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液体填充衬套组件。该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包括:内管状构件(11);外管状构件(12),其以与所述内管状构件同轴的关系设置;以及弹性构件(13),其插设在所述内管状构件和所述外管状构件之间,其中,不仅能够自由地选择所述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而且能够自由 全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包括:内管状构件;外管状构件,其同轴地设置至内管状 构件;以及多个弹性分隔壁构件,其在内管状构件和外管状构件之间径向延伸以限定多个 液体室,这些液体室经由孔口通道彼此连通。液体室和孔口通道填充有液体。例如,参见 JP2002-310219A。根据该现有技术,液体填充衬套组件设置有三对液体室,这三对液体室以 规则间隔周向布置,并且在直径上相对的每对液体室经由孔口通道彼此连通。 当液体填充衬套受到沿彼此相对的一对液体室之一的振动时,由于液体在两个液 体室之间的移动而产生了对抗该振动的阻尼力。通过适当地构造相应的孔口通道并选择各 种其他参数,可以将阻尼动作适当地调谐到目标频率。由于存在三对液体室,能够对这种特 定的液体填充衬套进行调谐,以阻尼三种不同频率的振动。 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要求液体填充衬套组件不仅能够阻尼径向方向上的振 动而且能够阻尼轴向方向和旋转方向上的振动。因此,期望液体填充衬套组件能够在期望 的方向上阻尼振动,并且期望可以根据每个特定需要在各个方向上变化或选择液体填充衬 套组件的刚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填充衬套组件,该 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包括内管状构件;外管状构件,其以与内管状构件同轴的关系设置;以及 弹性构件,其插设在内管状构件和外管状构件之间,其中,不仅能够自由地选择液体填充衬 套组件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而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旋转方向和/或轴 向方向上的刚度。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填充衬套组件(1),所述液体填充衬 套组件包括:内管状构件(11),所述内管状构件具有中心轴线(X);外管状构件(12),所述外 管状构件以同轴关系围绕所述内管状构件,并且在所述内管状构件和所述外管状构件之间 限定有环形空间;以及管状弹性构件(13),所述管状弹性构件插设并连接在所述内管状构 件和所述外管状构件之间,并限定了沿周向以规则间隔按顺序布置的第一至第四液体室 (21),所述管状弹性构件限定了使所述第一液体室(21A)与所述第三液体室(21C)连通的第 一连通通道(42A)、使所述第二液体室(21B)与所述第四液体室(21D)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 (42B)、使所述第一液体室(21A)与所述第二液体室(21B)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42C)以及使 所述第三液体室(21C)和所述第四液体室(21D)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42D),其中,所述第一 液体室、所述第二液体室、所述第三液体室、所述第四液体室、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二 连通通道、所述第三连通通道和所述第四连通通道填充有粘性流体(70),其中,所述液体室 4 CN 111577818 A 说 明 书 2/14 页 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内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外管状构件沿所述中心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液 体室和所述第二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并且所述第三液体室和所述第 四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当所述内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外管状构件绕 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一液体室和所述第二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 化,并且所述第三液体室和所述第四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当所述内 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外管状构件沿所述第一液体室和所述第三液体室的布置方向移动时, 所述第一液体室和所述第三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并且当所述内管状 构件相对于所述外管状构件沿所述第二液体室和所述第四液体室的布置方向移动时,所述 第二液体室和所述第四液体室的立方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 根据该构造,当在第一液体室和第三液体室的布置方向上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内 管状构件施加载荷时,流动穿过使第一液体室和第三液体室彼此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的粘 性流体遭遇一定的流动阻力。当在第二液体室和第四液体室的布置方向上相对于外管状构 件向内管状构件施加载荷时,流动穿过使第二液体室和第四液体室彼此连通的第二连通通 道的粘性流体遭遇一定的流动阻力。因此,通过改变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的横截 面积和长度,能够改变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与轴线正交的两个方向(第一液体室和第三液 体室的布置方向以及第二液体室和第四液体室的布置方向)上的刚度。 此外,当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或使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绕轴线旋转的 方向上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内管状构件施加载荷时,流动穿过使第一液体室和第二液体室 彼此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的粘性流体遭遇一定的流动阻力,并且,流动穿过使第三液体室 和第四液体室彼此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的粘性流体遭遇一定的流动阻力。因此,通过改变 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的横截面积和长度,能够改变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两个方向 上(平行于轴线的方向和旋转内管状构件的方向)的刚度。 优选地,所述管状弹性构件设置有:第一径向壁(18)至第四径向壁(18),所述第一 径向壁至所述第四径向壁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沿径向方向延伸并且绕所述中心轴线依次 布置;四个第一端壁部(19),其附接至所述径向壁的相应的第一轴向端;以及四个第二端壁 部(20),其附接至所述径向壁的相应的第二轴向端,使得所述第一液体室至所述第四液体 室由所述第一径向壁至所述第四径向壁、所述四个第一端壁部以及所述四个第二端壁部限 定。 由此,能够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在弹性构件中形成沿周向布置的四个液体室。 