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传感器支架、传感器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传感器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传感器支架包括连接部、第一探头部及第二探头部,第一探头部与连接部相连;第二探头部与连接部远离第一探头部的一端相连;其中,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由展开的第一状态转变到弯折的第二状态,以使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风管机内机回风口处的室温温度传感器通常用线扎固定在蜗壳侧边的突耳 上,由于温度传感器连接线体是柔性的,生产时很难保证固定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头的位 置的一致性,在运输或其他因素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头远离蜗壳的进风口时,测得的机器 进风温度存在偏差,导致空调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包括连接 部、第一探头部及第二探头部,第一探头部与连接部相连;第二探头部与连接部远离第一探 头部的一端相连;其中,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由展开的第一状态转变到弯折的第二状态,以 使第一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围成探头容纳腔。 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支架,通过设置可弯折的连接部,并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 置第一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可在连接部由展开的第一状态转变到弯折的第二状态时带动 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彼此靠近而围合成探头容纳腔,实现传感器的夹持固定,简化了传感 器的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将该传感器支架应用于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时,可 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稳定可靠,进而减小测得的温度的偏差,提高了温度传感器测 得的温度的准确性,有助于充分发挥空调器的调温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传感器支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部背离探头容纳腔的一侧壁上设有通槽,第一探头部 和第二探头部相对于通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连接部背离探头容纳腔的一侧壁上设置贯穿整个传感器支架 横面的通槽,可令连接部相应位置处的厚度减薄,进而在通槽处具备可弯折的结构性能。第 一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相对于通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使得连接部在通槽处弯折后,第一 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可彼此靠近贴合,围成容纳腔。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也可以为波纹管 等具有弯折性能的结构,还可以由塑性较佳的材料,如金属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槽的深度与连接部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4,且小于等 于3/4。 5 CN 111595474 A 说 明 书 2/11 页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通槽的深度与连接部的厚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该比值 可影响连接部在弯折处的厚度,若该比值过小,则会造成连接部在弯折处过后,削弱其弯折 性能,甚至可能造成连接部折断;若该比值过大,则可能造成连接部在弯折处的强度不足, 容易损坏。将该比值设置在1/4至3/4之间,可确保连接部在弯折处厚薄合理,同时具备较佳 的弯折性能和结构强度,保证了传感器支架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探头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孔;第二探头部设有至 少一个第二镂空孔。 在该设计中,第一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镂空孔,可令外界空 气进入探头容纳腔,确保传感器的可靠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镂空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为偶数,至少一 个第一镂空孔中的任一个第一镂空孔贯通第一探头部的侧壁和底壁,至少一个第一镂空孔 相对于第一探头部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和/或至少一个第二镂空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为 偶数,至少一个第二镂空孔中的任一个第二镂空孔贯通第二探头部的侧壁和底壁,至少一 个第二镂空孔相对于第二探头部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在该设计中,对镂空孔的布置方式进行了具体限定。以第一镂空孔为例,第一镂空 孔贯通第一探头部的侧壁和底壁,其截面为L形,可减少对第一探头部的结构破坏,有助于 保证传感器支架的结构强度。偶数个第一镂空孔相对于第一探头部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则 既可增加镂空面积,又可确保第一探头部均匀镂空,使得传感器与外界空间均匀接触,有助 于确保传感器可靠工作。可以理解的是,可仅对第一镂空孔采用上述布置方式,也可仅对第 二镂空孔采用上述布置方式,还可对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均采用上述布置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探头部包括与连接部相连的第一端以及远离连接部的 第二端,至少一个第一镂空孔与第一端的间距小于至少一个第一镂空孔与第二端的间距; 和/或第二探头部包括与连接部相连的第三端以及远离连接部的第四端,至少一个第二镂 空孔与第三端的间距小于至少一个第二镂空孔与第四端的间距。 在该设计中,对镂空孔的布置位置进行了具体限定。以第一镂空孔为例,全部第一 镂空孔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一探头部靠近连接部的第一端的间距小,与第一探头部远离连 接部的第二端的间距大,使得第一镂空孔整体靠近连接部设置,也就集中分布在了探头所 在的位置,可在保证传感器可靠工作的情况下,减少对传感器支架的结构强度的破坏。可以 理解的是,可仅对第一镂空孔采用上述布置位置,也可仅对第二镂空孔采用上述布置位置, 还可对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均采用上述布置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部、第一探头部及第二探头部构造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连接部、第一探头部及第二探头部三者构造为一体式结 构,使得三者实现可靠连接,有助于提高传感器支架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感器支架还包括:第一线体部,与第一探头部远离连接部 的一端相连;第二线体部,与第二探头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线体部和第二 线体部被配置为能够在连接部处于第二状态时围成线体容纳腔。