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该文件描述了用于减少液体溢漏的装置和方法,比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孔的流体联接装置,一个或多个孔在流体联接装置断开时减少溢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孔设计成具有增加流体联接装置的内部空间内的液体将需要暴露于以便经由一个或多个孔从内部空间溢漏的加速水平 全部
背景技术:
允许两个或更多个部件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流体处理部件是众所周知的。流体联接 通常包括允许凸部件和凹部件快速连接或断开的特征,并且可以包括选择性地阻止或允许 流体流过联接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阀部件。尽管各种流体联接可以允许选择性地关闭以停止 流动,例如当联接断开时,但联接壳体中存在的一些残留流体可能从联接的断开端溢漏。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流体处理装置和方法,其构造为减少从流体处理部件的 开口端溢漏的可能性。例如,本文所述的一些流体联接装置可以减少与配合装置的使用断 开后在联接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存在的流体溢漏。可以防止存在于这样的内部体积中(例如 在密封件和一个或多个孔之间)的流体通过流体联接部件孔和流体联接部件的开口端逸 出。这样,可以减少材料损失、污染和与溢漏有关的成本。另外,可以有利地减少空气进入内 部体积以代替溢漏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流体联接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密封表面以及 在孔与密封表面之间的内部体积。孔的尺寸、形状和构造可以易于允许流体在流体联接装 置处于连接构造时流过流体联接装置,而在处于断开构造时则减少流体从流体联接装置的 开口端溢漏。尽管使用流体联接装置的情况来提供示例,但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防溢漏概 念可以在其他流体处理部件情况中实现,比如但不限于汲取管、滴管、奶嘴、喷嘴、管、管道、 阀、接头等。 在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提升阀组件,包括第一联接主体构件,其构造成 与第二联接主体构件配合,以及第一阀组件。第一联接主体构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 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具有与纵向轴线正交测量的内径 (Dbody)和横截面积(Abody)。第一阀组件设置在内部空间内。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关闭构件, 其具有前端区域、后端区域、靠近前端区域的活塞头和靠近后端区域并且与活塞头间隔开 的密封表面。第一阀组件还包括活塞头,其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一个或 多个孔限定总开口横截面积(Aapertures)。每个孔具有最大主尺寸(daperture)。最大主尺寸 (daperture)是一个或多个孔中的每个的远侧之间的最大尺寸。第一阀组件还包括内部体积, 其由第一联接主体构件的在活塞头和密封表面之间的内部空间限定。第一关闭构件可在关 8 CN 111601997 A 说 明 书 2/19 页 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在关闭位置,密封表面防止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 流体连通,在打开位置,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于流体连通。其中,0 .2*(d critical)< ( d a p e r t u r e ) < 1 . 0 * ( d c r i t i c a l ) 。( d c r i t i c a l ) 根 据 下 式 确 定 : 其中,γ是以N/m为单位 的第一联接主体构件中的流体的表面张力,ρ是以kg/m3为单位的流体的密度,θr是限定在流 体和其中一个孔的一侧之间的后退角且g是重力常数9.81m/s2。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提升阀组件。该防溢漏提升阀组件包括:(i) 凸联接主体构件,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凸内部空间; (ii)凹联接主体构件,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凹内 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具有与纵向轴线正交测量的在6mm至72mm之间的内径(Dbody)和横截面 积(Abody);以及(iii)阀组件,其设置在凹主体内部空间内。阀组件包括:(a)第一关闭构件, 其具有前端区域、后端区域、靠近前端区域的活塞头和靠近后端区域并且与活塞头间隔开 的密封表面,该活塞头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一个或多个孔限定总开口 横截面积(Aapertures),并且每个具有最大主尺寸(daperture),该最大主尺寸(daperture)是每个 孔的远侧之间的最大尺寸,和(b)第一内部体积,其由凹联接主体构件的在活塞头和密封表 面之间的内部空间限定。第一关闭构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在关闭位 置,密封表面防止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打开位置,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处于流体连通。其中,2mm<(daperture)<5mm并且0.4*(Abody)<(Aapertures)<0.9*(Abody)。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装置。该防溢漏装置包括流体主体构件,其限 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具有与纵向轴线 正交测量的内径(Dbody)和横截面积(Abody)。流体主体构件包括限定总开口横截面积 (Aapertures)的一个或多个孔,并且每个具有大小确定为防止通过孔溢漏的最大主尺寸 (daperture)。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阀组件。该防溢漏阀组件包括:第一主体构 件;第二主体构件,其构造成与第一主体构件连通并且限定纵向轴线和由内侧壁限定的内 部空间;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主体构件以在第一和第二主体构件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装 置;以及用于当第二主体构件与第一主体构件断开时将流体保持在第二主体构件中的装 置。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防溢漏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联接主 体构件联接至第二联接主体构件,该第一联接主体构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内侧壁限定的内 部空间,第一联接主体构件包括用于当第二联接主体构件与第一联接主体构件断开时将流 体保持在第二联接主体构件中的装置;使流体穿过第一和第二联接主体构件;以及断开第 一和第二联接主体构件。