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源中蓝光危害的评估方法,简单来讲,当视频源用色彩空间RGB表示时,就把每帧各像素的B值相加,除以此帧总像素,求得此帧的平均值,再对视频源的时长进行积分(累加),所得的值便可反映整个视频源的蓝光危害程度。显然,也可给出每段视频源的蓝光危 全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围绕人眼的“非视觉功能(Non-Visual Effects of Light)”的研究日益 深入,蓝光危害已远超出“视觉功能”的范围。当前形势是:在“视觉功能”方面,我国近十年 的“近视防治”可以讲是完败,这可能意味着方向错误;在“非视觉功能”方面,夜间光线中的 蓝光通过影响“褪黑素”及“皮质醇”等人体最基本激素分泌而导致“性早熟”、“乳腺癌”、“糖 尿病”、“肥胖症”的现象,正引起广泛重视;光的这种影响也是通过眼睛,但看不见,所以称 为非视觉,其影响的峰值在蓝光区域,这才是更重要的蓝光危害,2019年10月,CIE(国际照 明委员会)再次就光的非视觉效应,倡导全人类“在正确的时间照正确的光线”,夜间正确的 光线其实是“黑暗”。 随着中国引领全球5G发展,随着万物互联,国人乃至全人类正变得起来越“手机 控”或“屏控”。经测得各式LED背光屏在白平衡时,蓝光含量大都是烛光的16倍,故这里面传 输的视频信号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大家重视,而目前并没有对视频信号中的蓝光 含量进行管控,比如一些少儿动画节目,往往画面又白又亮,颜色越白,含蓝光越多!虽然屏 的亮度是观点可调的,但蓝光含量的相对值则是视频源本身决定的。 描述视频源的颜色通用RGB(红绿蓝)或YUV(亮度及色坐标的UV值)这两种色坐标 表示,两种色坐标的转换公式如下: R=Y 1.14V G=Y-0.39U-0.58V B=Y 2.03U 本申请主要采用RGB色坐标,用蓝光B值代表蓝光危害。视频的每一帧图像由各像 素组成,分成行列,可用矩阵表示。这一帧的蓝光量是各像素B值的累加再乘以这一帧的播 放时间,而整个视频源播放后的蓝光总量就是所有帧蓝光含量的累加。 目前视频源在解压播放过程中,其数据流包含每帧,每像素点的RGB信息,若能读 取视频源数据流中的B值,并进行时间积分(累加),就能得到整个视频源的蓝光危害值。为 方便起见,还可求得对播放时间的平均值,此平均值更能直观反映视频源中的蓝光危害程 度,而蓝光危害总量取决于播放或观看时间。若再进一步,若一个视频源被很多人观看,其 造成的社会蓝光危害量还要乘以观众人数。如此,以后的视频制作,大家就不能为所欲为, 一些广告片,也要考虑对观众的蓝光危害,也即任何视频源天生都带有蓝光危害隐患。 目前视频源(含图像)有多种格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格式工厂(Format Factory)是多功能的多媒体格式转换软件,它可以实现大多数视频间、及图像间不同格式 之间的相互转换。格式视频包括:MP4、AVI、3GP、WMV、MKV、VOB、MOV、FLV、SWF、GIF;图像格式 包括:JPG、PNG、ICO、BMP、GIF、TIF、PCX、TGA等。所以,本申请所谓的视频源,还包括图像,如 PPT之类的。 4 CN 111586399 A 说 明 书 2/5 页 目前流行的编程软件Python及其巨大的涉及视频编程的ffmpeg库可用于完成本 发明。 若不想编程,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VGA中截取蓝光信号,通过A/D转换,变成蓝 光危害的数字信号,然后对时间进行累加或积分,就得到视频源的蓝光危害总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量估算视频源中蓝光危害程度的方法,视频源也包括 图像如PPT的,从而为影视制作、互联网教学、多媒体学习、VR及万物互联、短视频直播、广告 制作增加光健康规则,唤起民众光健康意识,最终达到将视频源中的蓝光危害在设计制作 时就降低到最低程度,其中视频源包括数字视频源、模拟源及图像,即包含动态或静止显示 画面。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定量估算视频源中蓝光危害程度的方法,包括两 种技术方案:方案1是纯软件方法,方案2是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方案1,纯软件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将视频源转换成MPEG视频格式。常用频源的格式有:MP4、AVI、3GP、WMV、MKV、 VOB、MOV、FLV、SWF、GIF;可通过“格式工厂”(Format Factory)多功能的多媒体格式转换软 件来实现相互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统一转成MP4形式;另外,显示图像时,图像格式有:JPG、 PNG、ICO、BMP、GIF、TIF、PCX、TGA等。