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级余压回收装置和海水处理系统,属于流体余压能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形成有主腔室和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腔室两侧的副腔室,所述主腔室和所述副腔室连通,所述主腔室内设有双杆活塞,且所述双杆活塞的两端活塞杆分别向两侧所述副腔室延 全部
背景技术:
在流体余压能回收的技术领域,有许多的涉及到高压流体的减压和低压流体的升 压过程,在低压流体增压时,需要借助专门的外来设备并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完成。在高压流 体被减压排放时,直接地泄压又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于是对高压流体的余压能回收,在实际 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余压回收装置主要分为外驱型和自驱型两种,外驱型通过精准控制可以达 到较高的效率,而在自驱型领域的装置往往效率较低。但是成本方面,外驱型装置不占优 势,所以主要用于大型化的海水淡化设备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级余压回收装置和海水处理系统,余压回收效率 高,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单级余压回收装置,其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形 成有主腔室和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腔室两侧的副腔室,所述主腔室和所述副腔室连通, 所述主腔室内设有双杆活塞,且所述双杆活塞的两端活塞杆分别向两侧所述副腔室延伸; 所述主腔室的两侧用于交替进入高压流体,两侧所述副腔室均连通低压流体,进入所述主 腔室一侧的高压流体推动所述双杆活塞在所述主腔室内向另一侧运动,将所述高压流体的 能量交换给另一侧所述副腔室的低压流体。 可选地,所述缸筒包括主缸和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主缸两侧的副缸,所述主腔室 位于所述主缸内,所述副腔室位于所述副缸内;所述双杆活塞包括活塞头和两个对称设置 的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主腔室内,两个所述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活塞头连接并 延伸至对应所述副腔室内。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副缸上的盘式转动阀,所述主缸的两侧端面 均圆周分布有多个流体进口和多个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主 腔,且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周向交替设置,所述盘式转动阀上设有与所述流体进 口或所述流体出口对应设置的阀口,通过转动所述盘式转动阀,以交替打开或关闭所述流 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 可选地,所述进流体进口和所述出流体出口的数量均为三个,相邻所述进流体进 口和所述出流体出口之间的夹角为60°。 可选地,所述盘式转动阀和所述流体进口、所述流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副腔室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副腔室连通外界的一端设有限压阀, 3 CN 111608966 A 说 明 书 2/6 页 所述限压阀与所述副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周壁上设有回流环,所述回流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远离所 述活塞头的端部,所述副缸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延伸至所述副缸远离所述主缸的一 端用于连通低压流体,所述回流槽与所述副腔室连通,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回流环具有连通 的状态,以对所述副腔室内泄压。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盘式转动阀连接的动力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 动力组件电连接;所述副腔室连通外界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流量感应器, 用于感应从所述副腔室排出的低压流体的流量,并将所述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 制器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盘式转动阀转动。 可选地,所述活塞头的外周套设有活塞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海水淡化装置、淡水装置 和上述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的出水口和所述单级余压回收装置的主腔 室连通,用于向所述单级余压回收装置提供高压海水;所述淡水装置和所述单级余压回收 装置的副腔室连通,用于向所述单级余压回收装置提供低压淡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和海水处理系统,缸筒内形成有主腔室和 分别对称设置在主腔室两侧的副腔室,主腔室和副腔室连通,主腔室的两侧用于交替进入 高压流体,主腔室内设有双杆活塞,双杆活塞的两个活塞杆对称设置,且双杆活塞的两端分 别向两侧副腔室延伸。当主腔室左侧进入高压流体时,高压流体推动双杆活塞向右运动,双 杆活塞对副腔室内的低压流体进行加压,将左侧进入的高压流体的能量交换给右侧副腔室 内的低压流体,完成压力交换,达到对高压流体泄压,同时又利用高压流体的高压对低压流 体进行加压,实现高压流体的余压能回收和利用;当高压流体从主腔室右侧进入时,推动双 杆活塞向左运动,实现对左侧副腔室内的低压流体加压,往复循环。通过双杆活塞运动,高 压流体的高压能被消耗,通过高压流体的余压实现自驱式压力交换,把高压流体能量交换 给低压流体,对高压流体降压的同时,利用高压流体的高压给低压流体加压,提升了余压回 收效率,且成本也低于外驱型余压回收装置,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制造、维护成 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的缸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级余压回收装置的双杆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标:1-限压阀;2-回流槽;3-副腔室;4-流体进口;5-盘式转动阀;6-活塞 环;7-流体出口;8-回流环;9-活塞头;10-主腔室;11-活塞杆;12-主缸;13-副缸。 4 CN 111608966 A 说 明 书 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