步骤“组装连接所述中横梁和所述箱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盖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 将所述加强件和所述第二盖逐一与所述第一盖组装在一起; 将所述边框和所述第一盖与所述本体组装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将所述第一盖与所述边框固定连 接”包括: 所述第一盖与所述边框通过粘结剂、螺纹结构、卡扣、焊接、注塑成型的任意一种 或多种方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件包括两个第二段和纵长延伸的第 一段,所述第一段的纵长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 侧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组装连接所述中横梁和所述箱体, 使所述盖体和所述加强件的纵长两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一对所述侧壁”包括,两个所述第 二段分别插置于一对所述侧壁的所述保温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中横梁中增加了加强件这一结构, 使得中横梁对两端的构件的拉力增强,避免了在发泡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卧式冷柜涨箱 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制造和装配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涨箱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边框和中横梁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强件和第二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中横梁;10、第一盖;11、卡扣;12、导向筋;13、防溢料筋;20、第二盖;21、 卡槽;30、加强件;31、第一段;32、第二段;40、第二保温结构;41、隔热泡沫;42、软质隔热层; 200、箱体;201、第一侧壁;2011、箱壳;2012、内胆;2013、第一保温结构;202、第二侧壁;203、 边框;2031、挤出件;2032、插接件;f1、缝。 4 CN 111595080 A 说 明 书 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