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在整流电路(1)中,在导通晶体管(AT1)的情况下,电流从电源(AV1)流向线圈(AC1)。然后,在截止晶体管(AT1)的情况下,第二整流元件电流从线圈(AC1)流向第二整流元件(SR1),第一逆方向电压施加于整流电路(1)。
背景技术:
已知在用于电源电路的整流元件中发生过载电流。该过载电流通过施加阻止整流 元件的电流的逆方向电压而发生。因该过载电流发生电源电路的损耗而进行研究各式各样 的对策方法。 在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了一种减少过载电流为目的的电路。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 公开的电路中,为了减少过载电路,设有并联连接在整流元件的二极管和变压器。在专利文 献2中也公开了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电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6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982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后述那样,关于用于减少整流电路中的过载电流的方法,仍有改善的空 间。本公开的一形态的目的是有效地减少整流电路中的过载电流。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形态所涉及的整流电路,是使整流电流从第二端 子流向第一端子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端子,配置在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 二端子之间;第一整流元件,连接于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二端子;第二整流元件,连接于 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三端子;线圈,连接于上述第三端子和上述第二端子;晶体管,漏极 或集电极连接于上述第三端子;以及电源,正极连接于上述第二端子且负极连接于上述晶 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通过上述线圈,第一逆方向电压施加于上述整流电路。 发明效果 依据本公开的一形态所涉及的整流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少过载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各电压/电流的波形的图。 图3是放大显示了图2的各图表的图。 图4(a)~(d)是分别为了说明在第一至第四工序中的各电流的路径的图。 图5是表示在比较例的电源电路中的各电压/电流的波形的图。 图6是示例某个元件中的Coss的电压依赖性的图。 3 CN 111585455 A 说 明 书 2/9 页 图7是示例各元件中的Coss的电压依赖性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源装置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