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传感器还包括与第一探头部相连的第一线体部,以及 与第二探头部相连的第二线体部,即传感器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体部、第一探头部、 连接部、第二探头部、第二线体部,使得连接部处于第二状态时,传感器支架可围成相连通 6 CN 111595474 A 说 明 书 3/11 页 的探头容纳腔和线体容纳腔,整体形成一个近似长条形的夹持支架,可确保传感器的线体 的可靠固定,既避免了线体移动影响探头的设置位置,又保证了线体与探头的稳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感器支架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将传感器的探头限 制在探头容纳腔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置限位部,可将传感器的探头限制在探头容纳腔内,可避免探 头滑出,保证了传感器的可靠固定,进而保证了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部构造为限位通槽,限位通槽位于线体容纳腔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将限位部构造为限位通槽,可将传感器的线体嵌入限位通槽内, 由于传感器的探头宽度往往大于线体的直径,限位通槽朝向探头容纳腔的端面即可对探头 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避免探头滑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通槽位于第一线体部的内壁面并突出于第一线体部的 顶面,限位通槽被配置为能够在连接部处于第二状态时与第二线体部的内底壁相接触。 在该设计中,通过将限位通槽突出设置于第一线体部,并令限位通槽能够在传感 器支架对折后与第二线体部的内底壁相接触,也就是令限位通槽的高度与线体容纳腔的深 度一致,可在安装传感器时直接将线体放入限位通槽内。该设置方案可避免在传感器支架 对折的过程中线体滑出限位通槽,既有助于提升安装效率,又避免了线体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通槽具有相对而设的两个内侧壁以及同时与两个内侧 壁相连接的弧面底壁,限位通槽被配置为适于与传感器的线体间隙配合。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限位通槽的结构形式。限位通槽可视为在方形通槽的底 壁上再开设了一个相同宽度的弧形通槽,弧形通槽可与线体的形状配合,方形通槽则可便 于线体的放入。通过将限位通槽配置为适于与线体间隙配合,既可留出适当空间以便于将 线体置入限位通槽,提升安装效率,又可避免空间过大而造成线体松动,并保证了对探头的 可靠限位。具体地,弧面底壁可为半圆弧面底壁,以与线体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线体部的顶面突出于第一探头部的顶面,第一线体部 的顶面与第一探头部的顶面的高度差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5mm;和/或第二线体部 的顶面突出于第二探头部的顶面,第二线体部的顶面与第二探头部的顶面的高度差大于等 于0.5mm,且小于等于2.5mm。 在该设计中,对线体容纳腔和探头容纳腔的空间大小关系进行了限定。以第一线 体部和第一探头部为例,第一线体部的顶面突出于第一探头部的顶面,可令线体容纳腔的 空间窄于探头容纳腔,既与探头和线体的尺寸关系相一致,又可在传感器支架对折时,在第 一探头部和第二探头部之间形成缝隙,以利于空气进入,便于传感器检测。还对二者的高度 差的取值范围进行了具体限定,一方面避免了高度差过小导致的加工困难,另一方面避免 了高度差过大导致的第一探头部壁厚过薄,保证了第一探头部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 可仅对第一线体部和第一探头部设置该高度差条件,也可仅对第二线体部和第二探头部设 置该高度差条件,还可对第一线体部和第一探头部、第二线体部和第二探头部均设置该高 度差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线体部远离第一探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线 体部远离第二探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被配置为能够在连接部处 于第二状态时围成线体过孔。 7 CN 111595474 A 说 明 书 4/11 页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第一线体部和第二线体部的自由端分别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 缺口,可将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围成线体过孔,线体过孔与线体容纳腔相通,以供线体通 过,可对线体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线体串动而影响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缺口的深度的两倍小于第一缺口的宽度,第一缺口的 深度被配置为小于传感器的线体的半径;第二缺口的深度的两倍小于第二缺口的宽度,第 二缺口的深度被配置为小于传感器的线体的半径。 在该设计中,对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尺寸进行了限定。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 深度之和等于线体过孔的高度,通过令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深度均小于线体的半径,可 令线体过孔的高度小于线体的直径,从而在安装传感器时夹紧线体,提升定位准确度,有限 避免线体串动。对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通过令其深度的两倍小于其宽度,可令线体过孔 的高度小于其宽度,从而为线体的挤压变形留出足够的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感器支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与第一探头部、第二探 头部、第一线体部和第二线体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置安装部,可实现传感器支架的安装固定,进而实现传感器的 位置固定。安装部可与第一探头部、第二探头部、第一线体部和第二线体部中的至少一个相 连接,只要可以实现传感器支架的安装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部构造为卡扣。 在该设计中,具体将安装部构造为卡扣,可实现传感器支架的快速、便捷安装。具 体地,安装时,先将传感器装入传感器支架作为一个整体,再将连接部(即传感器支架的头 部)对准待安装部位的装配孔,整体一起穿过装配孔,直到卡扣也穿过装配孔,即可利用卡 扣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待安装部位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线体部相 连接,第二卡扣与第二线体部相连接。 