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原料由车直接运输至场内直接送到传送带→进入打角机→滚笼→通过两条传送带分别运输把青豆和废料分离出来→进入风选机→振动筛→再次进入风选机→进入滚笼,去除不饱满的劣质产品,确保每粒圆润饱满→进入传送带‑ 全部
背景技术:
蔬菜速冻原理:速冻保藏将经过处理的蔬菜原料快速进行冷冻,然后在恒定的低 温下进行保藏的一种方法。原理冷冻就是将产品种的热量排除,使产品种的水变成固态的 冰晶体,这样使酶的活动慢慢减弱,由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抑制 微生物生长活动,这样产品可以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并保存了食品的新鲜色泽、风味、营养 成分。传统的速冻豆仁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其制备得的速冻豆仁风味不是特别好,综上所 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 工艺简单,制备得的豆仁色泽鲜艳,风味营养成分高,食用效果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由车直接运输至场内直接送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送入打角机进行脱皮处 理; 2、再进入滚笼进行二次脱皮,并通过两条传送带分别运输,把青豆和废料分离出 来,一条运送脱皮青豆,另一条运废料,废料装车运走; 3、将步骤2中的脱皮青豆送入具有除尘功能的风选机去除小型杂质,然后通过振 动筛再次去除杂质,再次进入风选机去除更小的杂质; 4、进入滚笼去除不饱满的劣质产品,确保每粒圆润饱满; 5、通过传送带送入大滚龙清洗; 6、通过杂质分离器再次去除杂质,并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罐杀菌及蒸熟,蒸熟 后进行清洗冷却;冷却后的豆仁通过设备震动去除多余水分; 7、再通过设备震动再次去除多余水分,防止变质,口感受到影响,然后进入速冻 机,在温度零下24℃以上进行速冻,最后进行包装。 所述的步骤1中通过车直接送到传送带,不占用仓库、不需储存,打角机通过搅拌, 给带皮青豌豆去皮,使得豌豆粒与皮能够分离开。 所述的步骤5中的大滚龙清洗是采用物理清洗方法,用设备带动水循环去除杂质, 通过浮力带出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加工速度快、干净、卫生;节约人工, 全部采用物理除杂法,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制备出的速冻豆仁能够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成分。 3 CN 111567611 A 说 明 书 2/2 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原料由车直接运输至场内直接送到传送带→进入打角机→滚笼→通过两条传送带分别运输把青豆和废料分离出来→进入风选机→振动筛→再次进入风选机→进入滚笼,去除不饱满的劣质产品,确保每粒圆润饱满→进入传送带‑ 全部
背景技术:
蔬菜速冻原理:速冻保藏将经过处理的蔬菜原料快速进行冷冻,然后在恒定的低 温下进行保藏的一种方法。原理冷冻就是将产品种的热量排除,使产品种的水变成固态的 冰晶体,这样使酶的活动慢慢减弱,由酶所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也变得十分缓慢,从而抑制 微生物生长活动,这样产品可以在低温下长期保存,并保存了食品的新鲜色泽、风味、营养 成分。传统的速冻豆仁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其制备得的速冻豆仁风味不是特别好,综上所 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方法, 工艺简单,制备得的豆仁色泽鲜艳,风味营养成分高,食用效果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速冻豆仁的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由车直接运输至场内直接送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送入打角机进行脱皮处 理; 2、再进入滚笼进行二次脱皮,并通过两条传送带分别运输,把青豆和废料分离出 来,一条运送脱皮青豆,另一条运废料,废料装车运走; 3、将步骤2中的脱皮青豆送入具有除尘功能的风选机去除小型杂质,然后通过振 动筛再次去除杂质,再次进入风选机去除更小的杂质; 4、进入滚笼去除不饱满的劣质产品,确保每粒圆润饱满; 5、通过传送带送入大滚龙清洗; 6、通过杂质分离器再次去除杂质,并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罐杀菌及蒸熟,蒸熟 后进行清洗冷却;冷却后的豆仁通过设备震动去除多余水分; 7、再通过设备震动再次去除多余水分,防止变质,口感受到影响,然后进入速冻 机,在温度零下24℃以上进行速冻,最后进行包装。 所述的步骤1中通过车直接送到传送带,不占用仓库、不需储存,打角机通过搅拌, 给带皮青豌豆去皮,使得豌豆粒与皮能够分离开。 所述的步骤5中的大滚龙清洗是采用物理清洗方法,用设备带动水循环去除杂质, 通过浮力带出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加工速度快、干净、卫生;节约人工, 全部采用物理除杂法,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制备出的速冻豆仁能够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成分。 3 CN 111567611 A 说 明 书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