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切换阀、及具备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


技术摘要:
以往的吸入喷出装置具备的切换阀在主体内部配置驱动部,且试样在切换阀主体内部流通,因此,不能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等处理,不能完全排除杂菌等污染原因。本发明的切换阀通过设为从外部按压试样流通的管而将管内的流通关闭的机构,成为杂菌等污染原因不会传播至切换阀  全部
背景技术:
作为移送在生物技术领域进行的试验或分析中使用的标本或试剂之类的液体的 装置,已知有分注装置。另外,作为在再生医疗领域进行的长期的细胞培养中,以规定的定 时更换成为培养基的培养液的装置,已知有培养基更换装置。这些装置均具备吸入及喷出 细胞悬浮液或培养液等液体试样的吸入喷出装置。 在此,以下对以往的分注装置或培养基更换装置具备的吸入喷出装置进行说明。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分注装置中,作为吸入喷出试样的泵,使用通过电机使按压辊旋转,通 过该按压辊连续地挤压软质管,由此使管内部的流体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管式泵PM。参照 图1。通过该管式泵PM动作,成为吸入贮存于收容容器BT内的试样,并将其向分注头h1、h2喷 出的构造。由此,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完成迄今为止手动进行的试样的供给。但是,管式泵虽 然能够连续地供给大量的试样,但难以高精度地喷出试样。另外,因为通过按压辊连续地进 行挤压,所以产生使流体流通的软质管会劣化,喷出量的精度恶化的问题。进而,也会产生 劣化的管的内部壁剥离,与试样一同混入标本的问题。 与之相对,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吸入喷出装置中,作为泵单元,设为具备注射器 型的注射泵1(各部的符号为专利文献2的符号,在以下本段落中相同)的结构。在该吸入喷 出装置中,为下述构造,即:利用泵驱动单元7将注射泵1的柱塞1a从气缸1b拉出,由此吸入 试样,且通过将柱塞1a压入于气缸1b,喷出试样。另外,可通过利用阀开闭单元27进行开闭 驱动的切换阀13切换液体的吸入喷出方向。通过切换切换阀13,能够经由充填于管5内的水 吸入位于试样容器9内的试样液,并向反应管11内喷出。泵驱动单元7或阀开闭单元27的动 作通过控制装置31电控制,根据预先确定的步骤,能够将规定的液体向规定的场所吸入、喷 出规定的分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26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220106号公报 4 CN 111609168 A 说 明 书 2/15 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通过上述对比技术自动地吸入、喷出正确的量的试样的情况产生如下这样的问 题。 即,即使使用了上述以往的泵,也会产生因从为了切换试样的吸入及喷出的方向 而装备的切换阀自身产生的尘埃混入试样而会污染标本这一问题。另外,吸入喷出装置为 了除去从外部环境侵入的杂菌或污染物质,定期进行利用灭菌液的清洗或采用高压灭菌器 的处理。但是,切换阀在使形成于主体内部的流路流通试样,同样使主体内部所装备的阀体 电气动作而进行流路的切换的构造上,不能进行灭菌或高压灭菌器的处理。因此,也产生在 试样流通的切换阀的内部残留的杂菌或尘埃会对下次的培养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进而, 在灭菌处理结束后的管或气缸,也产生在进行了灭菌处理后再次安装时,因在大气中浮游 的杂菌或尘埃的附着所致的污染而对细胞培养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防止尘埃或 杂菌的混入的切换阀、具备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及具备吸入喷出装置的培养基更换装 置、分注装置、及具备这些装置的自动培养系统。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这种吸入喷 出装置的、被无菌包装且可容易地更换的吸入喷出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其具备可旋 转地安装于两端的一对辊;转子驱动部,其旋转驱动所述转子;一对按压部件,其被设置在 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而进行公转的所述一对辊的公转轨道的外侧的与所述各辊配合动作 的位置;以及一对管,其分别配置于所述各辊的所述公转轨道和所述一对按压部件之间,所 述按压部件以所述各按压部件和所述各辊的所述公转轨道的间隙逐渐变窄的方式配置,通 过所述辊的公转,形成对应的所述辊和所述按压部件按压所述管的按压区域,利用所述一 对辊和所述一对按压部件从外部选择性地使所述一对管的每一个关闭及开放。通过设为上 述结构,能够不向切换阀的内部导入试样而进行管的开放或关闭的切换。 另外,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切换阀具备的所述转子在将所述一对管双方关闭的 位置、仅关闭所述一对管的一方的位置、以及开放所述一对管双方的流通的位置之间可旋 转移动。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利用一个驱动源使一对管的内部流通关闭及开放。 另外,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切换阀具备的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配置于偏离将 所述一对辊各自的旋转中心连结的直线的位置,所述一对按压部件具有所述按压区域,所 述按压区域穿过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且关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对称。