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摘要: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侧喷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燃烧筒、另一端设置有进风装置与燃气阀组;所述燃烧筒上设置有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装置;所述燃烧筒的前端封闭,燃烧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环绕设置的燃烧口。进风装 全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 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 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 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407340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低氮燃 烧器,包括轴向贯通的燃烧筒,燃烧筒内固连有燃气管,燃气管内固定有空气管,空气管的 腔体与燃气管的腔体相隔离;燃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燃烧板,燃烧板上均布有贯穿的流 通孔,且燃烧板上还固定连接有点火棒。空气从燃烧筒下方向上进入空气管中,并带动燃气 管内的燃气朝燃烧板方向喷出,此时利用点火棒将燃气点燃即可朝上方喷出火焰进行燃 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焚烧炉体积较大,燃烧筒的前端穿 设于焚烧炉内,且火焰为朝前方喷射,这会使得燃烧筒周围的空间形成一片盲区,该盲区并 不能被火焰直接喷射到,导致盲区内的雾化试液无法充分燃烧,而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NO 化物,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喷燃烧器,能够朝周围喷 射火焰,从而减少燃烧盲区,使焚烧炉内的雾化试液燃烧更加充分。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侧喷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燃烧筒、另一端设置 有进风装置与燃气阀组;所述燃烧筒上设置有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装置;所述燃烧筒的前 端封闭,燃烧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环绕设置的燃烧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装置与燃气阀组往燃烧筒内通入燃气与空气,再通 过燃烧口沿径向朝周围喷射,从而利用点燃后的火焰对燃烧筒周围极大面积内的雾化试液 进行燃烧,燃烧面积大且燃烧更加充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口将燃烧筒分割为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前段与 后段,所述后段固定连接于燃烧器主体上;所述燃烧口处沿燃烧筒的轴心线方向间隔设置 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呈与燃烧筒同轴心线设置的环状;所述隔板相互之间、隔板与燃烧筒 之间均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燃烧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相邻隔板间距的调距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板将燃烧口分隔成若干个环形口,而通过调距装 置能够调节各个环形口的宽度,从而调整燃烧口的火焰喷射规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连接件呈波浪状的环形,其波浪状朝燃烧筒的长 3 CN 111578294 A 说 明 书 2/4 页 度方向起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波浪状的弹性连接件作为隔板之间的支撑与分隔, 燃气与火焰能够从弹性连接件与隔板之间的空隙喷出,而当调距装置缩小相邻隔板的间距 时,弹性连接件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并具有复原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连接件上于波浪状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处均设置有 限位块;所述隔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燃 烧筒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所述弹性连接件两侧的限位块分别嵌于两侧隔板上的限位槽 内,并能够沿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连接件受到两侧隔板的挤压时,其波浪状会发生 形变逐渐平缓,从而使得弹性连接件的环形扩张,而利用限位槽与限位块能够对其形变扩 张进行定位导向,且使得弹性连接件不会从两个隔板之间掉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沿燃烧筒的径向内外设置的内环与外 环;所述内环与外环的波浪状为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内环与外环之间会形成接近菱形的孔隙,当 隔板之间相互靠近时,内环与外环受到挤压使孔隙减小,从而减小火焰喷射规模;反之内环 与外环在弹性作用下复原,孔隙增大,从而增大火焰喷射规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边缘朝外侧延伸形成导流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流边对喷出的火焰以及燃气进行引导,增强火焰 喷射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距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燃烧器主体上并沿燃烧筒的 长度方向延伸的调距杆、设置于调距杆端部的调节环;所述调距杆的表面设置有丝杆螺纹, 所述调节环螺纹连接于调距杆上;所述调节环连接于燃烧筒的前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环使其沿调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带 动燃烧筒的前段前后运动,实现对燃烧口的大小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距杆沿燃烧筒的轴心线穿设于燃烧筒内;所述调距 杆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其未封闭一端连接燃气阀组;所述调距杆位于燃烧口的端部上 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点火装置包括位于出气孔处的内点火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距杆直接输送小股燃气至燃烧口处并利用内点火 器点燃,再利用产生的火焰点燃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能够避免因空气混入后稀释的燃 气无法被点火装置快速点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口设置有前后两个,将燃烧筒分为前段、中段与后 段;所述出气孔开设于前段与中段之间的燃烧口处;所述点火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燃烧筒外 侧的外点火器,所述外点火器位于中段与后段之间的燃烧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个燃烧口喷射火焰,则燃烧筒能够设置的更长,使 燃烧面积更大;而后端的燃烧口通过外点火器从外侧点燃燃气,能够避免火焰于燃烧筒内 部流通后,再从前端的燃烧口喷射而出时威力不足,且避免造成燃气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进风装置与燃气阀组往燃烧筒内通入燃气与空气,再通过燃烧口沿径向朝周围喷 射,从而利用点燃后的火焰对燃烧筒周围极大面积内的雾化试液进行燃烧,燃烧面积大且 4 CN 111578294 A 说 明 书 3/4 页 燃烧更加充分; 2、利用波浪状的弹性连接件作为隔板之间的支撑与分隔,燃气与火焰能够从弹性连接 件与隔板之间的空隙喷出,而当调距装置缩小相邻隔板的间距时,弹性连接件受到挤压发 生形变并具有复原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点火装置与调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隔板与弹性连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隔板与弹性连接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燃烧器主体;11、进风装置;12、燃气阀组;2、燃烧筒;a、前段;b、中段; c、后段;21、燃烧口;22、隔板;221、限位槽;23、弹性连接件;231、内环;232、外环;233、限位 块;3、点火装置;31、内点火器;32、外点火器;4、调距装置;41、调距杆;411、丝杆螺纹;412、 出气孔;42、调节环。