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好方法网

一种高效安全的管母线静触头


技术摘要:
一种高效安全的管母线静触头。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安全的管母线静触头。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证电流安全传输的高效安全的管母线静触头。本发明在工作中,将管母线连接在两个母线抱夹内,铜管连接在两个铜管抱夹内,由于母线抱夹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  全部
背景技术:
管母线静触头是高压输变电开关的关键部件,高压开关的接通和断开依靠其实 现,其使用寿命决定了高压开关的寿命,进而决定着高压输变电网的安全运行。 静触头工作时,依靠自身刚性产生对动触头的压紧力,因此,静触头零件除要求较 高的导电率外,还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刚度。随着输变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输送容量的 加大,高压开关触头类零件的传统成形工艺已不能满足高压开关行业对零件性能的要求。 原来的阻尼柔性采用并沟方法连接导线,接触电阻大,电能损耗也大,接触点容易由于接触 不良而发热,降低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证电流安全传输的高效安全的管 母线静触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管母线,还包括铜管、两个环形导线圈、两个铜管抱夹 和两个母线抱夹, 所述管母线连接在两个母线抱夹内, 所述铜管连接在两个铜管抱夹内, 所述母线抱夹、环形导线圈和铜管抱夹分别一一对应,所述环形导线圈位于母线抱夹 和铜管抱夹之间; 所述环形导线圈包括一对对称的半圆形导线,所述母线抱夹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下 沉孔,所述铜管抱夹的顶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沉孔,所述半圆形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 在下沉孔和上沉孔内。 还包括两个环形导线圈, 所述母线抱夹的底部设有两对下沉孔,铜管抱夹的顶部设有两对上沉孔,使得母线抱 夹和铜管抱夹之间设有两个环形导线圈。 还包括两个可调间隔棒组,所述可调间隔棒组设在母线抱夹和铜管抱夹之间的两 个环形导线圈之间; 所述可调间隔棒组包括两个调节间隔棒,所述调节间隔棒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 顶面设有锯齿槽,另一端设有夹持板, 所述锯齿槽的中间设有长条形槽孔,所述夹持板的外侧设有两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 与环形导线圈一一对应; 两个调节间隔棒相对设置, 两个板体的锯齿槽相啮合,两个锯齿槽中间的长条形槽孔相对应、用于放置螺栓; 两个夹持板上的两个夹持槽分别用于放置环形导线圈。 3 CN 111614044 A 说 明 书 2/4 页 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板体和夹持板之间。 还包括两个夹持盖板,所述夹持盖板与夹持板一一对应,所述环形导线圈位于夹 持盖板和夹持板之间; 所述夹持板的中间设有连接孔一,所述夹持盖板上设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一与连 接孔二对应、用于放置螺栓。 还包括若干间隔棒,若干间隔棒呈环形均布连接在母线抱夹和铜管抱夹之间的两 个环形导线圈上; 所述间隔棒包括间隔棒主体和间隔棒盖板,所述间隔棒主体和间隔棒盖板的相对面分 别设有容置槽,所述环形导线圈位于间隔棒主体和间隔棒盖板之间的容置槽内,所述间隔 棒主体和间隔棒盖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铜管的表面设有镀银层。 所述铜管抱夹的内表面设有镀银层。 所述半圆形导线采用铝合金导线。 本发明在工作中,将管母线连接在两个母线抱夹内,铜管连接在两个铜管抱夹内, 由于母线抱夹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下沉孔,铜管抱夹的顶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上沉孔,便 于将环形导线圈中的半圆形导线两端焊接在下沉孔和上沉孔内,使得母线抱夹、环形导线 圈和铜管抱夹形成整体,可有效地保证电流传输(同时,没有接触电阻); 设置四根铝合金半圆形导线,保证了管母线静触头的刚性和阻尼性能;这样,可以高效 安全的保证开关设备的运行,保证输变电的安全运行。 本发明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母线夹体、半圆形导线和铜管夹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调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母线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铜管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管母线,2是铜管, 3是环形导线圈,30是半圆形导线, 4是铜管抱夹,41是铜管夹体,42是上沉孔, 5是母线抱夹,51是母线夹体,52是下沉孔, 6是可调间隔棒组,60是调节间隔棒,61是锯齿槽,62是夹持板,620是夹持槽,621是连 接孔一,63是长条形槽孔,64是加强筋,65是夹持盖板, 7是间隔棒,71是间隔棒主体,72是间隔棒盖板。 4 CN 111614044 A 说 明 书 3/4 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