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新型数控操作睡床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操作睡床,包括基座组合、摇摆框组合、床板组合、脊椎托组合、卡轨平台组合和CNC控制系统;基座呈方框型,左右两侧中间部分设有竖直支架,支架顶端支撑有摇摆框;摇摆框上下两边框中间设有横向摇摆支点,支点支撑床板;床板背面有卡轨、丝杠、左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电脑、手机的普及,涌现出众多的低头族,长期的伏案或弯腰工作会使我 们的颈椎或腰椎劳累过度,晚上休息时床又太软,脊柱得不到充分的伸展休息,长此以往, 椎间盘就会突出导致病变,时代在呼唤一种能够充分贴合身体曲线的睡床,能够让我们在 睡觉休息时每块脊椎都能够得到伸展复位,变形的脊椎得到及时的矫正,本设计睡床就很 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人口的老龄化发展使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计划生育的放开,孕妇数 量也在增加,老人和孕妇因为身体笨重在床上翻身和起身都很不方便,对于长期卧床的患 者更是如此,这款床可根据人为设置的速度和幅度,进行左右摇摆,达到翻身的目的,避免 了褥疮的产生,针对不同年龄的使用者均可使用,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操作睡床。本发明设置有 数控机床系统的操作面板和手柄,进行操作睡床,使整个床板能够左右160度进行转动达到 人体翻身的目的,避免了褥疮的产生,并且通过在床边两侧增加了辅助设施能够防止转动 时人体滑落的问题,具有操作自动化,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数控操作睡床,包括基座组合、摇摆框组合、床板组合、脊椎托组合、卡轨平台 组合和CNC控制系统; 所述基座组合由方框形底座,竖直支架,上下旋转电机和圆柱直齿轮四部分组成; 所述摇摆框组合包括围绕床板一周的金属方框,上下旋转支架,左右摇摆支架,上下旋 转弧形齿条和左右摇摆弧形齿条; 所述床板组合包括有脖颈托,背托,挡板,脚踏板和左右摇摆电机; 所述脊椎托组合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脊椎托外套、升降蜗杆、滚珠套和震动拉线四个部 分; 所述卡轨平台组合包括卡轨平台、丝杠、卡轨、X轴伺服电机、涡轮、Y轴伺服电机、震动 电机、传送器; 所述CNC控制系统利用控制面板和操作手柄,对上下旋转电机,左右摇摆电机和振动电 机三个电机进行数字控制,通过安装在旋转框上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手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组合中的竖直支架设于床板组合上方的旋转框左右两侧中间 部分,支架顶端设有轴承座;所述方框形底座左下部地面处设有上下旋转驱动电机的固定 底座、变频电机和圆柱直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摇摆框组合中的上下旋转支架分别设于摇摆框左右两侧边中间部 位,设有轴承,并与基座竖直支架上的轴承盒相连接; 4 CN 111602992 A 说 明 书 2/6 页 左右摇摆支架设于摇摆框上下两侧中间部位,上下两侧的左右摇摆支架相互对称,并 设有轴承座与床板上的支架轴承连接; 上下旋转弧形齿条设于金属方框左下部,并向下延伸设有弧形齿条,齿条与地面处上 下旋转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上下旋转电机带动床板和摇摆框的整体转动,达到站立和 躺下的目的; 左右摇摆弧形齿条设于摇摆框下半部1/3处,左右两边分别向下伸出连接成弧形,内侧 设有齿轮,与床板背面的左右摇摆电机圆柱直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组合中的脖颈托结构呈月牙形其上端为U形脖枕,支撑脖颈, 下端固定有两条支撑杆,所述背托安装有两个支撑杆的条形木板,宽度均为5cm,其长度为 10cm~20cm;所述背托支撑杆与脖颈托支撑杆结构相同,两个支撑杆在同一身体外侧都呈锯 齿状.支撑杆与床板接触处设有一背托卡片,背托卡片横向设置,一只手向身体外侧拉开卡 片,背托可下落,背托卡片装有弹簧装置,背托向上轻松提起,弹簧卡片保证随时锁死不下 落,下落时需向身体外侧拉开弹簧卡片,方可下行,松手即又锁死; 所述挡板由a、b、c三块木板通过合叶组合而成,其中,a、b两块木板均为20cm×20cm;a 木板上中间设有两个相距10cm的圆孔,螺丝孔与床板孔相对应,使用螺丝固定到床板,b木 板为左右侧挡板竖直固定,c木板为斜边木板,三块木板首尾相连组成直角三角形,在身体 两侧对称分布;所述a、b、c三块挡板首尾通过活动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左右侧挡板底端设有 螺丝孔,螺丝孔与床板孔相对应,使用螺钉将挡板固定于身体两侧; 所述挡板两端固定有挂钩组件,其组件首尾相连组成直角三角形,固定于挡板侧边上; 活动卡扣操作灵活,三块木板可灵活打开平放;方便人体上下床;又可轻松折起卡住保护安 全;所述挡板竖起后能够辅加一个皮带挂钩,以防止左右摆动时被褥下落; 所述左右摇摆电机设于床板背面,下方1/3处设伺服电机,安装着圆柱直齿轮.圆柱直 齿轮和摇摆框的弧形齿条相啮合,电机旋转,圆柱直齿轮和弧形齿条二者相互作用,床板可 按照人为设定的幅度和速度左右旋转,以达到人翻身的目的; 所述脚踏板固定于脚下床板,可略窄于床板,至少有2/3床宽度,与床板铰链连接,方便 脚踏板使用时竖直立起和不使用时放平;或设成挡板三角形支架样式,根据个体身高灵活 选择安装位置,通过螺丝固定到脚下床板。 