通过设为上述结 构,相对于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管,转子能够容易地使各管的内部流通关闭及开 放。进而,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切换阀具备的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配置于将所述一对辊各 自的旋转中心连结的直线上,所述一对按压部件具有所述按压区域,所述按压区域穿过所 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且关于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对称。 另外,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本发明的切换阀;注射泵,其连 接有所述一对管各自的端部;泵驱动部,其使所述注射泵的活塞部相对于气缸部进退移动, 所述泵驱动部与所述转子驱动部配合动作,使试样在所述一对管的内部流通。通过设为上 述结构,即使在发生了试样的污染的情况下,通过将被污染的注射泵和管从吸入喷出装置 5 CN 111609168 A 说 明 书 3/15 页 拆下并更换为新品,能够容易地除去污染。在进行该更换时,切换阀和泵驱动部与试样不直 接接触,因此,不会传播试样内的污染。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入喷出组件,其用于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由所述一对管、和连接有所述一对管各自的一端的所述注射泵构成,可安装在所述的切 换阀,被无菌包装。通过设为上述结构,在吸入喷出装置上设置注射泵和管时,无需事先进 行灭菌或洗浄处理之类的作业。进而,因为无需按照设置的装置的尺寸调节管的长度,所以 通过迅速地设置于吸入喷出装置,能够防止在大气中浮游的污染物质向流路的侵入。 另外,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作为培养基更换装置的供给培养基的泵单元、吸入 及喷出分注装置中的压力传递水或细胞悬浮液之类的试剂的泵单元、以及切换阀使用,由 此,没有被杂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能够进行精度高的培养、试验。 进而,只要由搭载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的培养基更换装置或分注装置、将收容 试样的容器收容在调整为规定的环境的恒温室内的培养装置、在培养基更换装置或分注装 置和培养装置之间搬送所述容器的搬送装置构成自动培养系统,则就能够自动地进行长期 的试样的培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切换阀,能够不使试样流入主体内而进行试样的流通的控制,因此, 不会使由阀主体产生的尘埃侵入试样内。另外,在试样被杂菌污染的情况下,仅通过将试样 流通的管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或过氧化氢气体灭菌、或者废弃被污染的管并设置新的无菌 的管这种简单的作业,即可使试样流通的空间恢复为清洁的状态。由此,能够省略开闭阀内 部的清洗作业,因此,能够降低作业者承担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能够不使试样流入主体内而进行试样的正确 的供给。另外,即使在试样被杂菌污染的情况下,仅通过将试样流通的管和注射泵进行高压 灭菌器灭菌或过氧化氢气体灭菌、或废弃被污染的管和注射泵并设置新的无菌的管这种简 单的作业,即可使试样流通的空间恢复为清洁的状态。由此,能够省略开闭阀或泵的内部的 清洗作业,因此,能够降低作业者承担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吸入喷出组件,因为能够省略在设置时进行的灭菌作业,所以 能够降低作业者承担的负担。进而,也能够消除清洗作业后的杂菌或尘埃残留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以往的管式泵的吸入喷出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以往的切换阀的吸入喷出装置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2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3具备的转子4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吸入喷出装置2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将一部分以截面表示。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3具备的转子4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3具备的转子4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阀3具备的转子4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切换阀3′的图。 6 CN 111609168 A 说 明 书 4/15 页 图11是表示表示本发明的培养基更换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培养基更换装置供给培养基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培养基更换装置具备的倾斜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注装置吸引试样时的吸管尖端内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培养系统的概要的剖视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