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线圈、铁芯、衔铁、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和推动块;线圈呈卧式安装,衔铁装在线圈的上面;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超程簧片和动触点,动簧片的头部设为桥式簧片,动簧片设在线圈的下方,超程簧片设在动簧片的头 全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控制的机电元件。电 磁继电器通常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推动部分和基座,接触部分包括动簧部分和静簧部 分,推动部分连接在动簧部分与磁路部分之间,当磁路部分工作时,通过推动部分带动动簧 部分动作,使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接触(即触点闭合)或分离(即触点断 开)。随着电磁继电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许多应用场合中,比如应用于汽车领域中,继 电器的安装空间十分有限,这就需要缩小继电器的体积。现有技术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 器是将磁路结构设置成卧式,即磁路结构的线圈的轴线与底座平行,这种磁路结构的电磁 继电器相对于线圈的轴线与底座垂直的磁路结构,可以使得电磁继电器产品在高度方向大 大降低,形成低高度的电磁继电器,从而可以减小电磁继电器产品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 但是,由于这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间隙也是在继电器产品的高度方 向,受到产品的开断容量的要求,其动静触点的间隙必须有一定的范围,而继电器的线圈也 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耗,这就限制了继电器产品在高度方向的进一步降低,同时考虑到线圈 提供功率的要求,也同样限制了继电器产品在高度方向的进一步降低;另外,由于推动块是 设置在铁芯的长度方向的外面,这样就会增加继电器在长度方向的尺寸,从而不利于产品 的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 电器,通过结构改进,能够使继电器各部件之间的分布更加紧凑,从而进一步降低电磁继电 器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缩小继电器的长度尺寸,实现继电器产品的小型化,并具有装配 简单,产品一致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 电器,包括底座、线圈、铁芯、衔铁、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和推动块;所述线圈呈卧式装在底座 上,所述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所述衔铁装在线圈的上面,并使衔铁的头部与铁芯中伸 出通孔外的具有极面的铁芯的头部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超程簧 片和动触点,其中,动簧片的头部设为桥式簧片,两个动触点分别设在桥式簧片的两端,所 述动簧片设在线圈的下方,动簧片的尾部与底座相固定,以使动簧片的头部能够相对于底 座上下摆动,超程簧片设在动簧片的头部的里侧并向动簧片的头部上方斜向伸出;所述静 簧部分为两个,两个静簧部分分别设有静触点,所述两个静簧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静簧部 分的静触点与动簧部分的动触点对应配合;所述推动块连接在所述衔铁的头部与所述动簧 部分之间,所述动簧部分的超程簧片的顶端抵在所述推动块的底端。 4 CN 111725032 A 说 明 书 2/6 页 所述动簧片为加长型,动簧片的长度沿着线圈的轴线方向,动簧片的尾部固定在 对应于线圈的线圈架的一端凸缘的内侧位置的底座上,动簧片的头部伸至对应于线圈的线 圈架的另一端凸缘的外侧位置的对应于铁芯极面位置的下方,以实现动簧片与线圈之间的 紧凑分布。 所述动簧片由三片簧片层叠在一起构成,在动簧片的靠近尾部与底座相固定的位 置处还设有U型弯结构,以提高动簧片的柔性。 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动簧片的U型弯结构的第一凹槽。 所述超程簧片为一片单独零件,所述超程簧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动簧片的在长度 方向上靠近动触点的位置处,所述超程簧片的另一端设置成弧形结构抵在所述推动块的底 端。 所述超程簧片为两片一体成型在所述动簧片的三片簧片中的最上一层簧片的反 翘片体,所述反翘片体的一端一体连接在桥式簧片的对应于动触点的内侧位置,所述反翘 片体的另一端弯成大致水平状抵在所述推动块的底端。 所述推动块为笼式结构,包括底部结构和由底部结构的两边向上延伸的侧板,所 述推动块的两侧板分别围在所述铁芯的头部的对应于铁芯宽度的两边,所述推动块的底部 结构对应在铁芯的头部的下方,所述推动块的两侧板的顶端分别与衔铁的头部的对应于衔 铁宽度的两边相配合;所述推动块的底部结构的底端与所述超程簧片的顶端相配合。 所述推动块的两侧板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衔铁的头部的对应于衔 铁宽度的两边分别向外设有一个凸部,所述衔铁的头部的两个凸部分别配合在所述推动块 的两侧板的顶端的对应第二凹槽中。 