优选地,在限定所述第一液体室的第一轴向端的所述第一端壁部的径向内部和限 定所述第二液体室的第二轴向端的所述第二端壁部的径向内部设置有高弯曲刚度部分 (22A、22B),并且在限定所述第一液体室的第二轴向端的所述第二端壁部的径向外部和限 定所述第二液体室的第一轴向端的所述第一端壁部的径向外部设置有另一高弯曲刚度部 分(32A、32B)。 从而,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在向上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液体室的立方 容积能够增大,而第二液体室的立方容积减小。相反,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在向 下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液体室的立方容积能够减小,而第二液体室的立方容积增大。因此, 能够响应于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的竖直移动以相互互补的方式改变第一液体室 和第二液体室的立方容积。 5 CN 111577818 A 说 明 书 3/14 页 所述高弯曲刚度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每个相应端壁部中的加强板(16B、16C、27、 28),从而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来形成高弯曲刚度部分。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径向壁和所述第三径向壁的径向内部中设置有高弯曲刚度部 分(22C),并且在所述第二径向壁和所述第四径向壁的径向外部中设置有另一高弯曲刚度 部分(32C)。 因此,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旋转时,对角相对的一对液体室中的一者 的立方容积增大,而对角相对的这一对液体室中的另一者的立方容积减小。换句话说,对角 相对的一对液体室中的一者的立方容积相对于对角相对的该对液体室中的另一者的立方 容积以相互互补的方式变化。 所述高弯曲刚度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每个相应径向壁中的加强板(16A、26E)。 优选地,所述外管状构件包括:线圈(40),其与所述内管状构件同轴地设置;以及 磁轭(45、47),其具有位于所述线圈内部的轴向间隙(60);并且,所述粘性流体由磁性流体 组成,该磁性流体的粘度在磁场作用下增加,所述连通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通道延伸穿 过所述轴向间隙。 通过激励线圈,能够增加流动穿过限定在轴向间隙中的连通通道的粘性流体的粘 度。由此,能够增加对流动穿过连通通道的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液 体填充衬套组件的刚度。 优选地,所述外管状构件还包括通道形成构件(46),所述通道形成构件由具有低 磁导率的材料制成并且从其径向内侧包围所述轴向间隙以与所述线圈和所述磁轭协作限 定延伸穿过所述轴向间隙的所述连通通道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连通通道。 因此,能够以良好的方式形成连通通道,而不会干扰或扰乱由磁轭形成的磁路。 优选地,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以相互间隔开的关系布置的第一线圈 (40A)、第二线圈(40B)和第三线圈(40C),并且所述磁轭限定分别与所述第一至所述第三线 圈相对应的用作磁隙的第一轴向间隙至第三轴向间隙,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穿过 所述第一轴向间隙(60A),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穿过所述第二轴向间隙(60B),并且所述第三 连通通道穿过所述第三轴向间隙(60C)。 根据该构造,通过激励第一线圈,能够增加第一连通通道中的粘性流体的粘度。这 阻碍了粘性流体在第一液体室和第三液体室之间的移动,并且增加了对内管状构件在第一 液体室和第三液体室的布置方向上的移动的阻力。类似地,通过激励第二线圈,能够增加对 内管状构件在第二液体室和第四液体室的布置方向上的移动的阻力。 此外,通过激励第三线圈,能够增加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中的穿过第三 间隙的粘性流体的粘度。因此,增加了对在第一液体室和第二液体室之间流动的粘性流体 的移动的阻力以及对在第三液体室和第四液体室之间流动的粘性流体的移动的阻力。这增 加了使内管状构件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所需的力,并且增大了使内管状构件绕轴线 旋转所需的力或扭矩。因此,通过分别激励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能够改变对抗 用于在沿与轴线正交的两个方向上、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以及绕轴线的旋转方向上使内管 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移动的载荷的刚度。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填充衬套组件,所述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包括内管状 构件;外管状构件,其以与内管状构件同轴的关系设置;以及弹性构件,其插设在内管状构 6 CN 111577818 A 说 明 书 4/14 页 件和外管状构件之间,其中,不仅能够自由地选择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横向方向上的刚度, 而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旋转方向和/或轴向方向上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填充衬套组件在安装至车轮悬架装置的 下臂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液体填充衬套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沿图1的线IIIA-IIIA剖切的剖视图; 图3B是沿图1的线IIIB-IIIB剖切的剖视图; 图3C是沿图1的线IIIC-IIIC剖切的剖视图; 图4A是沿图3A的线IVA-IVA剖切的剖视图; 图4B是沿图3A的线IVB-IVB剖切的剖视图; 图4C是沿图3A的线IVC-IVC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4A的视图,其示出了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沿前后方向 移动时粘性流体的移动; 图6是类似于图4C的视图,其示出了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沿横向方向 移动时粘性流体的移动; 图7A是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上移动时前液体室的剖视图; 图7B是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上移动时右液体室的剖视图; 图7C是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下移动时前液体室的剖视图; 图7D是当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向下移动时右液体室的剖视图; 图8A是在俯视图中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逆时针转动时类似于图4B的视 图; 图8B是在俯视图中内管状构件相对于外管状构件顺时针转动时类似于图4B的视 图; 图9是示出了当向线圈供应电流时线圈产生的磁场的竖直剖视图;以及 图10是类似于图9的视图,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型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