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壳体,除尘器壳体的上方安装有引风机以及控制箱,除尘器壳体所围成的内部空间被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下部空间为除尘器主水箱,上部空间内安装有一排除雾板,上部空间的顶部出风口与引风机相连接;除尘器主水箱箱体  全部
背景技术:
水幕湿法除尘器主要是将含有尘粒的气体通过水浴、水淋的方式,使气体净化分 离,它具有处理气体能力大、不堵管、达标排放、不增加环保负担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 湿气体,因此经常作为打磨机、抛光机、抛丸机、喷砂机、砂带机、打磨台等产尘工艺及设备 的配套除尘产品。 现有水幕湿法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引风机的吸力把含有粉尘的气流高压送 入水幕除尘器内,水幕除尘器顶部设有高压喷头,当气流进入除尘器内时,气体从下向上流 动,而高压喷头会从上向下喷洒水幕捕集尘粒,由此形成的带尘水会回流到下部沉降水池 内,进行沉降分离,分离后的净水又再经过水泵送入除尘器内喷雾做循环利用。净化后的气 体从上部排气管排出。 上述这种水幕湿法除尘器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除尘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 这种让从下向上运动的气流与从上向下喷洒的水幕捕集尘粒的方式并不能够使水和气流 达到充分的融合,进而会导致一些细微粉尘无法去除,影响设备的除尘效果;第二,这种除 尘器要想形成循环体系,不仅需要设置引风机,还需另外设置水泵,大大增加了除尘过程中 的能耗。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水幕湿法除尘器的技术缺陷,是目前本领域内技术人员需要 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其具体技术方案 如下: 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壳体,所述除尘器壳体的上方安装 有引风机以及与所述引风机电性连接的控制箱,所述除尘器壳体所围成的内部空间被一水 平过滤孔板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空间为除尘器主水箱,上部空间内安装有一排除 雾板,所述上部空间的顶部出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相连接,所述引风机的排气管与外界连通; 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箱体靠上的位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主水箱进水口,所述主水箱 进水口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单向电磁阀;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正面下方位置 向外延伸安装有一个附水箱,所述附水箱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之间的隔板上设有若干个主 附水箱通孔;所述附水箱内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水位监测装置;所述除尘器主 水箱的两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通过一导流装置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内 部相连通,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相通的导流装置出口底部固定有一逐渐向里倾斜的倾斜 板,所述倾斜板的前后两端固定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前后内壁上,所述倾斜板远离所述 4 CN 111589248 A 说 明 书 2/6 页 导流装置出口的另一端与附水箱进水口相连接,相对的两个所述倾斜板共同组成连通所述 除尘器主水箱与所述附水箱进水口的引流水槽,所述引流水槽连接所述附水箱进水口的一 端还固定有一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网兜位于所述附水箱内;所述导流装置的底部与所述除 尘器主水箱的内壁之间留有供主水箱水流进入所述导流装置内的间隙; 所述水位监测装置控制所述除尘器主水箱内需达到的水位介于所述导流装置出 口的上下两端之间; 所述控制箱首先控制所述单向电磁阀开启,所述除尘器主水箱内的水位达到设定 的要求后所述单向电磁阀关闭;在所述单向电磁阀关闭的同时所述引风机启动,整个除尘 器在除尘的过程中所述单向电磁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通过进行结构上的创新设计,首先,在除 尘过程中无须用到水泵这一装置便可同样形成水流循环体系,大大降低了整个除尘器除尘 过程中的能耗;其次,本发明让夹带的气流与水流同时由下向上运动通过水平过滤孔板,并 在水平过滤孔板的上方形成一层水平水幕,使水和粉尘最终达到了充分的融合,不仅提升 了除尘效率,且该效率能提高到99%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做出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位于下方的曲面板、位于中间的S形板和位于上方的斜 