它们之间也可通过“格式工厂”进行转换,图像的蓝光含 量也是由各像素组成。 S2:选用python编程语言,导入其视频处理库ffmpeg,获取待测视频源像素格式、 长度及像素的矩阵行列信息;为后面设置矩阵指针服务并了解整个视频的长度;在本方案 中,提取的蓝光危害程度和视频源的像素多少无关,最后要对每帧的像素进行平均;换句话 讲,本方案不考虑显示屏的尺寸及屏的整体亮度调节,本方案关心的是视频源的相对蓝光 危害程度,即约定所有像素的蓝光成份叠加后,除以总像素便定义了这一帧的相对蓝光危 害程度。 S3:导入视频处理库ffmpeg库及矩阵处理numpy库,读取视频文件,解码并转换视 频到RGB24空间;在本技术方案中RGB三原色各用8位二进制表示,即每种颜色分成256种色, RGB三种共需24位二进制表示。矩阵元的指针由帧、像素行、像素列组成,内容即RGB值。 S4:将解码输出的RGB24格式视频信息转换到numpy矩阵;读取视频数据流,并依次 序放入矩阵。 S5:提取矩阵元RGB24中的蓝光(8位),对每帧所有像素(矩阵元)进行累加,即得这 一帧的总蓝光强度;在本技术方案中,一边读取数据流,一边进行处理,计算每一帧的蓝光 平均强度,也即对像素进行平均。 S6:再乘以这一帧的播放时间,然后对所有帧进行累加,即得整个视频源的蓝光危 害相对程度;若对某段视频进行分时统计,也能给出播放过程中,累计的蓝光危害相对程度 及即时蓝光危害相对程度;观众所经受的绝对蓝光危害程度还取决于屏的大小,观看距离; 故在此申请中,只考虑蓝光危害的相对程度。 为了确定蓝光危害程度的相对值,以上步骤同样适合统计红光及绿光成份的强度 值。 5 CN 111586399 A 说 明 书 3/5 页 方案2,即软硬件相结合方案的说明: 目前所有能接投影仪的物理播放器,都配有VGA之类的模拟接口,或者配置有通过 USB转VGA之类的软硬件。且视频拍摄,视频监控的原始信号都是模拟量,故此方案允许一边 拍摄,一边监控视频源的蓝光含量,从而在初期影视制作过程中,就有意识地控制作品的蓝 光含量。 VGA接头共15针,其中1脚对应红基色模拟信号,2脚对应绿基色模拟信号,3脚对应 蓝基色模拟信号,6脚对应红基色模拟地,7脚对应绿基色模拟地,8脚对应蓝基色模拟地。本 方案主要截取蓝光模拟信号,但为全面考虑,红光及绿光模拟信号可能也需要截取,不再赘 述,方法如下: 电脑1中配置有A/D模数转换采集卡3,也设置有视频模拟输出接口VGA口,电脑1通 过VGA接口电缆5连接到电脑显示屏2,蓝光信号从VGA插头管脚6中的第3脚及第8脚引出,经 过截取蓝光信号的前处理器4处理后,接入A/D模数转换采集卡3。 将待评估的视频源拷入电脑1进行播放,为节省测量时间,选择快速播放是可行 的;若电脑1是自带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则外置的电脑显示屏2可省去,此时截取蓝光信号 的前处理器4直接和VGA接口的相应管脚3及管脚8相连;A/D模数转换采集卡3对播放的内容 进行采取;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文件,然后对播放时间进行积分(累加),再根据快速播放时 的加速倍数,调整后给出正常播放时的蓝光危害程度。 这一方案统计视频源蓝光危害程度的速度取决于播放软件。由于各种视频格式源 自带有播放软件,故无需对视频源进行格式转换,节省了这部分的时间,故相比前面技术方 案1,本方案监测蓝光的整体速度也不一定慢。此外,截取蓝光信号的前处理器4和A/D模数 转换采集卡3的A/D转换功能完全能整合到一个盒子内,变成一智能采集盒。类似这种变化 就不一一赘述。 方案1及与方案2之间,及各种视频源格式之间或图像之间,需要有反应视频源蓝 光危害程度的校正,优选但不限于,使用电视台的标准视频信号,或使用6000K色温的标准 白平衡视频信号。 当得到视频源蓝光成分的累加值或对时间的平均值后,人为对视频源的蓝光危害 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从最小到最大共分5级(Ⅰ至Ⅴ级),让观众直观地了解视频源的蓝光危 害程度;视频播放过程中,将蓝光危害等级、程度及随着播放时间的累计值在显示屏中显示 出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用三基色(RGB)显示中的B值来定量评估视频源的蓝光危害量,可用于评估市场 上所有的影视产品。 2.为少儿视频节目及网络教学增加了光健康一环。 3.为手机短视频及广告增加了光健康的紧箍咒,从而有利于避免垃圾视频的泛滥 传播,也节约网络资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提取视频源中蓝光危害程度的流程图。 图2为从模拟视频信号中截取蓝光危害程度的方框图。 6 CN 111586399 A 说 明 书 4/5 页 图3为模拟视频信号接口VGA的引脚图。 图4为从模拟视频信号接口VGA截取蓝光危害信号的前处理器图。 附图标记:电脑1、电脑显示屏2、A/D模数转换采集卡3、截取蓝光信号的前处理器 4、VGA接口电缆5、VGA插头管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