所述推动块的底部结构包括底板和若干块增强板,所述推动块的底板的两端分别 与推动块的两侧板的底端相固定;所述若干块增强板呈大致竖直方式并排分布,且各增强 板的底端与所述推动块的底板相固定,各增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推动块的两侧板相固定;所 述超程簧片的顶端抵在所述推动块的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铁芯为板形,所述铁芯设有第一折弯部以使铁芯的头部向线圈的通孔位置的 上方偏离;所述衔铁的头部的对应于衔铁宽度的两边还分别设有加宽部,所述凸部设在所 述加宽部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线圈呈卧式装在底座上,将动簧片的头部设为桥式簧片来 与两个静簧部分相配合,形成双触点结构,动簧部分则采用超程簧片与推动块相配合。本发 明的这种结构,利用线圈的卧式放置可以降低继电器产品的高度,利用桥式双触点结构,可 以在同样的电压电流下,使其开断的容量比单触点大,即在同样电压电流下,开断同样的容 量其触点间隙要比单触点减少一半,衔铁运动的行程也可以减少一半,从而降低继电器的 功耗,进一步降低电磁继电器在高度方向的尺寸。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动簧片设为加长型,将动簧片的尾部固定在对应于线圈的 线圈架的一端凸缘的内侧位置的底座上,动簧片的头部伸至对应于线圈的线圈架的另一端 凸缘的外侧位置的对应于铁芯极面位置的下方,以实现动簧片与线圈之间的紧凑分布;以 及在动簧片的靠近尾部与底座相固定的位置处还设有U型弯结构。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动簧 片有足够的柔性,使得动簧片的反力小,匹配的吸力可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漆包线 5 CN 111725032 A 说 明 书 3/6 页 的用量,减小线圈的体积,从整体上使继电器小型化。 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超程簧片为两片一体成型在所述动簧片的三片簧片中的最 上一层簧片的反翘片体,所述反翘片体的一端一体连接在桥式簧片的对应于动触点的内侧 位置,所述反翘片体的另一端弯成大致水平状抵在所述推动块的底端。本发明的这种结构, 超程簧片为三片簧片中的最上一层簧片的两片反翘片体,且是设置在动簧片的头部两边, 其推顶力大于一片簧片的推顶力,可以进一步降低继电器的高度尺寸,从而达到产品小型 化的目的,而且,反翘片体与三片簧片中的最上一层簧片是一体结构,零件少,装配更加简 单,其反翘片体的反翘角度可以通过模具控制,产品一致性更好。 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推动块设为笼式结构,包括底部结构和由底部结构的两边 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推动块的两侧板分别围在所述铁芯的头部的对应于铁芯宽度的两 边,所述推动块的两侧板的顶端分别与衔铁的头部的对应于衔铁宽度的两边相配合;所述 推动块的底部结构的底端与超程簧片相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由于推动块是在对应于 铁芯宽度的两边与衔铁的头部相配合,衔铁不需要从铁芯的长度方向伸出来与推动块配 合,可以从长度方向上来缩小继电器的长度尺寸,以实现继电器的小型化;另外,由于推动 块与衔铁的配合点有两处,可以较好地平衡衔铁与铁芯之间的间隙。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卧式磁路结 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未含外壳);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未含外壳);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未含外壳);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与衔铁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与衔铁相配合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与超程簧片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与超程簧片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一 个角度);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与超程簧片相配合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动簧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动簧片部分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动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超程簧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推动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推动块与动簧部分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推动块与动簧部分相配合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动簧片和超程簧片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动簧片和超程簧片相配合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推动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6 CN 111725032 A 说 明 书 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