面板;其中,所述曲面板与所述S形板均固定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前后内壁上且二者组成 一个入尘口宽、出尘口窄的粉尘通道,该粉尘通道的出尘口段还具有一向上爬坡的弧度;所 述曲面板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侧内壁之间留有供主水箱水流进入导流装置内的间隙;所 述S形板与所述除尘器主水箱的侧内壁直接连接;所述斜面板的前后两端固定于所述除尘 器主水箱的前后内壁上,剩余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与所述S形板共同连接到所述除尘器主水 箱的侧内壁上,另外一端与所述S形板远离所述除尘器主水箱侧内壁的另外一端相连接。 导流装置形成的粉尘通道入尘口宽、出尘口窄,也就是说,粉尘是从一个较大的空 间逐渐进入到一个较小的空间,并且这一较小的空间还需要经过一个弯道和一个向上爬坡 的弧度才能最终到达导流装置出口,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粉尘与水流能够在粉尘通道的出尘 口段得到充分的接触,进而达到一个初步融合的效果。 导流装置不仅与吸尘口相连通,其底部还与除尘器主水箱箱内相连通,而且除尘 前要求达到的水位线介于导流装置出口的上下两端之间,这样导流装置的内部空间初始状 态下便由底部的水和上层的空气组成;当引风机启动开始吸入粉尘时,导流装置内上部的 空气空间先被粉尘占据,同时在导流装置内部结构空间的引导下,粉尘强制与水进行融合, 然后从导流装置出口进入除尘器主水箱箱内并由下向上运动。 导流装置上部的斜面板与S形板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如此设计的目的是:S形 板顶部具有向下的凹槽,粉尘与水融合并进入到除尘器主水箱箱内后,水流会有一部分落 入凹槽内,这就必然就会使粉尘不断的积存到凹槽内,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除尘效果,有鉴 于此,本发明在S形板的上方固定了一个斜面板,斜面板将凹槽隔离在了封闭空间内,使水 流不至进入其内,斜面板上也不存在能够积存粉尘的空间,有效的克服了上述难题。另外, 斜面板的安装还能够提高整个导流装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水平过滤孔板上圆孔的孔径范围在2mm以上,优选为3mm。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兜上滤孔的孔径范围为20目-200目,优选为100目,具体根据 5 CN 111589248 A 说 明 书 3/6 页 实际粉尘粒径大小选择。 优选的,所述附水箱进水口位于所述附水箱的上方中间位置,所述主附水箱通孔 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位置处。 附水箱进水口位于附水箱的上方中间位置方便了其与倾斜板进行连接,同时,因 附水箱进水口处固定有过滤网兜,因此,本发明将用于连通除尘器主水箱和附水箱的主附 水箱通孔设置在了隔板的两侧位置处,让其尽量远离过滤网兜,以将经充分过滤的水经主 附水箱通孔重新回到除尘器主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上部空间的正面安装有一个观察窗。 观察窗不仅方便人们及时观察除尘器的运行状态,同时,人们还能通过打开观察 窗实现对水平过滤孔板和除雾板的及时清理。 优选的,所述除尘器壳体底部四周安装有地脚或者万向脚轮。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启动按钮以及水位报警器,水位报警器可以帮助人们 了解除尘器主水箱内的水位情况并辅助控制箱对相应结构实现控制。 优选的,所述主水箱进水口外接外部水源。 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外接外部设备或管道的吸尘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 通过创造性的在除尘器主水箱箱体内设置导流装置、引流水槽等,在除尘器主水箱箱体外 设置与其相连通的附水箱,并规定主水箱箱体的水位线,不仅让该湿法除尘器在没有水泵 结构的情况下也同样实现了水流的循环重复利用;而且,本发明湿法除尘器还让水流与粉 尘同时由下至上运动,在依次经过导流装置、水平过滤孔板这些结构后,大大强化了水雾雾 粒与含尘气体中粉尘融合,提高了对微细粉尘的捕获,降尘效果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后视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左视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右视图。 图5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俯视图。 图6附图为本发明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的仰视图。 其中,图中, 1-除尘器壳体;2-引风机;3-控制箱;4-水平过滤孔板;5-除雾板;6-单向电磁阀; 7-附水箱;8-主附水箱通孔;9-吸尘口;10-导流装置,101-曲面板,102-S形板,103-斜面板; 11-引流水槽;12-过滤网兜;13-水位监测装置;14-观察窗;15-万向脚轮。 6 CN 111589248 A 说 明 书 4/6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