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提升阀流体联接装置,包括:(a)第一联接主 体构件,其构造成与第二联接主体构件配合,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口与相对的第二 端口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内部空间;以及(b)第一提升阀组件,其设置在内部空间内。提升 阀组件包括第一关闭构件,其具有前端区域、后端区域、靠近前端区域的活塞头和靠近后端 9 CN 111601997 A 说 明 书 3/19 页 区域的密封表面。第一关闭构件在内部空间内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在 关闭位置,密封表面防止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打开位置,第一端口和第 二端口处于流体连通。活塞头限定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其中一个或多个孔 中的每个由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唇限定。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溢漏提升阀流体联接装置,包括:(1)第一联接主 体构件,其构造成与第二联接主体构件配合,并限定纵向轴线和由第一端口与相对的第二 端口之间的内侧壁限定的内部空间;以及(2)第一提升阀组件,其设置在内部空间内。提升 阀组件包括第一关闭构件,其具有前端区域、后端区域、靠近前端区域的活塞头和靠近后端 区域的密封表面。第一关闭构件在内部空间内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在 关闭位置,密封表面防止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在打开位置,第一端口和第 二端口处于流体连通。活塞头限定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一个或多个孔中的 每个由环形纵向突出壁部分限定。 本文描述的装置、系统和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首先,具有如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孔的联接主体构件可以将流体保持在联接主体构件 内,并减少流体从开口端逸出或溢漏的可能性。第二,本文所述的孔可以表现出期望的流体 保持特性而没有过度的流动限制。孔可以具有足够大的尺寸和总开口面积,其允许足够的 流量通过流体联接,而不会产生过多的流动阻力,同时表现出期望的流体保持(防溢漏)特 性。第三,本文所述的孔允许联接主体构件具有任何合适尺寸的内部体积,例如为了增强阀 性能所期望的。可以选择内部体积和其他几何特征以优化阀性能,而不会增加当联接主体 构件断开时可能溢漏的流体量。 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述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的细节。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根 据权利要求书,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进一步提供本描述,其中在若干视图中,相似的结构由相似的标号表示, 并且其中: 图1A示出了处于连接构造的示例性第一和第二联接主体构件的局部透视剖视图。 图1B示出了示例性第一联接主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1C示出了示例性第二联接主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2A示出了具有凹第一端的示例性联接主体构件的局部透视剖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A的示例性联接主体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A-3C示出了具有多个阀孔的示例性流体联接关闭构件(阀)。 图4示出了具有凸第一端的示例性联接主体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出了处于连接构造的示例性联接主体构件的透视剖视图。 图6示出了使用流体联接装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具有相等直径和不同长度的一组管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具有相等长度和不同直径的一组管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用于测量液体从具有单个开口端的管中溢漏的加速度的测试装置的透 视图。 10 CN 111601997 A 说 明 书 4/19 页 图10示意性地描绘了经受纵向方向加速度的具有单个开口端的液体填充管的纵 向横截面。 图11示意性地描绘了经受纵向方向加速度的具有单个开口端的另一液体填充管 的纵向横截面。 图12是在沿着图9的旋转测试装置的长度的各个位置处测量的临界加速度(发生 液体溢漏时)的图。 图13是具有各种长度(具有一致的直径和壁厚度)的管的临界加速度(发生液体溢 漏时)的图。 图14是具有各种直径(具有一致的壁厚度和长度)的管的临界加速度(发生液体溢 漏时)的图。 图15是包含水、乙二醇和乙醇(具有一致的长度、直径和壁厚度)的管的临界加速 度(发生液体溢漏时)的图。 图16示出了具有相等长度、相等内径和不同壁厚度的一组管的透视图(在管的端 部处)。 图17是包含水、乙二醇和乙醇的图16的管的临界加速度(发生液体溢漏时)的图。 图18是示出具有五种不同类型的阀孔的流体联接装置的照片。 图19是比较图18的流体联接装置的临界加速度(发生液体溢漏时)的图。 图20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1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另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2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另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3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另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4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另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5是设计成增加临界加速度的另一类型孔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6-28是包括非圆形开口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 图29-31是包括多个圆形开口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 图32是具有双叶片设计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 图33是具有三叶片设计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 图34是具有四叶片设计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 图35是具有六叶片设计的示例流体处理部件的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