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造石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瓷片砂、瓷片粉、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偶联剂和颜料作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重量配比,最终制得所述人造石的压缩强度高(≥160MPa)、耐磨性能好(磨损率≤6×10‑3g/cm2),弯曲性能好,瓷质剔透性好,产品 全部
背景技术:
人造石通常是指人造石实体面材、人造石石英石、人造石岗石等。人造石类型不 同,其成分也不尽相同。人造石英石是由质量比为90%左右的石英石骨料及石英石粉末和 10%左右的其他添加剂粉末组成,如颜料、树脂、活性因子、添加剂等。经过充分混合搅拌, 真空高压振动压制,常温固化,定厚打磨抛光等工序制得。 因为人造石英石均是采用树脂粘合的,树脂的耐磨性低于传统瓷砖,为此人们致 力于研究提高人造石英石耐磨性的配方,普遍采用添加高硬度填料,如碳化硅微粉、金刚砂 或者是添加耐磨纤维,这种方式虽然起到了增强耐磨性的作用,但是对石英石表面轻微磨 损的抵抗力并不强,而表面轻微磨损产生的微磨痕很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而且清洁不 方便。 近20年来,陶瓷行业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阶段,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使 用,陶瓷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产量猛增的同时,陶瓷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数 据显示,我国废弃陶瓷垃圾达千万吨,特别是景德镇瓷都,如此大量的陶瓷废品不仅是对资 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已经不是简单填埋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经 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料为资 源,成为了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度高、耐磨性好的人造 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人造石的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弯曲性能好,瓷质剔透性好,产 品品质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造石,原料组分包括: 粒径为40-69目的瓷片砂,18-33重量份; 粒径为70-120目的瓷片砂,18-20重量份; 粒径为400目的瓷片粉,15-30重量份; 粒径为1250目的瓷片粉,1.8-2.2重量份; 不饱和聚酯树脂,12-16重量份; 固化剂,0.1-0.3重量份; 偶联剂,0.05-0.15重量份; 颜料,0.5-1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石的原料组分为: 粒径为40-69目的瓷片砂,33重量份; 4 CN 111548053 A 说 明 书 2/7 页 粒径为70-120目的瓷片砂,20重量份; 粒径为400目的瓷片粉,30重量份; 粒径为1250目的瓷片粉,2重量份; 不饱和聚酯树脂,14重量份; 固化剂,0.2重量份; 偶联剂,0.1重量份; 颜料,0.7重量份。 进一步地,原料组分还包括:32-38重量份的石英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砂的具体组成为: 粒径40-69目石英砂、粒径70-120目石英砂、粒径400目石英粉按照质量比12-18: 8-12:12-18组成的混合物。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英砂的具体组成为: 粒径40-69目石英砂、粒径70-120目石英砂、粒径400目石英粉按照质量比15:10: 15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 脂、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乙 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KH570、道康宁Z-6121硅烷偶联剂、Silquest A- 174NT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颜料为钛白粉和/或氧化铁。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石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均化处理:取瓷片砂、瓷片粉、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偶联剂和颜料,分别进 行均化处理,得到均化后的各物料; (2)搅拌混合:将步骤(1)均化后的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料; (3)预制体制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压处理,制得预制体; (4)固化:将所述预制体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定型、固化完全,得到毛坯件; (5)磨削、抛光:对所述毛坯件进行磨削、抛光后,制得所述人造石产品。 步骤(3)中,真空度为≦-0.098MPa,所述加压方式为震动冷压,压力为≧7T/m2; 步骤(4)中,进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5-95℃,进行所述加热的时间为85-95min。 本发明所述的人造石,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瓷片砂、瓷片粉、不饱和聚酯树脂、固 化剂、偶联剂和颜料作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重量配比,最终制得所述人造石的压缩强度高(≥ 160MPa)、耐磨性能好(磨损率≤6×10-3g/cm2),弯曲性能好,瓷质剔透性好,产品品质高。所 述人造石的抗菌性能好,能适用于食品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5 CN 111548053 A 说 明 书 3/7 页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不同人造石样品的位移载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