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激光散斑血流仪获得激光散斑图像,通过激光散斑图像计算患者选定区域的散斑衬比值K;步骤2,选取患者同一指尖的固定区域,在监测时间内对该固定区域内散斑衬比值K的变化情况  全部
背景技术:
休克是一种由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全身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若不及时救 治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最终死亡。微循环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细胞中的代谢产物进行 交换的最终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经研究,休克发生时微循环变化常常发生在器官功 能变化之前,且这种变化并不能被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反应。因此了解患者微循环 变化对于休克的治疗与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休克分为三个阶段: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一期,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下降趋势较为明 显)、微循环扩张期(休克二期,灌注量大于流失量,此时血流灌注量下降趋势变缓)和微循 环衰竭期(难治期或DIC期,血流停止,无灌无流,组织器官严重缺氧最终受损)。前两个阶段 可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休克纠正,但进入第三阶段后,便进入了不可逆的休克状态,难 以治愈。 目前,临床上用来判断患者休克程度的指标(血压和休克指数)变化迟于微循环血 流灌注量的变化,还会受到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和患者自身情况影响,不能及时准确的传递 休克发生及发展阶段的信息,导致治疗滞后。故观察休克病人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实 时反映当前患者所处的休克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目前已有的血流监测仪器已经实现了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长时间实时监测,且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精度。虽然血流仪已经应用于临床休克患者血流监测,但未对休克三 个阶段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大小进行明确划分,临床医生仍然只能凭借血压值与休克指数 对患者休克情况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 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具有这样 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激光散斑血流仪获得激光散斑图像,通过激光散斑图像 计算患者选定区域的散斑衬比值K,其公式为: 步骤2,选取患者同一指尖的固定区域,在监测时间内对该固定区域内散斑衬比值 K的变化情况进行连续记录,并得到患者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步骤3,计算指尖与指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之比α1,并将其作为休克判断的辅助 指标,通过该辅助指标判断休克是否发生; 3 CN 111568407 A 说 明 书 2/4 页 步骤4,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持续监测,当休克发生时,将散斑衬比值K与患者 生命体征正常时的平均散斑衬比值K0进行对比来对患者的休克阶段进行判断,其中,公式 (1)中,σI为选定区域内的光强标准差,为选定区域内的光强平均值。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中,还可以具 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2中,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散斑衬比值的关系如公式(2)和公式 (3)所示, 公式(2)和公式(3)中,K为散斑衬比值,x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T为CCD相机的曝光 时间,τc为激光散斑图像的自相关衰减时间,β为激光散斑血流仪的相关常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中,还可以具 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3中,健康人群中α1的分布区间为1.4≤α1≤2.2,休克病人中α1的 分布区间为1.00<α1≤1.4。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中,还可以具 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4中,散斑衬比值K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时的平均散斑衬比值K0进 行对比如公式(4)-公式(6)所示, K=K0×(1.18~1.48)     (4), K=K0×(1.48~1.82)     (5), K>K0×(1.82)           (6), 当K与K0满足公式(4)时,患者处于休克一期,当K与K0满足公式(5)时,患者处于休 克二期,当K与K0满足公式(6)时,患者处于休克三期。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将指尖 与指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之比作为休克指标来判断是否休克,通过该休克指标与血压值 和休克指数结合能够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及预后。因为通过对患者指尖的散斑衬比值进 行实时测量,并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时的平均散斑衬比值进行对比后就能快速地对患者的 休克阶段进行判断,并且能够通过散斑衬比值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之间的转换来对微循环 血流灌注量进行观测,所以能够较早且更及时准确的发现休克的发生与发展变化,对指导 治疗及评估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血流仪判定患者休克发展阶段的方法 的流程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