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吞咽障碍姿势调整装置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具,公开了一种吞咽障碍姿势调整装置,包括倚靠装置和调节机构,所述的倚靠装置包括背靠基座、连杆和可活动的头靠基座,所述连杆呈弯折结构,其一端与背靠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头靠基座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连杆  全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很多疾病会出现吞咽障碍,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 病、放射性  脑病、脑外伤等;颅神经病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运动性神经元病、吉兰一巴雷 综合征等。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随意性舌肌运动开始时间延迟,与吞咽相关的肌肉 协调性运动功能降低。现有技术中临床上还没有专门的吞咽障碍姿势调整装置设备,只是 依靠病床的升降和枕头来完成体位的调整,这样的体位调整很难保证吞咽障碍患者处于正 确体位及达到辅助吞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吞咽障碍姿势调整装置。 本发明解决的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门的吞咽障碍姿势调整装置设备,只是依靠 病床的升降和枕头来完成体位的调整,这样的体位调整很难保证吞咽障碍患者处于正确体 位及达到辅助吞咽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倚靠装置和调节机构,所 述的倚靠装置包括背靠基座、连杆和可活动的头靠基座,所述连杆呈弯折结构,其一端与背 靠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头靠基座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安装 在连杆上并沿着连杆上下移动。 本装置为患者的头部和背部的提供了支撑,头部的位置影响吞咽的效果。因此通 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为患者调整下颌与胸骨之间的距离。同时本装置还适应患者坐和卧的 状态。利用调节装置调整躯干姿势及头颈等部位的姿势调整,可使患者吞咽通道的走向、腔 径大小和喉、舌、杓状软骨等吞咽器官组成结构的位置改变和移动,从而避免误吸和残留, 消除呛咳等症状,效果立竿见影,使吞咽障碍患者保持良好姿势训练及安全的体位下进食。 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靠基座呈弯曲的弧形板,所述头靠基座相反于弯曲方向的侧 壁上设有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支撑滑座,所述的支撑滑座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支撑 滑座以连杆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滑座的中间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为矩形 孔结构,所述矩形孔结构沿着支撑滑座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矩形孔结构的内壁设有滑槽; 所述背靠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凹陷结构,下表面为光滑平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套环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左侧安装架和 右侧安装架,所述的左侧安装架和右侧安装架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L”型的缺口;所述的套 环包括套环本体和定位块,所述的套环本体和定位块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定位块安装于左 侧安装架和右侧安装架之间,所述的套环本体位于由“L”型的缺口拼接形成的凹口处。 再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安装架和右侧安装架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 的位置与支撑滑座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块装嵌在矩形孔结构处;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 4 CN 111603293 A 说 明 书 2/5 页 支撑滑座的矩形孔结构的高度相适配;所述限位块的宽度与矩形孔结构的深度相适配;所 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的第一限位块和第 二限位块平行设置于左侧安装架的侧壁上,所述的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平行设置于右 侧安装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四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均以套环本 体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 块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矩形孔结构的长度。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的上下两端 面上均设有卡块,所述矩形孔结构上的滑槽宽度与卡块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安装架、右侧安装架上设有螺纹孔,套环的定位块上设有穿 孔,所述左侧安装架和右侧安装架的侧边还安装有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的 第一挡板与左侧安装架相邻,所述的第二挡板与右侧安装架相邻,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 挡板上也设有螺纹孔;所述左侧安装架、右侧安装架、定位块和挡板利用调节螺杆连接,所 述的调节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挡板、左侧安装架、定位块、右侧安装架和第二挡板,所述的调 节螺杆分别与左侧安装架、右侧安装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本体上相对于定位块的侧壁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其中两 个相对的端面相互贯通,一个端面为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与开口相对的端面设有挤压 片,所述的挤压片与套环本体是一体结构,所述开槽处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 定位杆和套于定位杆上的偏心锁块,所述的定位杆固定在开槽相对的两侧壁的中心线上, 所述开槽的两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卡块,所述的限位卡块位于开槽的开口端面。 所述背靠基座上表面的凹陷结构处安装背部垫块,所述头靠基座弯曲方向的侧壁 上安装头部垫块;所述背靠基座的上表面包括中间段和弯折段,所述的弯折段设于中间段 两侧;所述弯折段与中间段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40°~150°。 所述的连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的背靠基座与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头 靠基座利用调节机构安装在上杆,所述的上杆与下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0°~140°;所述弧 形板两端部的连线所在的与上杆平行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弧形板的一端部与弧形板弯 曲的最低点的连线所在的与支撑滑座上表面垂直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的第一平面与第 二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尺寸刻度,所述支撑滑座的上表面也设 有第二尺寸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身高等,设置个体化的高度和角度,保证下颌与胸 骨距离为7cm,达到最理想的吞咽效果; 2、背靠基座和头靠基座的结构设计有助于压力的分散,头部垫块和背部垫块采用医用 及民用的优质的极细纤维材料高性能弹性垫,便于清洗,消毒,具有良好的通气性; 3、头靠基座的弧形板设计有助于头部与肩胛骨保持30度前倾屈曲位,缓和颈部肌群紧 张, 防止吞咽时误吸的发生; 4、头靠基座可以沿着调节机构进行旋转,可以设置病人的侧卧位支撑,侧方位置吞咽, 适用于一侧舌肌和咽肌麻痹(同侧口腔和咽部有残留)患者; 5 CN 111603293 A 说 明 书 3/5 页 5、在治疗吞咽障碍方面,本装置的颈部控制训练改变进食的颈部姿势,促进颈部神经 肌肉本体感觉恢复,姿势控制训练使用牵拉反射和施加阻力,可以提高α、γ运动神经元的 活动,促进颈部肌肉活动活动并增加肌力,起引导和促进吞咽作用,显著改善、解除吞咽障 碍的症状,有效预防误吸、窒息发生,显著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补 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6、本装置造价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如各个等级医院、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家庭中 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头靠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背靠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之头靠基座俯视图。 图中:1.背靠基座;10.背部垫块;11.凹陷结构;12.中间段;13.弯折段;2.连杆; 20.  第一尺寸刻度;21.下杆;22.上杆;3.挡板;30.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4.调节机构; 40.偏心锁块;41.挤压片;42.定位杆;43.套环本体;44.定位块;45.开槽;450.限位卡块; 46.右侧安装架;47.左侧安装架;48.缺口;49.限位块;490.第一限位块;491.第二限位块; 492.第三限位块;493.第四限位块;494.卡块;495.螺纹孔;496.穿孔;5.调节螺杆;6.头靠 基座;60.头部垫块;61.第二尺寸刻度;7.支撑滑座;70.矩形孔结构;71.滑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