在该设计中,卡扣具体包括与第一线体部相连接的第一卡扣,以及与第二线体部 相连接的第二卡扣,可在传感器支架对折后对距离连接部最远的第一线体部和第二线体部 进行可靠紧固,从而在实现传感器支架的安装的同时,利用简单的结构对整个传感器支架 实现有效紧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线体部远离第一探头部的端板构造为第一挡板;第二 线体部远离第二探头部的端板构造为第二挡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将第一线体部和第二线体部的端板分别构造为第一挡 板和第二挡板,可利用已有结构作为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止挡结构,既不必设置额外的 止挡结构,又可在装配完成后压紧传感器支架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从而实现传感器支架的 可靠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线体部远离第一探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 卡扣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卡扣构造为第一悬臂卡扣;第二线体部远离第二探头部的一 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卡扣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卡扣构造为第二悬臂卡扣。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卡扣构造为两侧有切缝的悬臂卡扣,可利用第一线体部 和第二线体部的壁面直接构造出安装结构,有助于简化装配步骤,提升装配效率。具体地, 可采用直线型悬臂卡扣。 8 CN 111595474 A 说 明 书 5/11 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悬臂卡扣的宽度与第一线体部的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 1/6,且小于等于1/2;第二悬臂卡扣的宽度与第二线体部的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6,且小 于等于1/2。 在该设计中,对悬臂卡扣的尺寸进行了限定,以第一悬臂卡扣为例,具体限定的是 第一悬臂卡扣的宽度与第一线体部的宽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一方面令该比值足够大,以 确保悬臂卡扣的强度可靠;另一方面,令该比值不过大,以避免过度破坏线体部的结构强 度,保证传感器支架的可靠性。具体地,该比值可为1/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探头部和第一线体部构造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一探头部和第一线体部构造为一体式结构,可使二者 可靠连接,有助于提高传感器支架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探头部和第二线体部构造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二探头部和第二线体部构造为一体式结构,可使二者 可靠连接,有助于提高传感器支架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 感器包括相连接的探头和线体;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器支架,探头位于探头容纳 腔内,线体穿过传感器支架的线体过孔。 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器支架,因而具有该 传感器支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如上述 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器支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器组件,因而具有该传感器支 架或该传感器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电器盒,传感器支架与电器盒相连 接。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传感器支架连接在空调器室内机的电器盒上,使传感 器的线体可直接与电器盒内的电器件相连,可有效缩短线体的长度,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 对线体的走线布置路径加以固定,可在确保传感器可靠工作的同时提升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器盒设有装配孔,传感器支架与装配孔相适配。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在电器盒上设置与传感器支架相适配的装配孔,可将传 感器支架穿过装配孔,实现传感器支架的可靠定位和装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装配孔贯穿电器盒的装配板,装配板卡接在传感器支架的 第一卡扣和第一挡板之间,且装配板卡接在传感器支架的第二卡扣和第二挡板之间。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在传感器支架设置第一卡扣、第一挡板、第二卡扣和第二 挡板的情况下,电器盒与传感器支架的装配方案。将电器盒的开设装配孔的板体定义为装 配板,安装时,将传感器支架插入装配孔,当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穿过装配孔后,装配板卡 接在第一卡扣和第一挡板之间,并且卡接在第二卡扣和第二挡板之间,从而实现了传感器 支架与电器盒的可靠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蜗壳,蜗壳设有回风口,回风口朝向 电器盒,传感器支架朝向回风口。 在该设计中,空调器室内机的蜗壳具有朝向电器盒的回风口,当传感器具体为用 9 CN 111595474 A 说 明 书 6/11 页 于测量回风温度(即室温)的温度传感器时,将传感器支架固定在电器盒朝向回风口的一 侧,可令温度传感器稳定处在回风口附近,提高了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回风温度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 器支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感器组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室内机,因 而具有该传感器支架或该传感器组件或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在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2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3在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在对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管机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9在C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传感器支架,110连接部,111通槽,120第一探头部,121第一镂空孔,130第二探 头部,131第二镂空孔,140第一线体部,141第一挡板,142第一缺口,143第一安装孔,150第 二线体部,151第二挡板,152第二缺口,153第二安装孔,161限位通槽,162弹性限位卡,171 第一悬臂卡扣,172第二悬臂卡扣,200温度传感器,210探头,220线体,300传感器组件,400 风管机室内机,410外壳,420中隔板,430电机,440风机,450蜗壳,460电器盒,461装配板。
下载此资料需消耗2积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