进一步的,所述脊椎托组合中的脊椎托外套呈椭圆外形,能够在升降杆转动时防 止外套跟随转动;内部为正圆孔,内壁设有螺纹,上部设有外缘边,长度约为10公分; 所述升降蜗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外壁设有与外套螺纹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部有外缘边, 长度约25公分,所述升降蜗杆以螺纹啮合连接方式套接于脊柱托外套内部,能够旋转着上 升或下降,下半部分升降蜗杆与卡轨平台上的蜗轮相啮合,蜗杆传动; 所述震动拉线由拉线外套和钢丝两部分组成,拉线外套上方设有拉线外套平垫,在钢 丝拉动时固定不随之运动,拉线外套穿过脊椎托蜗杆,顶端呈外缘平垫型,尾端与振动电机 偏心轴外壳相连,有松紧调节装置;钢丝首端为扁平的圆状振动触头,直接接触身体,钢丝 尾端连接着斜面触头与转子直接接触; 所述滚珠套使用较小滚珠,在拉线外缘平垫的下边,升降杆旋转上升时减小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卡轨平台在床板背面中间上半部分,宽约40厘米,长约一米;平台 分为两层结构,分别为紧贴床板的上层支架和安装有振动电机和传送器的下层固定平台; 5 CN 111602992 A 说 明 书 3/6 页 卡轨平台中央设有一条平行于床板的上下走向丝杠,自脖颈至臀部;所述上层支架左右两 边分别设有两个卡轨,卡轨上方设有一个小平台,小平台贯穿于丝杠,丝杠的尾端设有Y轴 伺服电机; 所述Y轴伺服电机转动可使丝杠驱动小平台沿卡轨从脖颈到臀部上下运动; 所述涡轮为圆柱形直齿轮,与脊椎托蜗杆下半部分呈蜗杆传动;床板上自脖颈至臀部 设有若干脊椎托,每个脊椎托外套露出蜗杆相同位置处均与一涡轮啮合,涡轮的转动带动 升降杆的旋转上升或下降,若干个涡轮排列紧密整齐; 小平台上方设有X轴伺服电机,安装有一个直齿轮,随着小平台在Y轴丝杠上行走,直齿 轮可分别与每一个脊椎托升降杆涡轮相啮合,从而可以操作控制每一个脊椎托升降杆的升 降;已达到脊椎与人体的最佳贴合; 传送器由定子外壳和转子偏心轴两部分组成,脊椎托拉线外套接入电机的定子孔,孔 有内丝,外套尾端的松紧调节器螺纹啮合入孔,钢丝与斜面触头紧固连接,所有孔与斜面触 头呈行列排序;转子偏心轴每节均设有一个偏心块,每个偏心块对应定子外壳上一列(一个 或多个)斜面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睡床在肩部、腰部和脚踝处还可加设振动器,对身体进行震动按 摩,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操作睡床,通过使用数字控制系统,适用广 泛,还具有按摩的作用,有利于矫正脊椎;利于行动不够便利的使用者能够自主控制病床的 状态,并且在需要时能够使用操作手柄选择不同类型的按摩模式,用来减缓痛苦。 本发明在床的脊柱部分人性化的增设脊柱托和背托,可以根据人体个体曲线的不 同,自行设置脊柱托和背托高低位置,契合自己身体曲线,使脊椎得到最佳的伸展姿态,人 体各部位受力均匀,达到最好的休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丝杠与滑动平台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面板与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脊柱托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脖颈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背托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左右摇摆电机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传送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脊柱托与涡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背托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卡轨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拉线钢丝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床板各部位固定孔结构示意图; 6 CN 111602992 A 说 明 书 4/6 页 图16为本发明的卡扣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卡扣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脚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背托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头座,2-支架,3-基座前端,4-基座尾端,5-上下旋转电机底座,6-X轴伺 服电机,7-直齿轮,8-控制面板,9-左右摇摆弧形齿条,10-上下旋转弧形齿条,11-操作手 柄,12-振动触头,13-拉线外套,14-滚珠套,15-升降蜗杆,16-脊柱托外套,17-涡轮,18-床 板,19-偏心块,20-螺纹,21-偏心轴,22-钢丝,23-斜面触头,24-挡板,25-螺栓,26-皮带挂 钩,27-丝杠,28-卡轨,29-卡轨平台,30-Y轴伺服电机,31-脊椎托,32-脖颈托孔,33-背托, 34-背托卡片,35-支撑杆,36-左右摇摆电机,37-拉线外套平垫,38-脚踏板,39-挡板固定 孔,40-脊椎托孔,41-背托固定孔,42-卡扣,44-脖颈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