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高均匀性进气歧管


技术摘要:
本公开提供一种高均匀性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总管;稳压腔,其第一端面与进气总管相连;以及支管组,其进气端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相连;其中,所述进气总管的轴线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α,15°≤α≤25°;所述支管组的轴线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β,85°≤β≤  全部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作为发动机进气系统重要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更多的空 气均匀地输送到每个气缸,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动力性及经济性。 对于自然吸气型发动机,特别是低转速发动机,考虑到谐振效应,进气歧管支管一 般较长,如果考虑匹配不同车型的布置需求,进气总管需要布置在进气歧管中间位置,此时 要使进气歧管既紧凑又能获得良好的进气均匀性,进气歧管的结构设计面临着极大的挑 战。 目前市场上进气歧管的结构一般根据整车及发动机布置空间,均采用粗放型设 计,仅通过软件进行适当的优化,在兼顾流通性的同时很难在均匀性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公开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均匀性进气歧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通过粗 放型设计加分析软件进行一定的局部优化时,进气歧管的设计在考虑流通性的同时很难在 均匀性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总管;稳压腔,其第一端面与进气总管 相连;以及支管组,其进气端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相连;其中,所述进气总管的轴线与稳压 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α,15°≤α≤2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组的轴线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β,85°≤β≤ 9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组的进气端包括两个小进气口和两个大进气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大进气口截面积是小进气口截面积的1.3至1.5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小进气口和两个大进气口分别连接支管组的各支管 至发动机;所述各支管的长度偏差小于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小进气口分别对称设置于支管组的轴线和进气总管 的轴线所在的对称面的近端两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大进气口分别对称设置于支管组的轴线和进气总管 的轴线所在的对称面的远端两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的进气口处稳压腔的壁面与支管组的各支管的壁 面相切。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高均匀性进气歧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 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3 CN 111594363 A 说 明 书 2/4 页 (1)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在有限的发动机布置空间内,进气歧管能够为发动机各 缸提供基本相同的进气量; (2)使发动机各缸的进气流量系数偏差小,进气均匀性高,从而各缸燃烧更加均匀 稳定,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高均匀性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所示支管组与稳压腔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进气总管; 2-进气总管的轴线; 3-支管组; 4-支管组的轴线; 5-稳压腔; 6-小进气口; 7-大进气口; α-进气总管的轴线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 β-支管组的轴线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均匀性进气歧管,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在有限的发动机布 置空间内,进气歧管能够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基本相同的进气量,各缸的进气流量系数偏差 小,进气均匀性高,从而使发动机各缸燃烧更加均匀稳定,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工作的可靠 性。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 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均匀性进气歧管,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气歧 管,包括: 进气总管1; 稳压腔5,其第一端面与进气总管1相连;以及 支管组3,其进气端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相连;其中,所述进气总管的轴线2与稳压 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α,15°≤α≤25°; 所述支管组的轴线4与稳压腔的第二端面的夹角为β,85°≤β≤95°; 所述支管组的进气端包括两个小进气口6和两个大进气口7; 所述两个小进气口和两个大进气口分别连接支管组的各支管至发动机; 所述大进气口截面积是小进气口截面积的1.3至1.5倍。 所述两个小进气口分别对称设置于进气总管的轴线所在的对称面的近端两侧; 所述两个大进气口分别对称设置于进气总管的轴线所在的对称面的远端两侧; 所述支管组的各支管的长度偏差小于1%。 4 CN 111594363 A 说 明 书 3/4 页 支管组3的进气端的进气口处稳压腔的壁面与支管组3的各支管的壁面相切,使得 气流传输更平稳。 所述第一端面为稳压腔的与进气总管相连一侧的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稳压腔的 与支管组相连一侧的端面;所述进气总管的轴线和支管组的轴线均位于上述对称面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小进气口和两个大进气口沿坐标系轴X 轴排布,其中该两个小进气口分别对称设置于Y-Z面的一对称面的近端;该两个大进气口分 别对称设置于该对称面的远端;使得所述支管组的在稳压腔的进气口相对于进气总管对称 布置,进而能够让由进气总管输入的空气更均匀的输送至各支管中。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 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 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 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高均匀性进气歧管有了清楚的认 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均匀性进气歧管,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在有限 的发动机布置空间内,进气歧管能够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基本相同的进气量,各缸的进气流 量系数偏差小,进气均匀性高,从而使发动机各缸燃烧更加均匀稳定,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工 作的可靠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 “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 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 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 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 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 够根据通过本公开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 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 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 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 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 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 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 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 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 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 5 CN 111594363 A 说 明 书 4/4 页 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 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 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 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 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 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 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 替。并且,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 件项来具体体现。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 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 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 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 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 遵循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