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属于交通设施和交通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交通控制系统,底座外壁转动连接有立柱,立柱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转动板,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电机壳,电机壳内壁连接有电机主体,电机主体与交通控制系统电性相连,电机主体的输出 全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汽车数量越来越多,而城市道路基本设施 的建设却始终落后与城市交通的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 而且在中国由于人口较多,在城市交通十字路口穿红灯,横穿马路屡见不鲜,从而频繁导致 发生交通事故,为了保证人们的过马路的生命的安全,市政部门经常在道路两侧安装路障。 智能路障柱是一种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设备,智能路障柱多用于重要的交通路 口,传统的路障柱在交通混乱的路口容易被违法车辆碰坏,使得道路维护成本提高,增加财 政负担,同时道路两侧的警示标语经常被灰尘所覆盖,起不到警示作用,浪费了财力物力, 却不能有效限制及警示过往车辆的通行,无法保障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 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底座和交通控制系统,所述底座外壁转动连 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电机壳,所述电机 壳内壁连接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与交通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 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穿过立柱并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 立柱内,所述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立柱外壁开 凿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凹孔,所述连接杆远离套筒的一端与转动板转动相连,且所述转动 板内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远离转动板的一端连接有警示板。 优选的,所述套筒外壁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立柱内壁开凿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 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立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内,所述底座外壁连接有两个挡板,两 个所述挡板与立柱之间形成的夹角为七十度,且两个所述挡板外壁均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立柱外壁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转动板的底壁活动相抵。 优选的,所述立柱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弧形齿条, 所述底座内开凿有与弧形齿条相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弧形齿条滑动连接在弧形槽内,所述 弧形槽内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弧形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内壁还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置于弧形板与弧形 槽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转动板外壁开凿有凹槽,所述伸缩杆固定 4 CN 111549698 A 说 明 书 2/5 页 连接在凹槽内,所述伸缩杆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与警示板固定相连,所述凹槽内壁还连接 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置于伸缩杆的两侧,所述移动块与凹槽的侧壁之间连 接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移动块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通 过销轴与警示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丝杆外壁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 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均转动连接在立柱内,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壁连 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置于立柱外侧的一端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外壁连接有拉绳, 所述拉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滑动连接在警示板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刷板外壁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警示板外壁开凿有与第二滑块相配 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交通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信号灯、摄像头和中央控制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该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行,使转动板转动,进而使转动 板对道路车辆进行阻挡,对过往车辆进行限制,且转动板外侧设置有警示板,提高对过往车 辆的警示作用。 2、该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通过在警示板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当 违法车辆闯路障时,车辆撞击警示板,警示板通过缓冲机构卸力,降低撞击力度,且带动立 柱转动在底座内,进一步提高路障的防护能力,避免路障与车辆正面碰撞,从而提高路障的 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3、该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通过使弧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使第一齿轮带 动弧形齿条在弧形槽内移动,进而使第一弹性元件拉伸,当警示板受到的力消失时,第一弹 性元件恢复并拉动弧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再次啮合,使立柱带动转动板及警示板回到初始位 置,继续行使路障的作用。 4、该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二 锥齿轮外侧的绕线轮随丝杆的转动而转动,使绕线轮通过拉绳拉动刷板对警示板擦拭,避 免灰尘遮挡警示板,保证警示板的警示功能。 5、该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柜负责控制单个路口的智能路障和信号 灯,当信号灯红色时,电机控制路障落下,即转动板落下,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限制,信号灯 为绿色时,电机控制路障抬升,使车辆通行,摄像头拍摄过往车辆信息,中央服务器则是控 制整个片区内若干路口的控制柜,控制柜汇总本路口的车流量情况上传中央服务器,中央 服务器聚合所有控制柜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每个路口信号灯的最佳时长,将其传送 给控制柜动态调节路口信号灯时长,以此实现交通规划。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5 CN 111549698 A 说 明 书 3/5 页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路障及交通控制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底座;2、立柱;201、丝杆;2011、套筒;2012、连接杆;202、转动板;2021、凹槽; 2022、伸缩杆;2023、移动块;2024、第二弹性元件;2025、推动杆;203、凹孔;204、第一滑槽; 205、第一齿轮;3、警示板;4、电机壳;401、电机主体;5、第一滑块;6、挡板;601、橡胶垫;7、支 撑板;8、弧形齿条;9、弧形槽;901、固定板;902、第一弹性元件;903、弧形板;10、第一锥齿 轮;11、第二锥齿轮;12、转动轴;121、绕线轮;13、拉绳;14、刷板;141、第二滑块;15、第二滑 槽;151、第三弹性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